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爱容
肇庆市鼎湖区实验中学 广东省 526070
摘要:读史使人明志,历史学科包含丰富的史学知识和广泛的中外见识。学好历史能让人正视历史规律,了解人类历史进化发展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并少走弯路。本文阐述了当前阶段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并详细阐明了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课堂的策略方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主动参与;历史教学;教学策略
历史是一面镜子,学好历史对于尚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具有十分关键的现实意义。当前,在素质教育的大视野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尚需改进。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现阶段,初中历史阶段教师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教学手段,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法仍沿用,导致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够。在课堂上,往往学生们的思维受到教师的思想引导,从而形成被动的思考方式,缺少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从而影响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的局限,甚至沟通的障碍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够理想。
二、初中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初中部编版历史教材编制的原则遵循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原则,内容涵盖历史大事记、政党演变甚至著名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和某个朝代的兴盛衰落过程。历史课程既包括基本常识,也涵盖专业概念,更包含编者对于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意见。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打开思维限制,锻炼广泛思维能力。其次,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是中学生必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初中生处于敏感特殊的年龄阶段,三观尚未健全、身心发展也处于完善和进步阶段。通过初中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接触和学习,加之教师的专业性、趣味性的讲解,让学生渗透爱国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建立珍惜和平与艰苦奋斗精神,培养道德观和爱国主义情操。其三,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初中生可以领悟诸多人生道理,从而启迪智慧、活化思维,锻炼并提高学生自身的处事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鼓励初中生主动参与历史课堂的策略
(一)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气氛能让学生放下思想负担,形成师生互动,主动探索知识的趣味,并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是教师主动收集历史趣味性故事。趣味性教育形式最易于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也往往最好,在一些历史人物和知名历史事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抛砖引玉,先讲一个故事,再选几名有意向的学生分享有趣故事,促进大家掌握知识。二是探索情景演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探索更加有效的讲授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演绎之中,通过服装、道具、情景、语言的演绎,促进学生参与其中,形成师生互动,进一步活跃气氛,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更多知识、获得更多灵感和启发。
(二)创新问题引导方式
历史知识教育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思考方式和一种思维习惯,学会用历史的 眼光看待问题、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问题回答和总结之中,教师要用于尝试更加灵活趣味的教育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和解答。一是课堂前充分引导。比如进行郑和下西洋知识的时候,教师先在黑板上预设下西洋的原因、下西洋的路线和取得的成就等几个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不断深入郑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一步一步揭开谜底,启发学生的思维。二是讲授过程提问。讲到知识关键点的时候,教师要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探索回答。在讲授香港问题的时候,可以提问香港回归时间、香港是怎样一步步沦陷的、香港是回归是谁的功劳等等。通过提问形式,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强化记忆,加深重要历史知识的印象。
(三)用好现代教育手段
随着智能教育工程的实施,以投影仪等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以崭新的方式呈现在广大中学生面前。如何利用好现代化设备,让其充分发挥出智能优势和感官体验优势,是一名合格教师需要多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利用多媒体呈现历史画面。对于关键的历史情节、著名的历史故事、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一般在我国影视剧都有具体的表现,教师需要多用心收集,将历史画面与课堂内容有机融合,穿插交互播放,对于引起学生注意并鼓励其参与其中意义重大。其次,利用多媒体呈现文物古迹。由于地域限制,一些名胜古迹可能短期内学生们是难以身临其境的,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为学生营造真实环境,通过名胜本身宣传影视画面,能够直观造成学生印象,对于其加深印象、参与互动极有帮助。最后,利用多媒体展开讨论。利用多媒体形象的还原历史,让学生以全方位接受视觉和感官刺激,能够促进师生共同直观地感知历史事实的时间推移、空间地域变迁、历史人物社会关系以及当时的生活场景等画面,通过画面展开讨论,避免了言之无物现象。
(四)注重理论结合实践
相对来讲,初中历史课程所涵盖的历史知识比较片面,需要讲授的知识点比较少,教师需要利用有限的课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用心创造。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历史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历史课程的实践,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参观文物古迹。对于历史文化较好,存在较多古迹名胜的地方,可以利用地域优势,集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价值观教育,比如参观918历史博物馆,可以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从而萌生爱国报国的念头。参观各种省立博物馆,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古代人们的智慧,从而坚定学习创新、动脑实践之思考,更好的理解生活的方式和人类进步的手段。二是布置课堂感悟作业。讲授历史关键知识章节的时候,或者某一阶段教学任务完成,出现典型的案例和历史事件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小短文作业,让学生通过写文章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择优分享,并适当奖励,充分动员学生的实践行为和主观参与意识。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师生配合和师生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交流经验、尝试互动体验,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印象,鼓励并引导学生热爱历史,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参考文献
[1]王占卓.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0):91.
[2]郭翠萍.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版),2019,(1):177.
[3]袁素芬.浅析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