基于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刘晓红 李雪颖
[导读]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刘晓红 李雪颖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太原  030062
        摘要: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教师在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翻译能力,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使得英语翻译人才致力于国际文化交流。鉴于当前这种情况下,本文主要对跨文化翻译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跨文化视角下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问题,重点对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跨文化;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重要性;策略
        引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往往需要翻译架起沟通的桥梁,但需要跨文化形式的转换,其中任何一种文化都包罗万象,这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尤其在跨文化视域下,高校需要将跨文化翻译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翻译教学的重点,这也是翻译教学的难点。根据当前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难题,需要高校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注重创新翻译教学模式,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的机会,这样才能够保证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进而培养出新型的英语翻译人才。
一、跨文化翻译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英语翻译能力培养成为国内高校重要的工作,同时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完美的进行翻译。随着我国对外活动不断加强,在国际上的交流也愈加频繁,为了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专业型的翻译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缺乏专业的翻译人才,致使英语教育注重翻译能力的培养。从英语翻译人员的角度来讲,要想真正意义上完成任务,则需要注重改变文字形式,最大限度发挥翻译人员的沟通作用,实现中西文化的密切联系。从当前翻译教学的角度来讲,英语教师可通过国外著作的翻译深刻理解其文化内涵,在充分理解其内涵的同时,教师要注重传授学生英语翻译的基本要领。此外,高校要根据当前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翻译训练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进而培养出全能型的专业英语翻译人才。
二、跨文化视角下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问题
(一)跨文化教学认识不足
        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必须具体较强的翻译能力,这也是其必须具备的技能。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翻译教学并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往往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从高校英语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师侧重于学生词汇的记忆,并且教学重点仅仅是为了衡量学生对词汇的熟练程度,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未能够传授学生翻译技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跨文化知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渗透,导致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缺乏对风俗文化内容的掌握。
(二)英语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英语教师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翻译跨文化教学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部分教师有着较高的专业水平,但跨文化知识却有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同时对于跨文化教学缺乏了解,导致跨文化内容没有与英语翻译教学相结合,使得学生对外国文化较为生疏。此外,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仍然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往往过于依赖英语教材的讲解,侧重于英语语法、词汇等讲解,跨文化教学内容涉及甚少,难以提高跨文化英语翻译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三、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一)完善跨文化翻译教学方法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想实现跨文化翻译教学效果最优化,则需要根据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跨文化翻译教学模式,创新翻译教学方法,具体主要体现以下方面内容:其一,英语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引导学生观看原声英美电影。学生通过对这类电影的观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掌握西方文化的特点,同时也能够深刻的体验到外国文化的魅力。在英美电影的观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谚语和习语,有助于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其二,注重强化阅读指导,教师可为学生推荐英美文化的书刊等,学生通过对这些书刊及杂志进行阅读,能够从中学习到英语文化,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其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外国作品翻译。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翻译兴趣,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使得学生更好的了解外国文化,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翻译能力。
(二)构建高水平的翻译师资队伍
        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作为课程的推动者与促进者,教师的专业技能与专业水平对于翻译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要根据翻译教学的实际要求,构建专业的翻译师资队伍,提高整体团队的素质。具体主要体现在:其一,高校可组织教师进行出国深造,为英语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的机会,对于教师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使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所提升,而且还有助于教师体会外国风俗。其二,高校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定期对英语教师开展培训教育工作,主要以学习外国文化为主,使得教师更好地掌握和了解外国文化,同时还可以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其三,完善专业考核制度,定期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考核,督促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跨文化翻译教学的顺利开展,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三)挖掘英语翻译文化中的跨文化意识
        根据英语教材研究发现,教材中涉及到的跨文化知识相对较少,并且这些跨文化知识主要以赏识性为主,内容较少而且比较陈旧。这就需要教师突破教材的局限,积极挖掘翻译文本中的跨文化因素,将跨文化知识渗透进大学翻译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英语翻译教材的角度来讲,部分语句并不具备文化气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获取到良好的学习内容,英语教师可将其替换成谚语等,让学生从外国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和翻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跨文化教育。此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还需要注重引入新内容,学生通过文化背景对翻译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
(四)专业知识的有效渗透
        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注重将其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同时要对国内外发展水平作出全面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国外专业文献的阅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在英语翻译训练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入学生各自专业领域的知识。让学生主动把英语学习和专业课学习有机的联系起来,达到双赢的目的。同时翻译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渗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素质,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结束语:随着我国对于交流愈加频繁,翻译成为中外交流的主要桥梁,这对于英语翻译人才提出了高要求。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高校可根据当前国际社会提出的要求,注重培养专业型的跨文化英语翻译人才。为了实现当前这一目标,则需要创新英语教学的模式,挖掘英语教材中的跨文化知识,为学生创造更多跨文化翻译训练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许雪梅.加强文化意识培养 提高英语教学水平[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 08) .
[2]邵思源.文化意识: 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08) .
[3]李婷.谈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 08) .
[4]蔡鸿雁.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J].考试周刊,2010( 03) .
[5]袁知乾.翻译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华中师范大学,2011.
刘晓红(1985.10—),女,汉,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教师/讲师,本科,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研究方向:英语。
李雪颖(1992.09-),女,汉,山西太原,英语教师/助教,硕士,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