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华蜜
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 255400
摘要:提问是高中化学教师和学生进行良性互动,以及更有效传播知识的重要形式,实践证明,这一形式越具有创新性,则该形式支持之下的学生学习效果便会更好,从而使之得到思维创新的宝贵机会。从这个角度上讲,探讨究竟应当怎样以创新提问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将属于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提问的调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提问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问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有强大的指向和引导作用,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课堂提问质量,用提问推动学生的化学探究,用提问引领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
一、有效提问的含义
有效课堂提问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根据高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得知,在课堂中创设有效的课堂环境或者幽默的课堂氛围都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质疑能力。新课程教学改革指出,学生和教师之间应当保证有效的交流,并在交流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在课堂中通过设立有效问题和激发学生的质疑来促进师生的互动,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二、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针对性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突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个人能力等开展教育教学。尊重不同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体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性,并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满足课堂提问的高效性设计。
(二)突出学科特点
高中化学具有抽象性:从具体到抽象,逐步上升为理论,经过判断和推理,再由抽象到具体,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因此,老师对化学概念的讲解、法则的运用、解题思路的分析,都要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精心设计问题。
(三)层次性
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不仅是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深浅难度进行设计,还需要在满足学生基础性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由易到难,逐渐递增,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提问中得到锻炼。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又要做到可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对已有认知结构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更好地表达想要表达的观点,提高思维水平。
三、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
(一)难以激发学生互动兴趣
学生通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产生探究欲望,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教学中,给学生选择化学提问问题时存在过于简单,缺乏新意的现象,难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对提问教学模式的厌烦心理,让学生将回答问题视为任务,不能够实现良好的课堂双向互动,不利于提高学生化学课堂学习效率。
(二)教师提问封闭性强,引导性差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化学问题大都是有固定答案的,学生在回答时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从课本或教辅材料中寻找答案,而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究去发现。教学问题的课堂引导性差,影响了自主探究经验的获得和自身的个性化发挥,从而导致课堂交互环节枯燥无趣、预设性强,学生参与兴趣不高。
(三)课堂提问问题方式不当
部分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教学中缺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提问理念,缺少对学生问题回答的思维引导,在提问时存在提问过于频繁,问题难度较高,学生思考时间不充足的现象,导致课堂化学提问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不利于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提升。
四、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合作,注重教师引导
调查发现,学生更希望小组讨论式提问,因此,互动、内化与活动应该成为有效课堂提问的核心。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展讨论与沟通,在相互讨论与辩证中实现信息交互,实现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内化和建构。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学生思考有障碍时从知识层面和方法层面给予及时合理的引导。例如,如果教师直接提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是否必须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问题,那么学生往往无法从理论角度作答;但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将问题具体为“锌-铜-硫酸原电池的现象是什么"“锌、石墨插入硫酸中能否构成原电池",那么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讨论的方式可以总结出原电池的电极不一定参加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顺利解决问题。可见,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提问,可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同伴和教师的影响下,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以增强,思考的积极性得以提升,也会更有信心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情感
教学情境是学生在进行化学知识探究之时面临的基本外部情境,也是影响学生课堂情感激发的内在因素,创设生活化的化学知识探究情境不仅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课堂情感,让学生在自身内在情感的驱动之下参与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在自主的思考中充分调动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而获得知识探究体验,产生表达的欲望。
(三)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高中化学教师应当通过知识点或者问题的不同深度,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并设计,从而引导学生去自主思考,使学生可以在思考的过程中养成善于提问、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并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确定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然后在授课的过程中找准相关知识点或者题目的关键点后对其扩充,以引发学生进行探索和提问,使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依据教学实际,引领学生探究
一个有效的课堂交互问题,一定是与学生当下探究兴趣切合的问题。所以,要想提升高中化学课堂师生交互效率,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引导其突破新的知识矛盾点,发展学生的深度思维。
(五)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
教师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才能够让学生完成对问题的思考,但是由于课时有限,所以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的思考时间的长短。有很多教师为了避免场面尴尬,又或是害怕冷场,每一次提出问题之后都希望学生能够快速的回答出来,几乎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而当有学生回答时,教师会马上对学生所回答的答案进行反馈,这样也会影响到一些正在思考的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如果没有学生回答,教师也不应该公布答案,而是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如果学生仍然没有头绪,那么教师就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集中注意力。
结束语
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采取提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双向教学模式中激发自身化学知识探究兴趣,集高中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提问环节中,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分析化学现象,解决化学问题,实现个人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进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才让,高天菊.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提问设计的“三性”[J].当代教研论丛,2019(12):83.
[2]沈冬英.妙问生花点石成金——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提问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3):73-74.
[3]李玉斌.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评价及策略探究[J].新课程(下),2019(10):237.
[4]张艳红.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评价及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34):47.
[5]王晓艳.浅谈化学课堂上的提问技巧[J].高考,2019(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