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外作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郝丽娜
[导读] 基于英语新课程的理念,英语课外作业可以通过模仿
        郝丽娜
        (阜康市九运街中学 昌吉 新疆 中国 831500)
        摘要:基于英语新课程的理念,英语课外作业可以通过模仿、扩大阅读、总结归纳和体现生活化的作业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体现作业的人文性,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外作业;优化
一、引语
        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教材内容的有效延伸和扩展。它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又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但是,当前不少初中英语作业只停留在抄写、背诵、做练习册等单一的形式上,只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新课程的理念,通过教学实践,尝试设计了优化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方法。
二、优化课外作业,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1、模仿性作业
《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分级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是:二级: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三级: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四级: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
        这充分说明了朗读对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性,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只靠课堂中那有限的时间跟着老师读,是无法让学生体会到纯正的英语语音的,所以根据磁带或CD模仿朗读就可以使学生模仿到标准的英语发音,为他们今后能讲一口标准的口语奠定良好的基础。模仿朗读不仅要让学生模仿朗读教材中的对话,还要模仿朗读课文,因为对话和语篇的语音语调是截然不同的。例如,新目标Go for it !七年级上册每单元Section A结尾部分都有一篇总结性和示范性的对话,课后让学生回家听磁带仿读。完成Section B 部分的阅读后,让学生仿读课文,并且举行仿读比赛,看谁模仿的最像,最逼真,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有时教师应布置自我录音作业,“自我录音不仅能督促学生完成口头作业,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自己发音中存在的不足。这种有声作业可以把无形作业转变为有形作业,把无意学习转变为有意学习,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奚婉娟2010, P45)
2、阅读
        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课外阅读量要求三级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四级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五级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新版七年级教材从起始阶段在每单元就添加了一定量的阅读,可见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但是只靠教材中的几篇文章,和一周几堂课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外阅读就很有必要。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查字典来了解单词的读音、意思和搭配,从而丰富词汇;可以在阅读时运用到一定的阅读策略来提高阅读速度,如:略读、寻读、跳读,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可以在读中思考,体会作者的用意,以连续新旧知识比较和总结、分析作者的观察,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评判性的思维能力;可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摘抄名言警句、精美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课外阅读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单词复现率。因此,课外阅读对于英语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外阅读作业可以这样布置:(1)教师搜集一些比较适合初中各年级的阅读材料,可以是对教材阅读的补充,也可以是科普知识或有趣的故事。把这些材料复印好后每周分发两篇,一要求学生在规定的5分钟时间内,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完成短文后的习题;二是读后做好读书笔记,积累词汇,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利用课前3分钟演讲的方式,让学生针对课外阅读作业进行文章大意概述。由读到写,再到口语的训练,全方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总结归纳作业
新目标Go for it!每个单元的话题是不同的,但一个单元只有一个主话题,单元出现的词汇基本上与主话题相联系的,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在单元学习之后,进行词汇图的制作,把这个单元相关的词汇串联起来,这样,不仅助记,而且通过动手动脑,也培养了他们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自学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完八年级上册Unit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之后,可以布置本单元的词汇思维导图作业。

通过词汇图的总结不仅使新旧知识得以联系,总结归纳了本单元的词汇,而且还可以通过查阅扩充新词,培养学生的能力。
4、生活化作业
        语言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作为课堂教学外延的英语作业,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生活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获取语言知识的广阔天地。教师可以通过英语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英语作业”成为丰富生活的向(李学书,2008)。贴近生活的英语作业不仅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生活化的作业主要包括实战演练和收集性作业。
(1)真实场景中的实战演练作业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普遍缺乏语言环境,在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常常出现一片和谐的景象,但是学生一走出课堂,还是不能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下时间用英语与学生交流,努力创设说英语的环境,养成学生说英语的习惯,从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除此之外,也可以布置一些表演性作业,5-6人一组,其中有一人拍摄,其余学生表演,然后互换,争取每位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比如七年级上册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这单元的语言目标是,询问价格,谈论价格,感谢他人。在学完Section A后,课后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服装店、书店、水果店或是超市里进行实地演练,把演练的过程拍摄下来,回校播放给大家看,评选出优胜组,给予一定的奖励。
(2)生活中的收集
        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英文缩略词、品牌、标识或谜语,可以是课外阅读中一些精美的词汇、句子及谚语,也可以是电影中的经典台词等,让学生以《英语伴我行》为题制成幻灯片的形式,每周利用英语自习课轮流播放给大家看,这种方式不仅使收集者获得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也能使其获得成就感,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收集培养学生的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过课件制作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如, Election Day (大选日),The Financial Crisis (金融危机),Decision Maker( 决策者),low – carbon life( 低碳生活),chew gum (嚼口香糖),和What will you break once you say it ?  Which room has no doors, no windows? 等谜语。
5.人文性作业
《英语课程标准》(2011)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任务。”“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可见,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除了课堂上,作业也同样可以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
        教师批改作业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活动,教师对作业的评语如画一个笑脸,或是写几句评语,或是写几句激励的评语,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师生之间的民主气氛、平等地位和纯真友谊,从而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钱峰, 2007)。
三、结束语
        面对当前初中英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的低层面上,通过模仿,扩大阅读、总结归纳和体现生活化的作业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体现作业的人文性,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使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奚婉娟. 让英语课外作业‘动’起来[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0 (7) :44-45
3.李学书. 生活化视野中的英语作业设计[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 (12): 21-24
4.钱峰.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 (4) :32-33
作者简介】郝丽娜(1982.9.8),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甘肃省),学历本科,初中英语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