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贾仙丽
[导读] 近些年来,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开始在学校中普及推广
        贾仙丽
        神木市第十一小学 719300
        摘要:近些年来,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开始在学校中普及推广,小学数学教师们应该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思考,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将传统教学模式从灌输模式转变为思考模式,从书本模式向互动模式转变,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文就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做出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优势;教学模式
        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教育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版)》指出,数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的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
1.小组合作教学的教学优势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要方向是通过数学课堂学习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目的,数学的教学创新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的养分,并从中得到思维的启发和知识的延伸,完成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创新的方向应当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找到数学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形成优秀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课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加强对不同学生的针对性教学,创造活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完全沉浸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把教材上的知识与小组合作教学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可以为学生提高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1.2 拓展学生知识宽度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通过课堂创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通过拓展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学生分组,教学互动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相互之间的沟通、配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互相补充。增加知识应用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例如某小学数学公开课上,教师利用学生经常用到的文具、玩具等事物,例如皮球、毽子等学生常用物品的统计,日常生活用品的计算和应用,学生身高、距离的测量,这些身边的事物往往能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数学教学中的公式和应用,通过对图形的接触也能够大幅度帮助提升学生对几何科学的立体感知。同时通过分组学习讨论帮助孩子加深学习印象。学生通过对题目的解答过程激发了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合作教学方式为学生们提供了创造和想象的空间。
2.小组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
        教师是直接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们传授知识的人,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学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摆脱教条式教育的束缚,加强教育目标的针对性,让不同的学生们都能够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1 结合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信息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不仅包含着大量的教学素材,其多种应用方式也带来新颖的教学模式。其中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可以反复播放和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数学课堂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块化教学。例如某教学案例,数学教师利用计算机和投影仪播放一段动画短片,在动画短片中包涵了花朵、小猫、小狗、皮球、毽子等事物。教师将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们计算各种事物的单体数量和总量,比如毽子总共有几个,小猫抱走了几个皮球,小鸟摘了几种颜色的花朵等,各个小组分组竞赛,看看哪一组算的最快,哪一组的答案最准确。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同时进行分组学习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通过每组解题答案结果的比对,引导学生们开拓自己的思维,愿意思考,敢于思考,加深学生们对数学解题过程的印象,巩固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加强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且分组学习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协同能力和团队精神,强化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核心素质。
2.2情境化小组合作教学
   传统数学教学多数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活动不足。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分组合作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融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范畴,提升学生的学习感官感受。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把数学课堂变成一个模拟小超市,准备好矿泉水、文具、衣服等常见物品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顾客等人物角色,模拟去超市采购的过程,例如学生甲买了一瓶矿泉水和一支笔,学生乙买了两个练习本,通过价格的计算以及物品的购买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教师通过语言的指导,帮助学生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2.3创新授课环境
        小学数学课的授课环境和教学场所通常局限于教室里,容易引起学生的紧张和压抑情绪,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无法切实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感和数学计算的核心和精髓。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场所,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近距离的观察现实中的风景、事物,结合数学知识点,让学生去主动思考,做出分析思考还有讨论。指导小学生们去计算小鸟、花朵、树木的数量或者长度,去欣赏假山、小桥、雕像的形状轮廓,小学生们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更能领会数学的魅力,与此同时,活泼轻松的环境能够帮助学生们充分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新鲜的气氛和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充满好奇和盼望,通过这样的贴近实际生活的活动能够帮助同学们解放天性,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去学习知识。同时教师可在授课时设计将学生分层若干小组,分别站在景观的不同方位来观察景物的数量和形状,互相为对方提问,每一名学生都真正的参与到课程当中,通过距离、方位和高度的对比,让学生们充分理解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小学数学实践合作教学课能够极大的加深学生们的记忆力,更立体的感受教材上的知识点。
结束语:要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需明确小组合作教学的原则,借助问题情景、游戏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逐步引导学生提升数学素养,从而奠定学生的学习基础,全方位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教学路径分析[J].学周刊,2020,(30):145-146.?
[2]何素素.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9):117.
[3]孔德红.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探索[J].神州,2020,(28):198.?
[4]林艺娟.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J].读与写,2020,17(34):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