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双双
滨州市滨城区逸夫小学 ,山东省滨州市
摘 要:小学是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最为强烈的阶段,对自然知识和科学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但又没有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1 以问题启迪学生思维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对问题的合理利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堂中的要点内容进行深入地探究与思考,并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记忆与印象。而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其关键在于能否结合问题以及课堂的具体内容,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时刻活跃的状态,使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启迪。
例如,在进行《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利用问题“同学们在生活见过哪些动物”,将学生引入课堂当中,而学生在生活中必然接触过不同的动物,因此会踊跃地回答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当前课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个体—群类”的认知思路进行学习与掌握,锻炼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使学生可以从整体上进行事物的认知[1]。为此,教师就可以根据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动物有很多分类,那么同学们都知道是什么分类吗?”当学生经过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告知学生正确的答案。如此一来,通过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学生便能在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展开有序的思维活动,进而构建起完善的知识脉络。
2 创建具体情境,加深学生科学知识理解
小学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他们只有在充分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科学思维,因此,教师应通过创设具体的科学知识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以《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课的教学为例,尽管学生之前已经接触关于地球公转的知识,但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应用地球公转知识对“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仍有较大的难度。为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球公转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地球公转的动画,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的具体变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当地球公转至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季节就会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好多媒体的互动性,巧妙应用暂停播放、画面截取等功能,利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情境中展开科学思考,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2]。例如,教师可以在地球公转动画播放到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画面时暂停,将画面截取下来,向学生提问:“画面上,地球处于哪个季节?”引导学生结合地球公转知识回答问题,进而深化学生对地球四季形成原理这部分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建立学习小组,推动学生进行思维共享
教师通过建立科学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围绕具体的科学问题展开交流和探究,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共享思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科学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以《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用马铃薯块、水槽等实验器材,向学生呈现马铃薯的沉浮状态,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其次,教师给各个学生小组发放实验器材,使学生在小组内就这一问题进行思维共享与合作探究,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具体的实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具体表现,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与此同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帮助学生明确合作探究的方向。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马铃薯块在甲液体中呈现下沉状态,而在乙液体中则呈现漂浮状态,甲乙液体究竟在什么方面存在差异,导致马铃薯块处于不同的沉浮状态?”“在甲液体中,马铃薯块下沉[3],但塑料泡沫块却能浮在甲液体表面,那么马铃薯块与塑料泡沫块之间有什么区别,才导致它们在同一种液体中呈现不同的沉浮状态呢?”通过这样的启发式提问,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找准合作探究的方向,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此外,教师还应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记录本组的讨论探究成果,并形成探究报告,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物体沉浮的影响因素”这一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也是他们共享思维的过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使他们在小组中对具体的科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推动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某个科学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 开展探究活动,重视收集整理探究证据
探究是科学的基础,许多重要的科学结论均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而得到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对各种依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得出结论的过程。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以《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一课的教学为例,为帮助学生掌握“问题—猜想—验证—结论”这一科学探究的系统过程与方法,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教师可以组织各个学习小组利用四个大小相等且磁力相同的环形磁铁、薄木片、回形针、支撑物等实验材料展开探究。首先,教师向学生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同一块磁铁的磁力不可能发生改变。但是,如果将某一块磁铁与另一块磁铁相吸,那么磁铁的磁力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你认为磁铁的磁力会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做出自己的猜想:“对于这个问题,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那么,究竟哪种看法才是正确的呢?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因为我们还没有进行科学验证,所以目前我们的看法还不是科学结论,我们将其称为‘猜想’或‘假设’[4]。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于猜想阶段,而应通过验证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接下来,我们就利用探究材料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教师向学生介绍验证猜想的方法,首先,在支撑物上放上若干铁制回形针,然后使用单块环形磁铁去吸回形针,统计该磁铁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接着,将两块磁力相等的环形磁铁相吸,在同一高度和同一位置去吸回形针,再次统计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最后,分别测量三块和四块环形磁铁相吸之后,吸引的回形针数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统计的磁铁吸引的回形针数量,就是科学探究中的依据,通过对依据加以严密的分析,才能得到科学结论。由于环形磁铁在相吸后能够吸引更多回形针,因此可以认为,磁铁的磁力大小会发生变化,通过让两块磁铁的不同极相吸,能够增大其磁力。
科学探究重视证据的收集和分析,唯有全面收集探究依据,并对探究依据加以系统整理,才能真正得到科学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遵循这一原则,组织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在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展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并通过对问题、实践与探究的应用,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迪、激发与发展。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保障,而且能实现对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高效培养。
参考文献
[1]胡祥海.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名师在线,2019(26):46-47.
[2]林金全.略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24-25.
[3]黄华祺.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分析[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4):227+229.
[4]乌云斯琴.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潜力[J].学苑教育,2019(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