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戏曲艺术在小学美术活动中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24期   作者:薛素云
[导读] 戏曲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薛素云
        (河南三门峡市实验小学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要:戏曲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成为了继承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趋势。而戏曲融汇了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文化元素,美术课程又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网络教学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一项新的课堂教学和教科研方式,本课题依托“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理念的推动下利用云端做认知工具,为学生创设学习戏曲美术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戏曲文化 ; 互联网+ ; 美术活动

        戏曲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成为了继承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趋势。为培养学生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够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轻松自然地表现戏曲文化,创新性地体现戏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实现零距离感受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营造了戏曲传承发展的浓厚氛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加强互联网、戏曲美术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研究素养
        1.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的研究水平;要求教师围绕课题广阅资料,熟练网络教学操作,读有关戏曲美术理论书籍,交流学习经验,共同提高戏曲美术素养和与课题相关的戏曲美术知识及理论水平。积极在理论指导下开展与自己科目课题实验有关的各项活动。
        1.2参加互联网、社团学习。进行互联网资料选择、下载、应用知识以及Cctalk、钉钉软件学习培训,绘画、泥塑、无纺布戏曲美术社团活动,提高戏曲美术涵养;积极探索戏曲绘画、手工活动进课堂的良好氛围和方法。
        二、利用互联网+通过网络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艺术精髓,建立简便有效、富有特色、长效发展的艺术教育课程
        把戏曲艺术精髓渗透到美术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立足于本校师资、设施、生源等特点,探索建立简便有效、富有特色、长效发展的艺术教育课程, 利用互联网+通过网络、直播、录播等方式了解关于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戏曲常识,见识并感受到戏曲的魅力,更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弘扬并传承中华经典的信念。
        2.1 每学期邀约三门峡市蒲剧团到我校传经送宝,利用校园网在每个班级直播,直观的把本土戏曲呈现在学生眼前,在此基础上实验教师从直播演员的化妆、角色服饰以及场景引导,使孩子们对当地戏曲特点、戏曲与美术的联系形成表象认识,近距离感受到戏曲美术的魅力,帮助学生全面的了解戏曲艺术。
        2.2 戏曲美术公开课展示、进行舞台设计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课件以及微课展示。
        2.2.1 戏曲脸谱教学公开课展示。
        进行戏曲脸谱公开课展示,教师们利用互联网各种优秀戏曲资源,让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戏曲中描述的故事和采用的艺术手法离孩子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所以现在的孩子很难接受,教师们利用互联网可以超越时空的障碍,使戏曲艺术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意识到戏曲美术也是戏曲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使学生能够欣赏戏曲艺术中的美术元素,并且深深地喜爱这门古老的艺术;教师们让孩子看视频从观察入手,带领孩子们感悟戏曲化妆之美。让孩子讲一讲,听一听,学会了很多戏曲化妆知识,孕育在戏曲中的唯美元素。同时也学习和感悟到了戏曲故事中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2.2进行舞台设计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课件以及微课展示。
        以网络课为载体,进行舞台设计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课件以及微课展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通过开展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课件,以及微课展示,不断利用书本自学、网络互联网充电、培训实践等各种途径进行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教学经验,激发了教师们的研究热情,是教师在教学中促进学生能够结合戏曲形象,对感知材料进行理解,使思维活动有了依托,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
        三、成立各色戏曲美术社团
        教师通过互联网技术塑造造型大胆而夸张的戏曲形象特征,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大胆的夸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这种艺术有其固有的章法,由此产生对戏曲形象的各种格式与规则,形成一定的程式。构成戏曲艺术严谨和谐、节奏鲜明、气韵生动的艺术品格。引导学生在观察的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主要实施措施如下:
        3.1用绘画的方式,启发学生创造力和表现力,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拉近学生与戏剧的距离。使美术课与其他学科得以交融,延伸。增强色彩的感受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2用粘土等可塑性材料,用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和平面造型的活动研究,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发展学生艺术特长。
        3.3用无纺布拼贴的方式,通过看、画、剪、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活动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增进学生对艺术文化的认识,养成主动观察、探究及创新的能力。
        3.4努力提高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发美术资源的能力,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四、开展特色主题优秀戏曲作品征集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展示,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增强自信心
        4.1在各种节日活动中开展特色主题优秀作品征集活动,并利用美篇、微信等平台展示优秀作品,孩子们和家长都能从平台上看到或欣赏到自己的作品,使孩子们更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从而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
        4.2 由于家庭原因、个人兴趣等,有些学生对戏曲美术艺术有些了解,个别学生对戏曲有较深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社团的这些“骨干”,利用学生中的竞争意识和团体意识,充分调动有戏曲美术意识的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参与,带动其他同学,甚至由他们讲述某些戏曲美术基本知识,并及时给予鼓励。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五、结束语
        通过戏曲在美术活动中的探索,学生由丰富多彩的戏曲美术知识社团活动影响到全校学生对戏曲美术的热爱、学习,普及了戏曲美术教学活动,营造出了浓厚的传统校园特色艺术氛围。弘扬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创新了传统教育的新模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热爱、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文化,树立民族精神。同时发展了学生独特的创造能力。 转化了家长的教育理念,在亲子活动,绘画、手工展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充分交流学到的戏曲美术知识,让家长和孩子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也让孩子们在和家长的互动中加强亲子沟通,关系更融洽。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术学科教育学》 常锐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形势下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王振羽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 郭元祥、伍香平 高等教育出版社
        [5]《戏曲进校园的意义分析》仲春梅
        [6]《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戏曲艺术于校园文化建设》王琪 王晓坤
        [7]《关于“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的探索 》邓琪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