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李韬
[导读] 数学作为中学教学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学科,包含着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知识体系。
        李韬
        襄阳市樊城区竹条实验中学  441000
        摘要:数学作为中学教学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学科,包含着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知识体系。学习相关知识理论,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中学教学中的深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通过生活化教学法,列举抽象数学理论知识的具体实例,转换数学知识的表达方式,从而降低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具体策略
引言
        中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和实例进行列举和分析,以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情绪,降低学习和理解抽象数学知识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可以说,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采用生命化教学模式是必然趋势。作为中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和个性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创造良好的学生激活情境,加强数学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从而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中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受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中学生很难长期专注于数学,学习效率难以提高,这不利于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学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生活中的各种数学元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理论分析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2.1借助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生活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不仅可以创造良好的生活情境,而且可以让学生进行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也变换了数学知识的表达形式。写作中枯燥乏味的数论、公式论可以转化为生动的图像、声音和视频,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于国际生活实践中。

例如:在“函数”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为学生播放了生活中各种函数的视频资料和函数的具体应用视频资料,并展示了函数等生活实例,一次函数等以影视资料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认识函数方面的功能,了解每种函数的含义,提高兴趣,从而实现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素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中学数学教学主要依靠数学教材。可以说,数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理论和教学资源。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深入挖掘和拓展数学教材的生命性,从而提高中学数学教材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习者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生数学核心能力的提高识字。例:在“平面几何证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向学生详细讲解和论证了线角等之间的定量关系,充分挖掘课本当中的相关公式定律等,从小数据到大数据,总结规律和定理。
2.3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这是对中学数学的改进和深化,中学数学在教材表达中运用了生动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大多是固定不变的,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然而,中学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严谨性,具有较强的知识连续性和系统性。数学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加之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期望普遍过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减弱和能力的下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第一时间,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激发情感,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产生求知欲。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因此,学生的第一个障碍就是觉得数学与自己无关。为了使他们感到数学联系实际,学习数学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他们需要数学教师的“启发”。最常用的方法是从现实生活中,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比如在谈到功能概念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跳水动作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潜水员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我们也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神舟七号飞船上分析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这可以使学生感到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作为中学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学习对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了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展示生活化实物、进行生活化锻炼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后建.浅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现代交际,2016(07):179-180.
[2]刘思萍.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6(24):111-112.
[3]刘晓娟.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6):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