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元化教学改革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24期   作者:牛智军
[导读] 教育教学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占有的社会地位一直在与日俱增的不断加重
        牛智军
        定西市通渭县鸡川学校
        摘要:教育教学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占有的社会地位一直在与日俱增的不断加重。这就使得在现如今教育体制不断丰富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切实落实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教育任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初中是学生树立正确的辨析观和价值观以及身体骨骼发育最重要的黄金阶段,因此,在对其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任课教师一定要注重把核心素养的理念全面深入的融入到体育的课堂,进而以此实现初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高水平发展。

关键字:核心素养;初中体育;多元化教学

        在整个教学行业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初中的教学阶段对学生而言,是他们学习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良和完善,在初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育者也就越来越看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的教学培养时,任课教师就更应该充分的站在核心素养的角度,从而以更加顺应时代教学潮流的教育手法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而以此树立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正确认知,并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一、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1、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学生缺少正确的体育学习意识
        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长期影响和干扰,导致在初中的整体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初中教师还是会不约而同的过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数理化”这一类型学科的教导。在这部分教学老师的主观意识里,他们始终认为只有智力的开发才是他们学习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因而造成了初中的体育教学在初中整体的教育过程中,往往会不受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因而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动作的循环练习,并且对其动作的规范性也并不做特殊强调。由此下去只会使初中生在体育的学习中既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也并没有切实的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2、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的学业压力对于初中生而言本,就是一项在其学习道路中不可小觑的潜在阻力。而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缓解初中生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维一直存在于初中的教学过程里,进而导致了大多数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规划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从而造成了体育的学习环境过于的枯燥死板,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并不强烈。
3、老师过于主导,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发体现
        “以生为本”是当下新教学理念在教育事业中所提出和被认可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初中教师已经习惯于在课堂进行“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授课。在此教学理念的驱使之下,也就间接造成了初中生在体育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一味的听从老师的“命令”和安排,极少有机会按照自身的想法进行体育知识的探索。长此以往只会使得初中生在体育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变成只知道机械化学习,却不知道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逻辑的思考和深究。


二、对当下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元化教学改革探讨
1、及时创新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当前的教育已经在不断的接受新思想和新文化的渗入,因而在对初中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任课教师也要积极地顺应教学时代的发展潮流,从而以更加创新的教学环节,来极大程度的提高和发掘初中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气排球的训练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了基本的传球,运球,发球这些常规操作的训练之后,以游戏的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他们可以更好的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比如以“三球尽归一”的游戏为例,把学生分为两大组各占一侧,一边一个球,另一边两个,当哨声响起通时把球发出,当球全部在同一方时,此方淘汰。从而以此不仅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加深他们对所学体育知识的熟练程度。
2、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层次化的进行教学安排
        因受个体性差异的一定程度干扰,使得在初中生学习体育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情况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这就需要初中的体育教师在对其进行核心素养下的体育培养时,一定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对其进行更加合适的方法教学。
        例如在初中的羽毛球教学实践课堂中,可以先由老师对所要讲授的动作要领进行亲身的示范,从而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再由老师在学生模仿练习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观察,继而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组教学,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老师可以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打练习;对于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老师可以在其单人练习的过程中对其动作不过范之处进行及时的指正。从而使得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树立对体育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身学习效率。
3、以合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任何的学科学习中,都少不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素质的培养。基于此,在对初中生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应当重视德育教学与体制锻炼之间的相互结合。
        例如在接力跑步的体育活动中,以400米接力赛为例,老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而让他们在小组内部自行商讨各自的接力顺序的划分。从而以此开展体育课堂的接力比赛,并由老师对最终的胜利团队进行嘉奖和表扬。从而此时使学生切身感悟到在团队的合作中,只有大家一起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同努力才有获胜的希望,任何一人的投机取巧或者是偷懒耍滑都会使整个团队的努力付之东流。如此,既培养了学生正确品质的树立,又落实了在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结束语
        总之而言,基于现阶段的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更加灵活多元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而切实提高初中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祁罕.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及培养路径[J].教育评论,2017(06):133-136.
[2]徐刚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7(04):87-89.
[3]裴海兰.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教学探讨[A].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