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61032419900503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程建建筑行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对于工程机械设备提出了新的考验。尤其是针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应该继续健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机构,提升机械设备使用周期和运行效率,确保维修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本文以此为视角,分析了机械维修体系以及工程机械维修中的常见问题,重点探究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创新举措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市政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是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措施。由于一些市政机械设备管理部门,长期受设备技术和工作环境等多种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市政机械管理维护工作保养落实不到位,机械管理和使用不规范。因此,为了切实提高设备管理和维护的规范化,管理人员应当在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力度与备案审查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市政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1 机械维修体系
1.1 工程机械设备磨损与处理分类
机械设备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进而造成使用功能的降低。根据机械设备磨损的原因和特征,磨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即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当机械设备出现磨损之后,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将老旧设备进行更换或者采取定期维修保养的方式。
1.2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方式
一般而言,的机械设备维修方法主要包含事后维修、状态维修、周期性维修三种形式。首先,事后维修是指设备发生突发性故障后,进而根据故障发生的类型和特点,进而采取相应的维修计划。该维修模式具有快速高效的特征,能够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其次,状态维修是指根据设备使用日常维护记录和实际情况,通过预测故障的方式,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该维修模式能够减少机械设备故障的发何时能,并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后,周期性维修是指依托机械设备维修的频率,进而设计维修计划,待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所采取的特定维修方式。
2 市政施工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市政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不规范
市政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不规范,技术资料以及设备台账等审查制度不健全,导致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长期处于混乱情况,尤其是一些施工操作人员专业技术素质低,长期存在违规超负荷带病工作等情况,使机械设备磨损增加,机械性能下降。由于缺乏有效科学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造成工程项目结束后,无法进行合格的维护和保养,不仅降低工程效益,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施工工期。因此,市政工程设备管理部门,要积极完善管理规范,切实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2.2 市政施工机械设备保养落实不到位
市政施工机械设备在新工艺的高速发展背景下,自动化与精密度不断增强,机械设备的门类与结构也日趋复杂,综合技术含量较高。由于市政机械设备受气候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工作状态主要集中在一个时间段,且连续作业。因此,为了保证机械技术的稳定性能,市政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保养维护与管理工作,但在实际情况中,操作人员与维护保养人员责任意识差,施工机械设备长期处于设备保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寿命。
3 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创新举措和建议
3.1 提升维修与保养人员素质
维修与保养人员应该具有随时发现问题的能力,采取有效进行预防性质的保养和维修的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素质,学会在紧急状况下正确处理设备。此外针对工作强度大或者长期使用的设备,应该了解其部件的磨损情况,并做到对其原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便于在保养和维修过程中能够提供高效的应对策略。当然维修人员还应该保存、调转维修资料,在维保的过程中,严格依照维修说明进行操作,采取和实施以预防为主的策略,确保工程机械设备正常和流畅运转。
3.2 创新维修与保养系统
维修人员在维修及保养过程中,应该熟悉设备的使用手册,在此基础上,根据机械设备的部位、性能、系别进行分类管理,达到人机合一。做好管理系统的职责划分,定期举办专业知识培训,力争工程机械设备能够处于良性的运行状态。
此外重点培养工作人员的应急突发处理能力,根据机器的性能以及工作实情,加强专业水平知识修养培训之外,定期举行随机或者紧急的测试和演练,健全和完善维修与保养系统,做好维修资料的有效保存工作。
3.3 构建维修与保养长效机制
设备维修保养水平应该向制度化、工艺化、规范化迈进,从资金、人员、组织等环节做好维修与保养制度的构建,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贯彻预防为主养修并重的原则,正确处理修理、保养和使用的关系,增强建筑工程的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确保维修与保养实现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并在科学的监督和检查控制范围之内。
3.4 市政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具体举措
3.4.1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管理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实现机械设备的定期养护,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认为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设立相应的管理小组,确保将设备管理举措落实到实处。对于每一个小组的工作和任务要做到运用规范明确下来,实现责任到组,与此同时,从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避免经费的浪费。除此之外,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明确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人,结合科学的奖励机制,做到有责必究,奖优罚劣。
3.4.2 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力度
为了有效实现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定期不定期的加强施工机械的防护工作。管理部门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并选择具有较强责任心,拥有较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全面负责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当及时实现管理结构的有效调整,通过这种方式搭建科学的设备管理体系。
3.4.3 切实做好机械设备备案审查工作
管理部门可以设立专门部门管理机械设备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将档案整理好建立相应的信息库,定期对信息库内的信息进行整理,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信息库的资料包括机械设备的诸多信息,例如采购记录、保养维修记录等等。
3.4.4 签订使用合同或使用书
管理部门与操作人员应保持密切的联系,总结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将这些内容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其中还应当包括使用责任和双方享有的权利、义务等;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的相关标准,来发放操作人员的工资报酬,这一做法可以有效提升操作人员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实现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设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那些不遵守规定导致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操作者给予经济处罚,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操作人员给予奖励。
3.5 循序渐进的开展保养工作
对于机械设备保养来说,“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滴漏”的十二字作业是其必经程序。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养成工作后检查和保养的习惯,依照科学合理的保养规范,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通过清洁和检查工作可以发现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出现过热和松动的现象,进而实现及时的紧围和调整,有效实现机械设备磨损程度的降低,进而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中,有效避免小故障的扩大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机械化水平的日益提升,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应该以科学合理指导为方针,准确地判定设备技术状况,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情况,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适时修理,同时采用先进的绩效设备,确保建筑工程如期完成,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最终促进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俊,张翼.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127-128.
[2]谭浩.论油田固井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策略[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13):51-52.
[3]张晓迪.浅析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67-168.
[4]王金广.刍议石油钻井机械设备保养与维护[J].内燃机与配件,2020(17):178-179.
[5]赵时超.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维护检修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1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