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展趣味应用题教学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喻子超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是主要内容之一
        喻子超
        朝天区李家镇第二小学  四川省广元市 628014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是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应用题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运用逻辑思维,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注意增强教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趣味性;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学习主要倾向于学习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例如,在低年级,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加,减,乘,除知识,这是对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将不断提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应用题。应用题涵盖的知识相对广泛,通常是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发展。由于其知识的全面性,它在改善学生的思维发展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作用。众所周知,数学学习相对无聊。因此,我们必须在小学阶段积极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小学生对应用题练习有较高的热情,并在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中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以及对数学的理解。因此,我们创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趣的应用题,并探索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情景设置,与生活常识相悖
        如今,当一些小学教师提出数学应用题时,他们脱离了生活状况,只关注应用题的数量和答案。有些与生活中的常识相反,也毫不在乎。也有一些老师,他们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缺乏设置应用题的逻辑等,长此以往,这些都会阻碍了学生更好的学习应用题。
(二)教师过于主体化
        在课堂上,老师将在学生学习知识后讲解相关练习。一些老师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在解释应用题时,他们将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全部知识并做出简短答复,然后继续下一个教学环节。此类模式的问题在于它过于程序化。老师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这似乎是与学生合作完成的,但是老师逐渐成为领导者的角色,根据自己对教科书知识的理解逐步解释问题。为了发出命令,学生只是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跟随老师的步调,而不是将自己当作教室的主人公来自主地理解问题。显然,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很难很好地解决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应用题的开展策略探究
(一)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题是学生必须面对的教学部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影响。

只有学生通过有效的问题解决技术完成应用题解决后,他们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授“关于倍数”的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提出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回答。例如,一个农夫总共有23只鸭子,而鸡的数量是鸭子的三倍。让学生们思考有多少只鸡?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使该应用题具体化和直观化,从而使学生可以通过动画理解问题类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分析问题中的定量关系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为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
(二)联系生活解答应用题
        数学应用题解释了生活中数学知识的点点滴滴。教师不能仅仅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解释教科书知识。他们只教学生公式和定理,并且继续解释问题的步骤和数值计算,学生盲目地被动接受,大大降低学习效率。教师应改变这种传统方法,将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使学生具有熟悉感,并引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共鸣和兴趣。例如,当解决两种东西比多少的应用题时,老师可以问学生是否与父母一起去过菜市场买菜,然后顺其自然的问学生问题。昨天的白菜比今天贵两元,黄瓜比昨天的白菜贵三元。那么今天的黄瓜比今天的白菜贵多少?激发学生对解决应用题的兴趣,使用简单生动的事物激发学生的理性和逻辑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要点,并提高小学效率数学教学。
(三)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激活课堂气氛,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帮助学生发展了对学习的兴趣和数学的核心素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演讲过程中使用灵活的方法来营造和谐而活跃的课堂氛围,以便学生可以在这种环境下更有效地开始学习。此外,教师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和心理启发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进一步提高解决应用题的效率,并有勇气面对问题,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铺平道路。
三、结语
        提高数学应用题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并有助于应用题的教学。数学问题来自生活。在设置应用题时,教师应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并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得录.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应用题教学的策略[J].科学咨 询(科技·管理),2019(08):161.
[2]汪俊瑛.浅谈小学三年级数学的趣味化应用题教学[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2018(12):147.
[3]张洪霞.浅析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 (23):99+115.
[4]刘鹏林.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新思考[J].学周刊,2019(2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