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露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小学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以农村儿童生活为题材的小诗,短短的20个字,就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牧童骑牛捕蝉图。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寻找与牧童的共鸣,通过“振林樾”、“捕鸣蝉”、“闭口立”等描述感受牧童的活泼可爱,体会诗歌的言简义丰与古诗诵读的无限乐趣。
二、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牧”“骑”“振”“蝉”,区别形近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初步掌握读诗的方法,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4.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是个描写的意境及牧童机灵可爱的形象。
三、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课件。
2.音乐《小牧童》。
3.搜集关于蝉和捕蝉的相关知识,捕蝉视频。
四、教学策略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授、启发:结合运用TPR等教学法,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感悟;教授古诗阅读的方法、补充背景知识,完整地理解诗歌内容并进行有效的口头表达。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归纳,导入新课
1.单元内容复习归纳
同学们,我们在第一单元认识了不少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老师出示PPT,并提示句子的开头,有“用笔和纸······”给大自然写信的小朋友,有在海边嚷着“这条在乎······”珍视每个生命的小朋友)
2.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又会认识一个新的小伙伴,他是清代诗人袁枚在无意间所看到的。(板书课题)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出示牧童图片)
①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②这个牛背上的小朋友是干什么的呢?(板书牧童)
3.强化课题
这个可爱的牧童做了些什么呢,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去看看他所见到的景象吧!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诵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大声地朗读。
2.字词通关
你们认识这些生字小伙伴吗?
①出示本课生字。
牧 震 骑 蝉
(出示拼音,提示“震”和“蝉”是翘舌、前鼻音,补充关于蝉和捕蝉的知识)
②下面的词语我们一定也能读好
牧童 鸣蝉(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理解“鸣蝉”,并播放一段蝉鸣叫的声音)
③闪现记忆。
幻灯片上的字逐渐快速消失,考察学生的速记能力,辨析形近字:枚——牧
3.读顺诗句
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好!现在我们就把这些词语送回诗歌。四句话,请四位小老师来教教大家。
4.读好诗句、思考
再来读诗歌,相信大家一定会更自信了,齐读。注意读准字词,气息通畅,读出诗的韵味。
边读边思考:这个牧童在做什么?
(三)诗歌品读感悟
1.诗歌前两联品读
①这个牧童在做什么?(看图+诗歌前两联)
放牛(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牧童骑黄牛”)
唱歌
A.从哪里你知道牧童在唱歌?(“歌声振林樾”)
B.他的歌声是什么样的?(播放《小牧童》的音乐,通过歌声的大小,让学生判断选择,说明原因,板书“振林樾”),讲解“林樾”意思,教授古诗学习看注释的方法。再读前两联,用你的声音来表现木桶的歌声。
C.他是怎么唱的?(看图,体会能唱出这样歌声的牧童的心情)
②仔细观察图片,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牧童为什么心情如此好?(老师可适当提示)
③请大家带着你所体会到的心情,分男女生再读前两联。
2.诗歌后两联品读
①你们的歌声可真美,老师仿佛看到了许许多多快乐的小牧童。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这个牧童后来又做什么呢?(看图+诗歌后两联)
A.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把诗句读出来)
② 联系生活读诗
A.同学们你们有过捕蝉的经历吗?能分享一下吗?(老师准备古人捕蝉的故事、视频)好玩吗?
B.所以牧童做了什么?(读诗句,板书“闭口立”)
③谁能为大家讲讲这两句的意思?学生学会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④PTR教学
A.老师用白话文讲这个故事,学生闭眼听。
B.同桌间配合,一人讲,一个表演牧童的整个活动过程。
再体会诵读时应该有的情绪。分男女生诵读。
(四)背诵总结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认识的新伙伴吗?为什么?(板书牧童的性格特点:天真、可爱、活泼)
生:我们很喜欢小牧童这个新朋友。因为他(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口头表达)
2.带着对牧童的的喜爱,说说诗歌的意思,再读读课文。(分组读两遍)
3.出示图片,看板书,试着背诵诗歌。
(五)知识学法拓展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①新市――在今湖南省攸县北。
②徐公店――徐家客店。
③篱落――篱笆。
④一径――一条小路。
⑤新绿――嫩绿的新叶。又作“花落”。
⑥急走――急急忙忙地跪。古语走就是跑的意思。
(六)作业设计
1.读一读,连一连。
zhèn qí chán mù
牧 震 骑 蝉
2.配乐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3.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袁枚所见到的景象。
六、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
所见
振林樾
牧童 可爱、机灵
闭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