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招体育成绩提升策略实施的几点体会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王朝阳
[导读] 自从体育测试成绩计入中招总分以来,引起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王朝阳
        长垣市樊相镇第一初级中学 河南省长垣市樊相镇453400
        自从体育测试成绩计入中招总分以来,引起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重视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提升,增强了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有效的促进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因为体育分计入中招总分有可能决定其升学的命运,对每个初中生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对每个九年级教学的体育老师来说也是检验自身教学能力的考核。笔者结合几年来初三毕业班体育教学的实践,对中招体育成绩提升实施有效策略提出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上好体育课是提分的基石
        体育课是初三体育教师小范围直面学生的最佳时机,利用体育课可以系统讲述中招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锻炼技巧、注意事项等便于学生掌握技能、方法。为学生掌握中招体育项目打下牢固的基础。利用体育课可以进一步端正学生对中考体育的认识,鼓励学生自觉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自觉进行体育锻炼;通过体育课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训练效果,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通过体育课可以让学生明白训练计划,自觉配合老师工作。
        二、利用好早操、大小课间是提升效果的延伸
        对初三学生来说仅仅靠一周两三节的体育课来练习中招体育项目是远远不够的,但初三可利用的锻炼时间又有限,文化课的学习挤占大量的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作保证,没有量的充分积累,就很难有成绩提升质的改变。为此我们也想了很多的办法,经过长期的实践有一定的效果。比如早操时间练习1000米或800米;小课间10分钟练习立定跳远;大课间25分钟练习跳绳、实心球、篮球或足球等项目...... 各地考试的体育项目不一样,项目分散练习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化整为零避免集中突击造成过度疲劳或身体损伤,又通过短暂的活动舒缓了身心,积蓄了力量为文化课的学习提供了精力支持,两者相得益彰,一举多得。
        三、中招项目练习趣味化是调节器
        考什么,练什么,大运动量,简单重复,导致学生对练习项目失去兴趣,不愿锻炼,消极锻炼,自然达不到成绩提升的效果。凡是变则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把体能素质化,练习游戏化,动作组合化融入其中,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如持球高抬腿提高后蹬力量,双脚快速交替踏足球,提高前脚掌力量及身体协调性,用“推小车”接力比赛提高手臂力量;用掷实心球看谁投掷的远,看谁捡球快;这些练习方法可穿插在体育课,大课间进行,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提高了练习的效率,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四、锻炼项目练习的管理是保障
        学生中总有一些调皮的、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如果任由其发展必然影响锻炼氛围,甚至能造成其他同学的效仿,使锻炼效果大打折扣。另外每个学生自身都会产生惰性,如果没有纪律约束,很难达到训练效果。

所以要加大管理的力度以保证集体锻炼的质量,尤其大、小课间组织学生快速进入锻炼状态则需要更多的管理智慧和技巧。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德育激励,建章立制,奖惩结合,调动班主任积极性,组织学生会监管,必要时家长配合,形成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局面,实施多年效果显著。
        五、评价、激励、表彰是助推器
        运动员如果失去了比赛,就失去了光彩,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学生锻炼也一样,如果一味练而不赛,练而不比,就像水经蒸馏索然无味。怎样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我们也想了很多的办法。我们的做法是周周有比赛,但比赛组织应简单易行,涉及人员少,面小,时间短,易操作。如1000、800米挑战赛,每班抽取20人一组,计总成绩然后排名加班级积分,第二周进行实心球接力赛,立定跳远大比拼等;除了集体比赛外还设单项奖,凡达到满分的同学发“免练一周奖”成绩提升较大的发最快进步奖,这些活动要做好总结和激励,无疑它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集体项目和学生个人奖励相结合,把班主任、学生的积极性都会充分调动起来。每逢文化课月考,我校会单独在文化课结束后组织一次体考,并在同一单元完成,把考试结果记入学生总分,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竞赛、月测、表彰多措并举,校园内每当课间就会出现人声鼎沸、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自我锻炼景象。
        六、注重水到渠成、避免一蹴而就
        有不少学校的领导和体育教师认为中考体育就是九年级的事到时候再练也不迟,这种思想在不少初级中学广泛存在。殊不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贻误了多少学生体质发育的契机。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关键期里还有某项素质的敏感期,如果错过这段时期,学生的某项身体素质再想提升就很难了。所以避免什么时候考,就什么时候练,高强度,大运动量跟进,学生伤痕累累,心生畏惧和厌倦,锻炼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我们的做法是七、八、九年级齐头并进,七、八年级学生学会中考项目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每逢大、小课间跟着九年级学生一起练,每逢大型文化课考试也把体育成绩加进去,这样给每个同学提个醒:体育锻炼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通过这种方式七八年级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蔚然成风,自然到了九年级也会水到渠成,体考不再是难事!
        七、关注体育后进生,做好提前量。
        一个班级或一个年级总有几个体质差,进取心不强,意志薄弱的学生。体育教师要做到提前发现,并给予极大关注。找原因,常谈心,找帮手,结对子,千方百计促其改变,避免因个体拖集体的后腿。
        总之,在提升九年级体育中考项目成绩训练中,应始终坚持以体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激励为引领,以管理为保障,统筹安排,抓好细节的新型的训练模式进行。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充电和努力掌握本专业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了解体育教育改革的动态、信息,不断提高从事教学和科研能力,同时还须依靠学校领导、各班主任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多措并举使训练有组织有安全地进行。
作者简介:王朝阳(1972.11-)男,汉,河南省长垣市樊相镇谷寨村人,大学本科,河南省长垣市樊相镇第一初级中学,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