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的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杨国庆
[导读] 摘要: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施工安全是备受关注的一部分,每年因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逐年累积,而企业受到的经济损失也随之加大,工人在施工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安全风险。
        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中,施工安全是备受关注的一部分,每年因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逐年累积,而企业受到的经济损失也随之加大,工人在施工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安全风险。针对不同种类的安全风险应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在保证建筑行业稳定发展的同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本文通过基于风险管理上对工程施工安全进行研究,提出控制策略。
        关键词:风险管理;工程施工;安全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随之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有效促进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但随着工程施工存在的风险较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建设当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掌握,提高管理意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做出有效的防范控制。
        一、风险管理的意义
        风险管理其实是指在一个项目或企业中存有一定风险的环境,把其可能会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当代很多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是十分之高的。风险管理中主要包括了风险测量、风险评估和处理策略三大要点。首先风险管理的第一步要识别风险,确定哪种类型风险会对该企业造成不利影响,进而通过分析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对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和经济损失加以相应的策略管理。其次风险管理的第二步要进行风险控制,降低企业可能会发生损失的概率和损失程度,进行风险管理的控制目的。制定可行性应急方案,为企业所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好备选方案准备。在风险出现时,按照计划方案实施控制,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最后风险管理的第三步就是要懂得避免风险发生,通过风险量化和评估从根本上消除风险因素。利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二、风险管理对工程施工安全的作用
        风险管理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来说是一种主动性的控制措施,通过了解相对应的风险类型采取应对措施,减少工程在施工当中可能会存在的风险,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工程建设在通常情况下都具有施工规模较大、施工工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其中还包括很多其他不确定因素,对工程施工安全出现的风险可能性较大,风险管理可以通过量化其项目的安全等级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在施工人员安全得到保障条件下,对其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更好的推动。
        (二)工程施工中可以利用风险管理模式来进行预测其潜在存在的风险。在风险来临之前能够有效的做好防范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作为一种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用最低的成本来取得最高的收益,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在市场竞争中得以有效快速发展。
        三、工程施工安全发生风险的因素
        在施工当中,有较多的风险因素影响着企业发展,在进行风险管理中,了解掌握哪种类型因素所造成的安全风险是首要任务,根据以下几方面说明工程施工安全发生风险的具体因素:
        (一)工作人员缺少安全意识:很多工作人员在施工当中对其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培训,导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风险的概率较高,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较为严重[1]。首要负责人对其安全风险没有提高重视,对安全标准没有明确的掌握,对安全管理工作敷衍了事,在施工期间擅自离岗的现象也大有存在,导致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大大增加;其次工地的施工人员对其安全风险意识较低,很多在岗的施工工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安全风险认识模糊,更不了解应该掌握的防范措施,使得现阶段工程施工中安全培训工作混乱,安全问题单单流于表面,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也只是表面意思,对其安全风险没有有效的控制,发挥不出其有利作用,大多敷衍了事,应付检查。
        (二)工程施工流动性较大:在工程施工当中,很多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是临时使用,在施工时是需要构建很多因素来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各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2]。

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出现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随着人员流动性较大,人员和设施的随时调置,相互之间不够了解,在施工时增加了配合难度,从而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不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或材料设备不完善:在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是施工的主要基础,如果没有合理的使用和维护设备,没有对其进行使用前检查,其性能会大幅度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对人员的伤害;在很多施工现场当中,很多施工材料设备往往出现半成品的现象,材料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材料设施不达标造成人员安全事故。
        (四)环境因素:在工程施工当中,都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作业,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具有不可移动性,在施工当中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尤其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例如在突如其来的大风大雨中,现场的脚手架、塔吊等都会出现不安全现象,对于刚刚砌起、粉刷过得建筑出现表层掉落、不牢固等现象,都会造成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发生。
        四、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基于在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控制措施:
        (一)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作为风险管理中防范的重点,应对其现场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处贴上警示标语,时刻提醒在场的每一位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可以将合同中未标明的人员安全等出现漏洞的问题作为例子来培训和讲解有关安全风险的知识,使其充分了解并掌握安全风险的重要性和危害性。以多媒体教学进行视频播放,让其更加清晰了解到作业中该注重的问题,进行合理施工,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人员考核当中,使其不再有为了检查而敷衍了事的情况存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了人员安全意识,降低施工风险。
        (二)加强对施工设备以及材料的管理力度:在施工之前,确保设备的使用功能完好,对每一项设备都要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尤其进行高空作业的设备,一定保证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确认其达到安全施工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避免使用带有缺陷的安全带和安全帽,对此要进行反复核查,保证所有的设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当中;对于施工材料质量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度,避免存在危险的施工材料使用,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建立有效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进行分析,及时有效的进行风险控制。
        (三)安全风险缓解措施:此措施是降低安全风险对工程施工所造成的损失,在建筑工程安全风险控制中被广泛应用,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人员自身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3]。通过对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和施工程序的管理,利用规范化制度来进行工程施工约束,在施工当中的每个环节中都有明确的管理,使其能够认识到自身岗位责任,履行自身管理职责,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防护。
        (四)加强现代化科技应用: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将现代化技术与之相融合可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施工中风险管理的可视化,结合信息集成和数据管理的优势,在风险管理中起到监测作用,以此来达到风险控制目的,有利于降低相对于传统检测出现错误的概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对于工程施工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清晰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了解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了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并对此提出了有效措施来降低或者避免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使各项环节都能得到良好的安全控制,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并提高了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谢江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07):167-168
        [2]吴文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0):180-182
        [3]王会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005):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