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莆田市秀屿区毓英中学
摘要:在当前新课标背景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之下,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研究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拥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力与品格。文章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引言:当前,各级各类教育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力求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顺应目前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初中物理学科中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摸索,争取为我国物理领域培养出更多人才。
一、培养初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共同发育的阶段,他们的思维相比于其他年龄段更加活跃,对待新鲜事物也是充满着好奇心。初中物理学科的知识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学生很容易喜欢上物理学科,如果能够培养出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对于学生的观察力、思维方式都有好处,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培养初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1、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的每一门学科都是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物理学科也是一样的,并且还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如果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将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那么物理课堂教学很可能会出现与主线教学相悖的情况,这样很容易导致无法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所以,在物理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重视起来。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提出一些这样的问题,让大家思考。在学习电学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问学生们家长在使用电饭煲煮饭,电热水器烧水时,电饭煲和电热水器是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呢?在学习力学的相关知识时,可以提问每个学生家里厨房的菜刀的刀刃为什么是薄的呢?如果变成厚刀刃会怎么样呢?这与压强有什么关系呢?在学习热学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做出这样的提问:当家长在烧水、做饭菜的时候,一般把锅底放于火焰的内焰还是外焰呢?哪个可以使锅升温快呢?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物体状态变化的知识时,可以问学生们有没有观察过,在油炸食物时,有水滴进入会产生响声,并且会有油溅出来,这是为什么呢?还可以问学生们思考一些谚语或者成语中含有的物理知识,比如,经常会听到的民间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水上的葫芦-沉不下去等等。让学生们从物理学科的角度分析出这里面蕴含的知识,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们可以深入生活多观察相关的物理现象,这样与生活建立联系,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较为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强化已拥有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这也是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够帮助祖国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和更大程度的进步。在物理学科中,有很多难度系数比较大的题目,学生在解答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时,往往会毫无头绪,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这类题目的时候,要一点一点的进行,由浅层次开始,逐渐深入的进行逻辑分析,然后解决问题,要注重教会学生这类题目的逻辑分析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重视起来。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相关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在提问时可以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思考。首先,教师问学生们:大家都有骑过自行车或者看到过自行车吧?因为自行车本来就很普遍,学生们肯定也都骑过或见过。然后教师就可以继续提问:大家看自行车的车轮外胎是光滑的还是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的呢?学生们联想到自行车后,肯定也会想到自行车的外胎并不是光滑的,而是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的。这样教师就可以继续提问道:大家想想为什么自行车的外胎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呢?如果没有这些花纹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因为学生们肯定也对摩擦力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肯定能够会回答有花纹会增大摩擦力,但是学生们的理解肯定还是不够详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们,自行车外胎之所以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就是为了使自行车与地面的摩擦程度大大增加,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这样自行车就不容易打滑了。这样的课堂提问,能够使学生一点一点的明白自行车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也帮助学生强化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3、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初中物理课本中有很多实验的内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要重视运用实践教学。将过很多书本的内容融入实验内容,促使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大提升,还可以将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出来。例如在学习气压的知识的时候,学生学习的知识可能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并不能够有深刻的认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带这学生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的名字是“会吃鸡蛋的瓶子”,教师应在课前准备一个熟鸡蛋、一个细口瓶、几条纸片和一个打火机。然后将鸡蛋剥去蛋壳,用火机将准备好的纸条点燃,然后快速放入瓶中,等火焰刚熄灭时,把鸡蛋放在瓶子的瓶口,然后迅速将手挪开,这时候就会出现鸡蛋进入本来瓶口小到进不去的细口瓶之中。这样的实验会使学生感到不可思议,然后会发出疑问,并且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上学习过的物理知识告诉学生们,这正是因为瓶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也快速的降低,但是瓶外的压力相比于瓶内还是大的,所以这个时候,鸡蛋就会进入瓶中。这样的实验会使学生的探索欲望大大增强,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摸索和创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力求使学生的能力、思维、习惯等多方面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魏维高.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初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J].求知导刊,2020(38):33-34.
[2]刘畅.浅谈培养初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49.
[3]林俊钦.多元化教学方式下的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考试周刊,2020(03):127-128.
[4]关艳芳. 基于初中生核心素养的物理学科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