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户华
[导读] 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技术,信息技术愈来愈广泛的被应用于我国教育领域中
        户华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九小学 重庆开州 405400 )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技术,信息技术愈来愈广泛的被应用于我国教育领域中。就发展现状来看,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课堂教学中,以信息化教学模式传授课程内容正变得越来越常见,再加上近年来催生的教育改革浪潮,小学数学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教育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学生学龄尚浅,其对于数学学习还未能形成较为系统的概念。但是数学这门学科在小学阶段是较为基础的学科,其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很有帮助。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要懂得合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模式,课堂内容上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创新,目的就是为了让小学生在入门的时候就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多个角度剖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课堂授课内容的适应力,优化教学效果。
        1 在小学数学课堂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新兴技术,将其融入数学课堂重在用信息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很多学习资源。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涉及到多种多样的网络技术,诸如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另外相关的教学硬件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思想政治的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将更多的学习信息呈现给学生,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数学教师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一个全面而系统化的分类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轻教师备课的压力,同时又可以带给焕然一新的的学习体验。通过信息化的模式,将学习的小学数学的内容呈现给学生,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想政治这门学科的质量和效率。若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的小学教学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突破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模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这样创新化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热情,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更能准确找到每位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不足之处,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死薄弱的知识点,到达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效果。大多数的小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很容易产生数学很难学的心理,是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帮助学生去主动积极的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为学生后期的全面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2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的方式
        2.1构建愉悦的课堂氛围
    教师若想提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跃度,便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以公正、积极且较为民主的态度开展教学工作,只有在这样的教学基础下,学生们才能做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基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不可忽视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特性,为了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适当维持教风的严谨性,要避免学生在放松、懒散的学习氛围中失去学习方向,教师要确保整体教学课堂是和谐而不涣散的,保证学生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在整体教学的时候要保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们不同的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帮助学生们在新一轮的教学中能够提高他们的积极意识,确保能够焕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2.2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相关的问题教学情境,可以确保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教学热情,让他们在整体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通过问题情境的建立,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不会的问题产生疑问,从而加强和教师之间的交流。通过整体过程的凝聚,来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更加的活跃,确保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保持最佳状态。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设立的时候,要保证创建的问题符合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对于设立的问题不能偏向于抽象化,如果教师设立的问题太过于抽象,会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提高。

要确保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关键、什么是难点,通过这样的步骤引导,来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更加主动。
        2.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对于小学概念的理解
        教师要想自己的教学效率达到最高,就必须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课堂知识。在以往小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仅按照课本内容讲解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未来学习而言是不利的,学生在此环境下很难充分理解教材中涉及的数学概念,久而久之,便会酿成学生学习不到知识;教师教课效率下降的后果。若想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教师便可尝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合信息技术,进而将课本中抽象的概念生动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高效地掌握每个章节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率。
        3 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相关举措
        3.1改革教学模式
        现如今,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存在被传统教学观念束缚的问题。在结合信息技术时,教师便要设法打破这种观念,并将信息技术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开展实验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先播放视频给学生观看,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掌握了学习内容,这样推理出来的结论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也拉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在对教师进行请教时不会有太多的疏离感,能够更好的和教师进行交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和同学进行了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例如,在教授“三角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微课,在微课中帮助学生记忆三角形的类型及相应表现形式,随后再借助趣味性的动态几何图加深学生的记忆,诸如角度小于九十度时将其定义为锐角三角形,角度等于九十度时定义为直角三角形,角度大于九十度则定义为钝角三角形。如此一来,学生将更易理解“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从而加深记忆,积累基础数学知识。
        3.2借助信息技术及时获取教学反馈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用到的各种软件都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们的反馈进行整理总结,教师也可以在网上寻找更加适合学生的练习题,再通过软件进行批改,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教师教学的进步。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及时做出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改变教学进度,以此来促进班级同学的学习。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有效采用信息技术还能够将课本中的抽象概念生动地教授给学生,促使学生高效地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不同分母的加减运算》这一章节时,教师便可以采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比如在讲解1/3加上1/2时,教师可以制作简易两个立体饼图,其中一个分割1/3份,另一个分割1/2份,再通过动态画面将两个立体饼图合并,让学生通过分割饼图的面积直观比较分数大小,从而化抽象为具象,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还处在发展阶段,还不够完美,所以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对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而言,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一个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的高效方法,我们要在全国进行推广,将信息技术的优点发挥到最大化,教师则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带动课堂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盈盈,姚兵.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8(3):240-241.
        [2] 张晓贵,郭世平,方明华,栾庆芳.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9,6(11):110-113.
        [3] 胡海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析[J].学子(理论版),2018(24):41.
作者简介:户华(1984-),女,汉族,重庆开州区人,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九小学教师,研究方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