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艳红 柳洪波
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中心小学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对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教育工作中信息技术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将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作文;信息技术;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因此,要注重加强作文写作,培养学生的文字驾驭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沟通。
但在教学中,我们却看到:每当老师留作文题的时候, 很多同学眉头紧锁,敲额头,咬笔头,甚至有部分学生交空白卷。老师也为其烦恼,为什么教师费尽口舌,可学生还是干启不发。究其原因:在现今作文教学中,教师讲解枯燥, 教学形式单一,讲评泛泛。老师把作文知识像公式一样抛给学生,套用固定的作文模式,使作文题材单调,往往千篇一律,使学生的思维严重受限,导致“作文”成为了学生与教师心中的顽疾。
我们知道作文素材基本源于生活,而学生的生活基本上是两点一线。家长忙,学生走出课堂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少之又少。面对这样的问题,一线教师要不断思考,寻求办法。如何能使孩子不走出去,却能有接触到自然生活的感受。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形象思维、把握内心感受。
信息技术恰好是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信息技
术与语文学科作文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促进教学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把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作文教学全过程,能够改变作文教学信息传递方法和手段,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完成习作任务。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善用网络资源,无限扩大学生阅读量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大屈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良好
语感,可以让学生轻松地“爱”上作文。纸质的阅读虽然重要,但随着多媒体技术和 Web2.0 技术的发展,以及更多优质APP和社交平台的建立,电子化的阅议、网络上的阅读已经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日常阅读不可或缺的部分。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语文课改的推进,网络阅议的海量资源,也让小学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善用网络上的阅读资源,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网络阅议中,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指导自身通过一定的协作工具和软件形式深化阅读,将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自主阅读与主动探索,尤限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应用网络上的阅读资源引导学生阅读的方面,教师可考虑采用这些做法:
l、教师向学生推荐网上阅读材料
教师结合平时阅读教学或作文教学的实际,并根据各学段学生的阅忱兴趣和认知能力水平,通过在学校校园网上设立阅读资源库,发布相关文章,由学生直接在网上阅议或下载存档阅议。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微信的普遍使用,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或微信交流群,向家长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并引导开展亲子阅议。
2、教会学生自行搜索、收集阅读材料
随着教育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快速的、方
便的、分类的搜索功能,为我们小学语文扩展性阅读教学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内所学的课文自行在网上搜索、收集阅忱材料,开展扩展性阅议 。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扩展:以作者为出发点,向作家的其他名篇扩展; 以体裁为出发点 ,向更多同体裁的作品扩展;以文章写作背景为出发点,向同时代的作品扩展;以题目为出发贞,向同文章有关的内容扩展;以关键词为出发点,向同一知识点扩展。
3、建立分享阅读心得的交流平台
言为心声。 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
面,更在于通过阅议提升综合素养,恰情养性,因而,阅读后的交流往往比阅议的过程更为重要。教师可以在学校校园网上建立阅读交流社区,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互相推荐自己喜爱的读物,同时发布自己的阅读心得,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同时教师更可以引导组织学生,甚至家长,利用 QQ、微信、微博、子电邮件等实现阅读的互动交流。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增强作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要写好作文,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观察能不能做到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作文中的叙述、描写是否清楚、具体、生动,决定着作文质星的高低。如果写作者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认真观察事物,感受、体验就会深,就能触发写作动机,发现题材价值。由于小学生尤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此很多小学生虽然置身现实生活中,但对现实生活里的人、事、景、物缺乏细致观察,难以发现其间内在的联系、发展关系和独特的地方,因此作 文时常出现内容重点不突出,条理混乱,不能清楚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感等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能够让我们随时随地记录日常生活或活动的影像、声音并发布和再现。教师巧妙地利用这些技术,再现生活或活动的场景或固化景、物,能够很好地增强作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弥补小学生尤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的不足,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事物并写出好作文。
以五年级下册《我的未来》(第一课时)作文题为例,具体阐述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应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导入本课。本过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应用多媒体向同学展示相距 20年的前后照片,让学生展开对比,并说出 20 年后的变化。本过程通过多媒体,对多个图片的对比和描述使学生有了未来的概念。并给了学生对未来憧憬的思路。多媒体使内容更加直观。通过多媒体影像,展示成功人士的成长之路,让学生内心充满正能量。并给学生观看名校的图片,给学生以前进的目标和力量。通过多媒体应用,更真实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展开讨论,在纸上描述自己的未来。教师以“放飞理想,实现目标”结束本课。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使课堂不再枯燥无味,信息技术能够弥补学生现实生活中缺失的部分,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扩大学生作文学习的渠道。它打破原有封闭的生活视野,促进作文素材的相互联通。
三、借用网络社区,革新作文评改模式
传统的作文评改,由教师对班上数十名学生的作文
逐篇批改,费时费力,耗时长,效率低。而评讲时,往往是教师台上读,学生台下听,"耳听为虚”,评讲效果很不理想。而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利用校园网网络社区可以发贴和修改、评论的功能,能够革新作文评改模式,有效地进行师生、生生互动,提高作文评改的效益。具体的做法如下:
1、教师平时要指导学生学会用电脑写作,作文以
电子文本形式上交。
2、教师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教师
在示范修改时,可将要改的作文展示在多媒体互动式电子臼板上,然后教师对不同语段、词旬采用不同的颜色和字体标明,精彩之处可适当突出,不妥之处也标上适当的记号,或直接在电子臼板上增添、删减、调整、移动和圈圈画画。学生能直观感知修改的过程,对修改自己的作文就心中有数了。同时教师还要在班上建立若干个作文修改小组,每组4- 6人,指定一个作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为组长,或学生轮流担任组长也可以。
3、教师在学校校园网的网络社区上建立专门的”作
文园地”,学生的作文全部以专题贴子的形式发布在上面。
4、学生的作文发布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的组长在
余时间,组织本组同学在”作文园地”中互评互改本组同学的作文,并保留修改和评论的痕迹。改完后由作者再结合本组同学的意见重新发布改好后的作文。最后再由教师审阅定稿作文后在网上打分。
教师结合网上评改的情况,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评
讲和小结。这种评改作文的形式,能充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变作文评改为随时随地,时效性大大增加,而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和帮助,全方位互评,不但能有效地培养、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而且作文的评改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四、多用网络空间,增加学生发表作文的途径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自我表现的
欲望,享受精神的满足,这是人类事业取得成功的内在机制。可以说,无论是谁,都希望能够将自己好的方面展示给别人看,并期待得到别人的赞赏。有许多知名的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正是因为在学生时代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议、张贴或在纸质报刊发表。因此,增加学生优秀作文发表、展示的途径,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而在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作文发表的途径巳经不仅仅限于纸媒或示范朗读和张贴了,网络空间能够为学生作文的发表提供极大便利,以下两种做法就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便利性:
一是在校园网中开辟学生习作专区。教师可以每月从班级中收集优秀的文章,放到校园网的“佳作赏析”区供大家阅忱,每个班均可设立相应的专区。各班语文教师对有作文被选上网发表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引导鼓励其他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上网阅忱并适当回复点评,以便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动和阅忱氛围。
二是创建微信公众号发表学生作文。智能手机的普 及,使微信上的信息具有极快传播的速度和极大的传播范围,而微信公众号更是让人人都具备了可以创办有良好传播力的网络自媒体的条件。教师可以尝试用自己的名义开设专门的微信公众号用于发表学生作文,虽然微信公众号每天只可以发布一篇文章,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几篇文章或一系列的文章编辑成一篇文章发布,因此完全可以满足一个班级学生发表优秀作文的需要。为了作文微信公众号具有较大范围的受众,让学生增加发表文章的自豪感,教师可以采用这些方法加强家长和学 生对公众号的关注度:要求班上的家长都订阅此公众号教师定期开展家长、学生一齐参与的亲子阅读活动;教师结合每个单元作文教学的需要,在公众号上发布相关作文指导的文章,山家长指导学生阅忱掌握后,学生再根据学到的作文方法进行写作;在公众号上建立作文素材库和阅诙资料库,供学生学习、阅忱;教师不时通过公众号发布作文题目,布置学生写作;每天坚持推送学生的优秀作文或优秀日记,培养学生、家长的阅忱习惯;通过公众号发布学生作文获奖或在刊物发表的喜讯或传送祝贺、奖励等。由于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除了订阅阅忱外还可被订阅者发送给朋友或在朋友圈分享,因此作文微信公众号如果维护得好,其阅议受众会很快突破班级学校的限制在校外广泛传播开来。学生的文章能够得到大范围的传播,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特别是微信公众号持续较长时间地发布原创文章,还会逐步获得评论和打赏功能(打赏功能是指好的原创文章能够获得读者的赏金),而这将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写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网站上设立博客,使用 QQ
群、微信群等途径发表学生作文等,同时也可推荐学生 的优秀习作到知名网站发表。
总的来说,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挖掘信息技术的深层应用能力。用好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作文激情,把他们引上热爱作文、研究作文、写作成绩不断提高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宇.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的特征与方式方法[J].文教资料,2010(6).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马丽,刘世清.初中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