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新意识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黄丽沙
[导读] 众所周知,当前幼儿阶段所组织开展的学习性区域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黄丽沙
        镇宁县江龙镇第一幼儿园,贵州 安顺 561205
        摘要:众所周知,当前幼儿阶段所组织开展的学习性区域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充分利用具有创新性的材料设计来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本文主要对幼儿创新意识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培养面临的困境分析,并提出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希望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关键词:幼儿;创新意识;学习性区域活动
        引言:
        幼儿阶段学校所开展的学习性区域活动,其目的是促使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个性得以发展,帮助幼儿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为了确保该活动高效开展,需要为幼儿创设开放性的学习性区域环境,让幼儿能够根据个人喜好自主选择活动区域,促使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以发展。
        一、幼儿创新意识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培养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材料设计方面缺乏创新性
        教师在开展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时,所投放的材料缺乏层次性,比如,由于每个班级的幼儿认知、思维等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教师没有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这些特点来投放不同难度的材料,无法满足不同幼儿个体创新性思维发展的需求。另外,当前所开展的学习性区域活动,主要以区域对游戏材料进行摆放、归类,比如,幼儿在进行手工制作或者科学实验活动时,只能从规定的区域选择材料,一定程度限制了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二)为幼儿提供的学习性区域环境缺乏开放性
        当前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开展的环境比较固定和封闭,主要是由教师来选择活动的区域、内容等,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参与相关活动,这种情况不利于唤起幼儿长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间接性扼杀了幼儿创新思维[1];另一方面这种封闭的活动环境,不利于师生、幼儿与游戏材料之间的有效互动,无法达到理想的活动效果。
(三)教师在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在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教师不仅扮演者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且还扮演者幼儿潜能的挖掘者。在实际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教师会根据幼儿活动表现、制作成果等给与一定的表扬或者奖励,增强幼儿活动参与的积极性[2]。但由于班级幼儿人数相对比较多,在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教师无法兼顾到每个幼儿的需求,或者不能有效地挖掘每个幼儿所具备的潜能,导致部分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能有效地被挖掘。
        二、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一)结合幼儿兴趣、认知等特征选择多样化的材料
        针对当前所组织的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所选材料缺乏创新性,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幼儿身心发展需要,不能唤起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长期参与积极性的现状。

可以从区域材料有效设计和选择入手,结合幼儿对待外界事物的认识方式、幼儿身心发育特征等选择具有趣味性、操作性强的材料,比如融入益智类的走迷宫、分类以及找不同等内容,或者融入拧螺丝、扣纽扣以及穿珠等动手型的内容,使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变的丰富多彩,与幼儿的兴趣点相吻合,便于激发幼儿创造和探索。
        同时,为了弥补以往游戏材料按照区域分类,限制幼儿实际动手操作的缺陷,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游戏材料,将其分类打乱,为幼儿提供多个材料箱,引导幼儿根据材料的颜色、功能等对其进行分类,并且鼓励幼儿以绘画的方式将每个材料箱的内容画出来,贴于对应的材料箱外。另外,在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创作需求自主选择不同区域的材料,在满足不同幼儿动手操作需求的同时,实现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为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开展营造开放性环境
        针对当前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开展受环境限制,无法为幼儿自主探索营造良好气氛,不利于幼儿创新潜能挖掘的现状。可以对当前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环境进行调整和改善,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季节变化以及活动主题等创设新颖、有趣的活动环境[3],比如在开展以“动物”为主题的活动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本次主题相关的图片、操作材料等,并且利用动物音频相关资料,让幼儿结合动物叫声、形象的动物图片等来展开想象,对动物的叫声、动作等进行模仿,使幼儿创造性思维得以拓展。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幼儿个性、自主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将开放性理念融入到学习性区域活动环境设计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爱好、创作内容等选择玩的区域。比如在开展音乐相关活动时,教师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不同星级的演唱方式,为不同区域的活动创设不同难度的游戏,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促使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绘画材料,启发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对所学谱图的游戏进行改编,在不断自主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作用
        针对当前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开展中教师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不利于幼儿自身潜能发展的现状。教师可以从正面鼓励、及时引导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教师引导者、启发者等作用[4]。比如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应仔细地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兴趣等,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哪些问题,结合幼儿在活动的表现对后期活动有效地调整。另外,当幼儿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自主完成相关任务时,教师应观察每个幼儿并及时给与表扬和奖励,激起幼儿学习性区域活动参与积极性。同时,在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时,教师应给与恰当的指导,比如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向教师求助时,教师应根据幼儿所能接受的方式给与指导,使幼儿求知的欲望得以回应和保护。
        三、结束语
        在幼儿阶段对其创造性思维进行开发和保护,能够为幼儿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学习性区域活动作为幼儿教育中常用的方式,借助该活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其实质是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拥有创新意识,且不断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参考文献:
[1]田小丽.浅析幼儿园创新意识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培养[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58.
[2]沈如意.探究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如何加强幼儿创新意识培养[J].情感读本,2020(05):37.
[3]施雨男.浅谈幼儿创新意识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5):215.
[4]祁彩霞.浅谈幼儿创新意识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的培养[J].学周刊,2018(01):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