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红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双华镇第一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33)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年龄尚小,身心处于发展阶段,但是缺乏父母的教育使得留守儿童在情感和社会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严重影响。留守儿童是影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性教育,让留守儿童能够受到家庭、政府、社会等部门的关注,消除留守儿童内心的负面情绪,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教育水平,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必须要积极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存在的问题,保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教育顺利开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教育;意义;实施原则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推广,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多,所谓的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外出打工而留下儿童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抚养长大,社会性行为是指在人们交流过程中,对他人行为或言语表现出自己的态度和反应,社会性行为包括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内心情感存在明显的问题,很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存在反社会行为的个性品质,对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1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问题
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明显的反社会行为特征,一方面是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性格非常孤僻,存在明显的逆反情绪、对抗情绪,长期缺乏良好的家庭管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出现各种负面变化。例如:小偷小摸、违反校规校纪、不服管教、放任自流等等。父母缺乏对留守儿童的道德引导,使得留守儿童道德发展出现明显偏差,还有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不良习惯和品行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之存在诸多问题,都与父母缺位的生活具有密切关联,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以及社会性发展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积极通过恰当的方式,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养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适应性的社会交往能力,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高社会适应性和自我把控能力。但是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中却出现很多非常严重的问题,例如,留守儿童心理会变得异常脆弱敏感、自卑、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以及性格养成。社会性行为发展不足,也会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社会交往困难。很难体现出主动交往的意愿,使得人际交往出现明显的攻击行为,阻碍其自身与社会正常融入。
2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教育的主要意义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社会性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积极接触社会适应社会,使得幼儿能够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社会性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不好,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受到严重局限。为此在社会性教育开展时,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给予正确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正常引导,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被社会发展所忽视,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通过社会性教育可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对社会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关注。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分析,给予适当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属于弱势群体,要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教育机构、社会等途径。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引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通过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帮助农村儿童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养成亲社会行为。
3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实施原则
3.1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教育必须要遵循保护与尊重留守儿童的原则
农村留守儿童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受到自我防御能力的影响,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出现明显的偏离,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足,造成社会的发展失去平衡。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教育必须从个体脆弱角度进行分析,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效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性教育需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表现出足够的接纳和关爱,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获得父母之外的精神补偿,从而弥补父母教育缺失的遗憾。
3.2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教育应该遵循个体适宜性原则
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具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对于社会发展水平要求也不相同,为此,需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针对性的管理,帮助农村留守个性化成长,首先要尊重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化差异,坚持个别化、差异化的教育原则,为每一位农村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3.3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教育必须遵循社区联动和因地制宜原则
在开展社会性教育时,需要促进社区和政府机构的支持,帮助留守儿童社会性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通过社区联动因地制宜的原则,能够保证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实现全面进步,促进资源环境制度有机结合,保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各种教育机构、家庭和社区联合起来也能形成教育发展全方位立体化成果。也能够通过资源互补的方式,来弥补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情感缺失,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与鼓励,从而帮助他们创造更好的社会性成长体验。
结语
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缺乏父母的关爱,其成长过程是显而易见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对社会认知能力比较差,缺乏对家人的依恋个性,品质存在明显偏差,如果早期社会化教育失败,就很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反社会人格,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为此应该积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教育,使他们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的童年,促进社会的快速,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弥补社会性发育的不足,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苏晋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社会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07)
[2] 金智雄.农村留守儿童管理与服务中的教育担当刍探[J]. 成才之路. 2020(18)
[3] 肖仁军,杨小华.农村留守儿童自残行为成因及生命教育对策[J]. 内蒙古教育. 2019(18)
[4] 彭美,戴斌荣.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04)
[5] 严建斌.浅谈如何有效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J]. 汉字文化. 2019(23)
[6] 贾治华,高祥群,李许亚.社会工作教育扶贫项目的实践与反思[J]. 中国社会工作.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