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21期   作者:张海波
[导读] 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煤矿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
        张海波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监察部  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  713600
        摘要: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煤矿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对煤矿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大,更是让现阶段煤矿开采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安全管理作为煤矿开采工作面管理中的一项关键内容,面对当前煤矿开采工作面安全管理现状不乐观的情况,我们必须通过对安全管理的强化来提升煤矿开采工作面安全管理工作运行效率。
        关键词:煤矿、开采、工作面、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引言:伴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提升,我国工业随之得到了不错的发展。煤矿作为工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煤矿开采虽能给我国发展带来诸多优势,但煤矿开采工作面同样也是重大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场所之一。对于煤矿开采场所发生的重大事故而言,只要不是人为造成,我们都可应用预防措施避免。然而,据调查可知,大部分人员都没有意识到煤矿开采场所重大事故预防与救援的重要性,最终导致诸多不堪设想发生。对此,本文将通过对该内容的深入分析,为今后煤矿开采工作面安全事故的预防与防治奠定良好基础。
1.煤矿工程采矿工作面安全管理重要性
        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
        煤矿开采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效保障煤矿开采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确保其安全管理符合标准,促进整个煤矿工程开采工作面安全管理质量的提升,确保煤矿开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也能够使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为煤矿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避免煤矿开采中的安全事故
        我国煤矿开采领域的发展十分迅猛,但是在煤矿开采生产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确保煤矿开采生产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些安全管理制度来为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安全性保驾护航,确保煤矿开采生产的一切活动都能够在规范、安全的制度下开展。
2.煤矿开采中工作面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安全隐患分析
        井下泥石流危害
        矿井下,泥石流危害情况一般会在雨季时发生,泥石流危害出现时,就很有可能导致才没工作面被淹没,无法开展采煤工作,如果降雨量过大的话,还有可能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导致采煤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矿井下泥石流危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煤矿在经过长年的开采,并且煤矿是不可再生资源,,矿井下的煤矿被开采之后,就会形成空洞,随着开采年限的不断增加,矿井下空洞的空间会越来越大,一到雨季时,地表上的雨水就会汇集到空洞中,形成积水,并且会之间渗透岩层,形成更大的水压力。导致一些较为松散的煤矿岩石的摩擦力减小,同时增加采煤工作面的受力,在采煤工作面进行放矿松动时,就会很容易出现泥石流事故。
        防治措施:在雨季时,加强度采煤工作面的监测,在崩落区四周进行导流明渠的开挖施工,确保泥石流所产生的积水能够被及时排走;用装运机或者推土机等在雨季来临之前,将塌陷的采矿空洞填住;加强对放矿工作的管理,防止采煤工作面出现积水等问题。
        水患危害
        我国大多数的煤矿开采地区,其水文地质情况都比较的简单,雨季时会出现地面积水等隐患之外,还有井下水患问题。导致井下水患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煤矿开采地区常年受到雨水的侵袭,雨水渗透到了井下。
        防治措施:在采煤工作做一旦发现有发生水患的可能性,就要立即停止开采工作,通知有关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详细的勘察,在保障采矿工作面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泄水处理。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起一道防水墙,将水导入到下一中段中,并且要避免水,流入巷道中。


        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
        安全意识薄弱
        采矿工程团队安全意识不足,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与成效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而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管理层安全意识不到位,部分矿产开采单位为了追其工作效率与施工进度,疏于安全管理;其二,采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大部分作业人员在事故发生前,都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危险性,导致作业时操作不规范,流程不严谨,增加了自身的危险性。
        安全措施不落实
        安全管理制度是用来约束和监管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的,煤矿的开采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等都需要编制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还应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将安全检查的结果落实到每个参与煤矿开采工作的人员身上。发现有安全隐患时,要及时分析并将问题解决。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我们发现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对现场的煤矿开采工作面进行管理与监督,导致煤矿开采工作面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问题,最终造成安全事故。
3.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安全评估工作的落实
        对于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来说,在前期开展采矿工作的过程中就应当加强安全评估工作,安全评估工作可以明确煤矿开采工作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的提出来,制定合理的改善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并且采矿工作团队还应当根据评估安全评估工作的有关规定,建设安全设施和主体工程,并在建立完成后尽快的投入使用,在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起到很好的事故预防效果。
        提高生产人员的责任意识
        因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与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做好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首先,需要提高生产人员的责任性,强化其责任意识。通过强化生产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生产人员工作中的责任,并严格落实操作规程与生产工作规章制度才能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特别是在交接班的管理上,生产人员需认真做好记录,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交接。最后可根据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对标调整,让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岗位需求保持一致,进而防止管理期间工作效率受到个人能力的限制影响。当然在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可为管理人员构建一个交流平台,让管理人员能随之调整规划,学习不同部门的安全管理经验,并根据实际环境需求调整应用,实现精益管理应用。
        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
        伴随这生产可视化监控系统的出现与各种新设备的涌入,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对生产人员的专业水平随之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必须根据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强化对生产人员的培训,提高生产人员的职业道德,让生产人员成为一名合格的煤矿开采工作指挥人员。为了让煤矿开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生产环节发挥有效价值,煤矿企业就必须注重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也就是,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提高自身对安全技能的了解。基于此,煤矿企业可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为切入点,通过绩效考核以及正面引导等方法激发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员工整体安全素养。
        结束语:煤矿企业需要对突发事件的安全管理加以重视,特备是在应急预案的练习上,要让生产人员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范与制度要求,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当然,还需要加强生产人员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让其心理素质与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杰中.浅谈现代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0):55.
[2]张雷.试析现代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J].科技风,2019(13):101.
[3]卫志军.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8):69-70.
[4]王振龙.试析现代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J].决策探索(中),2018(01):25-26.
[5]李新锁.现代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07):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