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成飞
重庆市梁平区双桂小学,重庆 梁平 405200
摘要:众所周知,伴随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断推进,大城市也出现了许多的留守儿童。这些城市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城市中父母双方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长期一般半年以上不能与其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人,他们因为受制于城乡户籍、经济、入学等各种因素,无法随心所欲的依据父母的工作安排而入学,而逐渐成为城区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特殊现象群体——城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家庭父母关系分离,城区地区留守务工儿童难以获得正常的家庭生活教育照顾、安全生产保护及接受教育培养,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过程当其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基于此,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基于“家校共育”模式下具体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帮助城区留守儿童解决教育问题。
关键词:家校共育;留守儿童;教育
前言: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确实没错。家长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交往方式、思维观念与行为举止,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学校以及家庭都密切关注的,就更需要家庭和学校进行配合,给予孩子一致的教育,帮助城区留守儿童走出在心理上产生应激性的不适,以及严重的心理畸形发展和一定行为失范。因此,就需要当地学校教师和父母双方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最新式的教育方式运用到留守儿童关爱策略之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1】。
一、信息技术教学,促进留守儿童学习
学业安全是我国城区地区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一项核心重要任务,学业安全问题因而逐渐成为我国城区地区留守少年儿童家庭关爱教育实践的重要关注点和焦点之一。纵观诸多影响因素,学习动机上的缺失无疑是许多导致中国留守儿童时期学业困难问题迅速产生的重要原因根源。基于家校共育的新视角,在学校文化教育学习中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能有效实现针对儿童天生学习动机的有效主动激发,在一定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其他的学业能力问题,实现儿童学业成绩有效提升【2】。
首先,学校部门应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学校信息化软硬件工程基础教育设施项目建设,使做好信息化体育教学项目实施与科研推进工作成为一种可能。
在坚持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适时、合理、有效地探索引进新式课堂教学,以新颖、先进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充分吸引广大留守少年儿童的自主学习力和注意力。其次,教师应积极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教学信息化课堂教学。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实现科学知识点及内容的快速多媒体化呈现与高效互动讲解,激发城区留守少年儿童们在学习上的兴趣,帮助其快速建立牢固的科学知识积累基础,获取其在学习上的成就感。拓展学生知识学习内容综合学习,加强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相互联系及综合应用,让城区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和看到知识学习的真正意义价值所在,进一步充分激发其在学习中的积极性。还可以将我国传统教育学习以学生听讲学习为主的活动形式向独立自主选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新型教育学习活动方式模型转变,逐步提高培养广大留守少年儿童的独立自主选择学习与自我生涯规划学习能力,强化自身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在新型教育学习活动形式中,体会学习知识享受学习快乐,学业成绩逐渐提高得以稳步上升。
二、运用微信监督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
随着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家校合作教育工作也逐渐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家校合作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微信这种新式的网络通信的方式也逐渐得到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的认可与广泛使用。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充分利用微信已经使得了家校合作教育交流更加高效、便捷,拉近了家校合作教育与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互联网所具有的灵活性与便捷性为我国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与有效尝试。因此,教师与家长可以利用微信等多媒体媒介监督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一个班级的总体教学水平也同样取决于班级气氛的活跃度。由此,家长应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共同参与微信班级共享交流平台,通过每周或每月固定展示优秀学生的作品或考试卷面,使学生增加班级责任感,进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凝聚力与活跃度。其次,对于个别情况特殊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在跟家长了解情况之后的基础上私下找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对班主任和父母的亲切关心,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们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于班主任的认识和信任度也得到了提高【3】。
三、结束语
关注和支持帮助更多城区留守少年儿童,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需要广大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学校信息网络技术综合优势,并且在家庭心理、学习、安全、道德各个环节层面深入关爱城区留守少年儿童,最大限度更好地有效弥补他们情感上的关怀和家庭教育上的缺失,才能有效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雪梅,赵可云.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v.28;No.207(07):33-38.
[2]谢莹尔,揭玉英.家校共育,静待花开[J].中国德育,2020,000(007):P.60-62.
[3]马建军.借助互联网+促进家校共育[J].甘肃教育,2019,625(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