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学
回浦中学(浙江临海,317000)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到:“要在教学中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和各种各样的教育环境。”由此可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新课改的大势所趋。微课教学提供给了数学教学更大的舞台,促进而了学生学习有效性以及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升。对此,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的有效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教学;微课;微视频
何为“微课”?
国内著名的微课实践研究者——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教师胡铁生,如此介绍“微课”——
“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 5-8 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他提出,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只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教师,借鉴意义和交流价值更大。而且 5-8 分钟,50M 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也是他看好这种短视频重要原因。他把这个定义为“微课”,并用“非常 5+1”来形容微课框架。“1”是 5-8 分钟的微视频,以此视频为核心,整合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5”个配套资源,共同组成微课。“5”部分既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任意组合成完整的课堂,也可以单个分拆出来使用,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 微课在数学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可以将课堂中没有完全解决而又很重要的内容,利用微课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微课还有一个效果就是,假设你只是在课堂上讲这个知识点的话,你要全神贯注地专注于讲述这个知识点,会有可能个别同学分神了,而没有及时关注到。但通过在课堂上看这个微课,你可以把自己分身出来用于到教室巡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便于调控,参与度得到更好地保证!此外,这些视频还可以要学生用U盘拷贝好带回家看,便于消化好课堂上没有理解的内容。
也许有人可能会存在疑问:既然这些概念可以放在课堂上讲授,那直接让老师讲不就行了吗,何苦多此一举?我们认为运用微课很有必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微课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的简约高效。
由于微课要求的时间较短,因此不允许教师在导入环节“绕圈子”,“摆排场”而是要快速、有效的切入课题,从而大大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2、微课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在课堂上我们总能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不管老师讲得多么的精彩,课堂气氛多么的活跃,总是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埋头的抄笔记,希望能即时记下老师课堂上讲授的重点、难点和例题,正所谓“不管课堂多精彩,唯有抄是最实际”。
其实数学的学习应该重视思维的参与,人不能一心二用如果顾着抄笔记那就很难集中精力听课,光是记住结论和套用公式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但是不抄笔记学生又容易忘记课堂上的内容,也没办法复习,该怎么办呢?应用微课教学就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根本就不需要抄笔记,忘记了再重新观看一遍微课就行了,课堂上就可以一心一意的听课,融入到课堂氛围中,大大提高听课效率。不过我们不少内容,比如“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空间直角坐标系”,等等内容,我们都可以提前做好微课视频,让学生回家提前看,这些概念的学习简单易懂,学生能够在课前自学完成,这样就能体现出微课的优势所在,也能把课堂时间腾出来做其他的练习。
3、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以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解决为线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诱导学生把学生新知的压力变为探索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心理学认为: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学生注意不稳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特别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会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甚至厌烦。于是,如果能不失时机地利用微课具有独特的功能功能,能把抽象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事物变得生动,能给学生创设种种情景,进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学习。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使学生从原来的抑制、分心状态转化为兴奋、集中状态,随即对下面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4、微课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抽象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内容由于事物不容易表现、学生又缺乏相应的经验,又难以想象,难以表达,因此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事物。微课参与到课堂,大大增强了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图文并茂,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微课对一些变化过程的显示,运动的模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知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弥补了个别教师在某个知识点上的不足,给课堂增添色彩。
例如:在初步认识简单几何体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结语: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同时将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充分认识到,结合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借助微课教学新方法进行提问,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以此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有效发展,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永林.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开展高中数学教学[J].中学数学,2017(8):24-25.
[2]王彦宏.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交流[J].新课程,2018(9):123-123.
作者简介:金文学(1976—),男,汉,临海,中学一级,本科,回浦中学(浙江临海,317000),高中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