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体育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伊晓维
[导读] 小学体育的教学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核心素养的角度中
        伊晓维
        福建省松溪县河东中心小学,353500
        摘要:小学体育的教学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核心素养的角度中,要实现高效课堂的重点,应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改正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缺陷,提高新时代体育教育的发展。本文从理论出发,分析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构建小学体育核心素养高效课堂,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核心素养下提高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带来帮助。[1]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关键,也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与基础。对此,在新时期要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明确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现状
(一)在体育课堂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效率不高
        小学体育课堂上,具体流程和步骤较多,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习一些体育器械学习,大部分情况下是教师进行讲解锻炼。由此可见老旧的课堂只是进行大量传授,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学到延伸的更多体育知识,我国在对体育教学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性不足,教师上课的时候一味地把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不延伸生活中的体育教师,有的体育教师甚至只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一味地自由活动,并不讲解一些体育知识,学生本来就是缺乏体育锻炼,小学生的学习虽然没那么紧张但是还要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学习,适当的锻炼可以放松小学生学习紧张的心情,教师也要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不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一直自由活动锻炼。教师就要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进入到体育学习中。这样对小学生体育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在体育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学习兴趣
        体育学科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开始向专业化方向转变,教学中的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效果。而一直以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抓住兴趣这一关键要素,有效利用兴趣教学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方法的价值。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动力,也是提高创造力的精神源泉。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一学科感兴趣,学生会充满探索欲,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对于教学来说,如果教师抓住兴趣这一要素,依靠兴趣这一推动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针对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兴趣教学法应运而生,被广泛应用在多个学科的教学中,促使小学体育课堂充满了活力,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有所增强。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运用兴趣教学法,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课程教学本身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
(一)加强教师对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视,转变教学观念
        要想学生的体育水平从根本上进行提升,对于体育教师来说,要自主性地去学习,提高自身在体育上的素质和内涵,要真正地重视体育的作用。教师需要固定参加一些培训,还需要老师主动去和学生探讨和交流。定期询问学生体育上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讲解。教师在教学中是一名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体育练习。这样就会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和体育文化修养。[3]
(二)结合体育教学内容,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设置教学情景,把学生引入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的兴趣。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就会主动积极的探索。当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师也就很自然轻松地通过情景导入新课程。并且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对这门课程喜爱程度的反应,经常会听到小学生要去培养他们的一系列学习兴趣,一个学习兴趣不是突然就会出现的,是需要通过时间和研究进行渐渐地渐渐地去了解培养,对感兴趣的地方进行鼓励和赞赏,从而才能有效的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想对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去了解和研究,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就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根据实践得知,有趣味的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设置教学情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的兴趣。当学生对教师设置的情景产生兴趣的时候,就会主动积极地探索。当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师也就很自然轻松地通过情景导入新课程。
(三)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体育课堂的生活化教学[4]
        在教师教学中要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充分地发挥与释放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全面的发展,发展个性。教师转变观念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首先在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要充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创造能力,自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利用学生喜欢的东西教学,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更充分地去理解,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论:总之,体育学习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去学习的工具,需要教师思想上去提升体育教学的观念,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的切入点,创造各种机会,学生体育能力就会慢慢提升。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生活中的体育知识。
参考文献:
[1]杨继钊.教体分开现状堪忧 大部制改革“步步为营”——从体育强国建设的三项关键工作堪忧审视体育管理体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1):107-108.
[2]商占群.学科核心素养下卡巴迪校园运动的设计创新与思考——基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1):187-188.
[3]齐宝.转变传统教学思维 创新现代教育模式——评《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改革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12):130.
[4]王静,聂鑫,郝建峰.我国藏族传统体育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1990—2019年CNKI期刊论文的CiteSpace分析[J].武术研究,2020,5(10):106-107+110.
[5]王源.高校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研究——评《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整合》[J].有色金属工程,2020,10(1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