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24期   作者:曾康明
[导读] 数学难学难教,这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切身体会。
        曾康明
        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
                                
        数学难学难教,这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切身体会。数学老师累,花了很多时间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改错上,但是效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弄错位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我们研究教师的“教”往往大于学生的“学”。很多时候中心放在研究教学技巧与方法甚至包括教学的形式,这类文章非常多。在分析教学效果时注重分析教师的教,很少关注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作用发挥。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方法,但是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学效果完全不同。这时最大的“归因”是生源问题。生源好了,一切OK。为什么生源如此重要,重点中学小学对优质生源非常看重?生源好的本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其实是学生的家庭背景与教育理念,细化到个体,其实就是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差异,而在学习能力方面,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尤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师资以及各种软硬件相同情况下,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是最终影响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那么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呢?著名教育专家佐藤学关于“学习共同体”的论述其实让我们发现以前课堂变革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形式的热闹,真正变革性的价值很少。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强调安静,强调学生更多地思考,强调师生、学生相互之间的倾听,强调学生说出“我不懂”“我不会”,强调向伙伴学习、向伙伴求助,互相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正基于这些理念,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前提。众所周知,在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里,我们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不仅使人产生较强的记忆力,还能使思维更活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数学课堂上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安全的教学氛围。“学习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说理,即使答错了,也要鼓励学生不要怕失败,继续探索。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没有心理负担,才会轻松愉快的学习,我们的数学课堂才有生机活力。数学课堂最忌讳的是没有情感的、压抑的氛围。教师站在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角度,时刻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需求,多给孩子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认可的语言、一个支持的手势,就能使学生增添学习的勇气和动力,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信任,从而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位教师,认同这样的课堂,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第二,积极尝试让学生自学,鼓励自主探索新知,把课堂还给学生。现在的很多课堂教学设计很强调老师的作用,包括五花八门的引入,炫酷的课件,为了创设情境而去创设的情境等。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才是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

最后的教学落脚点不是在教学过程的流畅花哨,而是学生这个主体他们真正学会了多少。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应多设计尝试自学的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新知,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读书思考、动手操作 、独立探求新知的时间和空间,不轻易铺垫,不轻易讲解,不轻易暗示,让学生尽可能自主去领悟、发现新知。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一开始可能会阻力较大,推进困难,但是我们要勇敢迈出这一步。要在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 ”的时候 ,教师才给予适时 、适度的讲解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笔者在每节数学课上课伊始,只将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告诉学生,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然后让学生看书自学,或者只提供探究情境,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不在乎学生是否全面 、深入地掌握了知识。开始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需要给予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比如看书要认真、仔细,注意寻找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不要只看结语和结果,要逐字逐句地看,把结论和推导过程结合起来看,把文字说明与示意图形结合起来看;看书与作图、动手操作相结合。一段时间后教师的指导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在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桌间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一是了解学生对旧知道的掌握情况 ,必要时组织好复习;二是了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掌握了哪些知识,既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又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既要了解学生自学的结果,又要了解学生自学的过程 ;既要了解优生的自学情况,又要了解学困生的自学情况。根据发现的具体问题,及时给予适当的点拨,激思引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组织讨论,提倡协作学习。学生在自学探究的过程中,对知识理解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各不相同,一些学生对所学知识可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此时,教师组织恰当的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在讨论中,同学之间通过不同方法,不同观点的交流,互相学习、互为补充、修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讨论也可以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这样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索知识,让学生在与教师的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基本完成对新知的建构。长期坚持,数学课堂上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会越来越多,自主学习习惯就会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第三,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让学生在自省中自主成长,这是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关键一环。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充足反思空间,引导学生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自觉对自己数学学习和认知的过程、结果进行反思、总结、评价,对学习方法进行调整,以激活个人的智慧,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对题目的洞察力,从而转变和发展良好的数学学习方式,并不断地提高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时代在发展进步,现在涌现出了很多的学习APP,比如我们经常用的“小勾学习圈”与“作业盒子”。这些APP最大功能就是体现了人工智能的运用。比如学习完相关内容后,老师布置同步作业,学生做了之后马上可以批改,并且可以及时改错,老师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班级整体完成情况。这些APP最大限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学习效果可以立即反馈。可以说,只要教师积极引导,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这些学习辅助工具的作用,减少教师批改作业时间,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并且这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非常有帮助。
        总之,“学习共同体”理念提倡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可操作,有实效。现代教学并不需要“老黄牛”似的只会埋头拉犁不抬头看路的传统型教师,而需要会创新,会思考,积极拥抱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我们的学生也要培养成学会思考,会自主学习的现代新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