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魏羽岑
[导读] 微课结合了现代信息化技术,以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规律为导向
        魏羽岑
        辽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111200
        摘要:微课结合了现代信息化技术,以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规律为导向,采用碎片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它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在课堂上展现的教学视频,包含了和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素材、总结反思、课后练习、单元测试及学生的学习反馈等辅助教师课堂教学的资源。基于此,以下对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引言
        微课这样新兴的教学模式具有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其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能够有效解决化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问题,通过微课能够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可以在短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效率。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化学课堂的积极性。
一、微导学,促进学生初解内容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因此,导学案便成为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的重要方案。通常情况下,教师习惯于将导学案做成纸质版本,然后在下一次上课之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学来完成导学案中的题目。实际上,这种方法看似以生为本,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学作用,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仍然显得枯燥无聊且难以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高中化学教学的导学案做成微课,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微导学帮助下,对所要学习的内容题意等进行初步理解。例如,教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时,教师就可以先将本课的导学案制作成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言简意赅的导学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突破教学重点,扩充课堂知识资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授课模式依然还比较陈旧,教师单纯地讲解和板书会让化学知识变得单调和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的教学模式,也难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要知道,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依据教材内容,积极展开思考交流,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利用微课平台的优质资源,可以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为学生们扩充与之相关的学习资源,以培养学生分析重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们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多样性。比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了解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让学生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够利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对此,教师可以以此为微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们进行吸收理解。同时,还可以运用微视频,向学生们播放与之相关的实验过程: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让学生们观察实验现象后思考:在镁、锌、铁、铜几种金属中,哪些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由此你能把金属分为哪几类?通过微课对重难点学习内容进行讲解,并为学生扩充与之相关的知识内容,可以使其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同时,微视频还可以使学生反复观看,当学生们有记忆模糊的地方,在课下可以随时开展二次学习。
三、微指点,让学生明了重难点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出指导作用,让高中生能够在学习数学时一点即通。实际上,知识的海洋是浩瀚的,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因为受身心客观发展规律的限制,并不能够独立准确地提炼出自己当前所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点,让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重难点上,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过程中,教师便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展示和指点,然后让学生在指点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展开对甲烷的结构式、电子式、正四面体结构等相关内容的有效学习。在每次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是既定的,教师通过使用微课来让学生对题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认识,这就容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纷繁芜杂的知识中找出重点内容,从而快速准确地高效学习。
四、利用网络资源,化解教学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基本局限于教材和教师的讲解,遇到重点难点,则只能依靠教师为学生解疑答惑,从而造成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且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情况。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微课带进了课堂,这使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如今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变多。教师可以利用网络,针对学生学习的差异为学生寻找不同的教学资源,帮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微课中以更加详细的方式进行解释和总结,让学生心中的难点不再是难点,教师也不必反复多次教学。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由于整个章节都涉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所以很多学生学习起来都比较吃力。以方程式MnO2+4HCl△MnCl2+Cl2↑+2H2O为例,教师可以先从网络上寻找相关的配平口诀,如失电子者被氧化,得电子者被还原;失电子者还原剂,得电子者氧化剂;氧化剂还原剂,相依相存永不离。随后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对其进行详细讲解。教师可以以上述提到的化学方程式为例进行配平的具体讲解,让学生接触到配平的整个过程和步骤。像这样,借助网络资源,教师不仅可以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讲解方法,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
五、通过微课完善实验教学流程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课是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其是学生验证化学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在实验课堂中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能够进一步地完善实验教学流程、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等投入到实验环节,由此能够真正地掌握化学实验的操作技巧和注意要点,为增强学生的综合化学能力做铺垫。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一些难度大、风险系数高的实验活动来说,借助于微课视频进行教学是一个不错的应对手段,其不但能够有效地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而且能够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其中的要点和重点,大大地增强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探索生活材料”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日常生活材料,例如合金、玻璃、陶瓷、金属、塑料、橡胶等。然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是如何实现的?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将提前制作微课视频,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影响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一系列因素,然后掌握其有效的应对策略。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能够有效地下调学习难度,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意识。
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们有效提升自主学习动力和对化学的探究兴趣。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还是课后复习,微课模式的运用,都会为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微课教学形式,做好准备工作,从而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小耀.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07):46.
[2]贾家志.浅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06):106.
[3]沈阳.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微课融入及设计分析[J].教师,2019(30):100-101.
[4]李余.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读写算,2019(29):16.
[5]李丽芳.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06):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