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张欣
[导读]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对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而在其中其决定性作用的是体育兴趣的养成
        张欣
        贵州省晴隆县花贡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对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而在其中其决定性作用的是体育兴趣的养成。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小学生树立体育意识,从而为今后的学生生涯体育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培养体育兴趣的现状出发,与现实情况结合,为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给予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兴趣;体育教学
        引言:小学体育课程作为一门锻炼学生体能、提升体育竞技的学科,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科。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其充满好奇心、贪玩好动的时期,小学体育课堂也是小学生喜爱的主要学科之一。然而,传统教学方式的体育教学,小学生主要喜欢其自由活动的时间。然而随着新课标要求下素质教育的提倡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升初、初升高等都需要体育学业水平考核,因为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以及日常体育课堂不努力等原因,造成升学体育学业考核成绩差。所以,如何通过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成为本文的研究课题。
        一、小学体育教学体育兴趣培养现状
        1、教学流程固定,缺乏创新
        当前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体育老师组织跑步热身运动,然后开始课堂教学,因为体育教学通常都是在室外或者体育馆内,因此活动范围比较大,所以老师在进行指令或者教学内容布置的时候,后排学生往往会听不清楚或者觉得乏味无趣,非常容易并周边环境干扰影响,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符合当前现实情况下体育教学以及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对于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2、教学内容陈旧,设备陈旧
        我国对于教育的投入都在逐年递增,然而在大多数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的采购方面,通常得不到学校的重视,进而造成教学内容创新性差、教学设施落后等问题,从而导致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很难提升。
        3、学生模仿教师为主,自主学习性差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动作和姿势,大部分是对于老师的动作模仿,缺少自主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位置,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出来,例如,在投掷铅球的训练过程中,老师习惯用左手投掷,因为老师是左撇子,然而学生训练时也用左手投掷。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体育课程上以模仿老师为主,自身缺乏自主性。
        4、教学中所涉及的体育精神表现不够
        体育教学的内容除体育运动技能和竞技的培养,其更重要的是学习和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精神。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通常只关注运动技能的教学,对于小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并未重视,例如,“四人五足”需要协作精神、长跑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等。


        二、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
        1、课堂流程要有创新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除了传统的跑步、做体操热身运动之外,还应该创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例如:今天的这堂体育教学内容是跳远运动,首先,可以通过背对背拉伸活动来让学生开展课前热身;其次,可以利用运动器材软垫,对学生进行完全的腿部伸缩;这样就可以增添了教学活动的多元性,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
        2、增加教学器材,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体育教学活动而言,必然具备与之教学相配套的教学器具。传统方式的体育教学活动,体育器具也相对单一。而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内容已然拓展到提升学生应变能力、协调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小学体育课程应该开设更多的内容,例如游泳、网球等,通过对多种体育运动的接触,找出自身感兴趣和符合自身情况的体育运动,进而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身体灵活能力以及协调能力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液逐步提升。所以,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简单的动作,老师可以降低示范的次数,让学生自己多加练习,增加其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老师需对动作的精髓详细讲解,以助于学生动作的连贯性。
        例如:在进行体操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自己完成简单的动作,然而动作幅度和要领确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这样的情况,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动作差的同学,对其中的动作要领进行展示,让学生自己发现动作不标准的问题出在哪里,进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4、注重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体育教育中的核心是体育精神的培养,体育老师需要注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教学课堂,既是培养学生体育竞技的客厅,也是体育精神的课堂。在日常的体育比赛或者运动时不可避免的发生突发事件,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就是体育精神的最好诠释。所以,老师要在体育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体育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于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巨大的作用。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自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体育老师应该已经小学生的发展特征,结合现实教学环境,创新和拓展体育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岩.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策略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6,(02):58-59+130.
        [2]张晓鹏.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赤子(上中旬),2015,(17):315.
        [3]陈照日.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考试周刊,2014,(7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