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峰
哈尔滨石油学院 150028
摘要:在社会的飞速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普及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新的视野,但是教育的优劣、教研的成果,近年来依旧备受关注,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就要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高等数学作为本科高校中很多专业的一个基本核心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十分有必要。如此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高等数学;分层次;大学教育
分层次教学,应该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对考核标准进行分层,针对不同的状况,有计划地安排相应的对策。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定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开展高等数学教学分层的基础之上,探索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本科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在各类本科高校中,高等数学作为许多专业的基础的核心课程,诸如在一些经济类 管理类学科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高等数学的挂科率比其他基础课程要高很多,这与学生的数学基础有很大的关系,面对基础不好的同学,教学难度相应也就增加了。一些同学不能很好的吸收老师所讲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老师所讲的话一知半解 ,最后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后果,但是一些同学能够紧跟老师的思路,课上认真听讲的同时认真完成作业,很好的吸收了老师所讲的内容,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文化素养。这就导致了一些参差不齐现象的发生,学生们之间的差距也就从此越来越大,学生们水平的差距给老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导致老师很难将知识点拓宽或者延伸,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也限制了一些同学的发展。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
1.分层次教学的前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成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所差异,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学习能力上也参差不齐,学生的数学基础更是人人不同,学校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尽可能的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个人都在分层次教育政策的实施下有所收获,不断进步。
2.分层次教学的难题
首先,众所周知,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他们上课都是教务系统提前安排好教室和老师,根据教师的空缺情况来安排是否上课,开展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在排课问题上很难做到统一,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数学基础,不同空课时间,要合理安排上课时间是应用分层次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其次,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就意味着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这样就会有优劣之分,数学基础好成绩高的同学自然就会分到优等生的行列,数学基础差的就会被分到相应差的行列,在考试上,不同层次等级的学生试卷的内容也可能会不同,可能会存在着等级低的同学试卷内容较简单,对于大学生而言,成绩积点是大家十分看重的,如果因为自己数学基础好,但是试卷的内容比其他同学的要难,因此没有得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分数,这样就会让很多学生感觉不公平,所以应该合理的处理有关成绩的问题,这无疑给老师们增加了教学的负担,也给老师们带来很多的挑战。
3.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分层次教学主要是指以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观的去接受教学活动,有针对性的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最后能够达到一个质的飞跃,更加有效的去学习高等数学这一门学科,在有限的时间里,在有效的教育资源下,充分发挥分层次教学的积极意义,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真正的学到有用的专业知识。
三.分层次教学的措施
1.对教学对象分层
应用高等数学教程分层次教学,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展开分层,由于其他课程的安排,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生尽量安排在一起,以便方便其他学生更好的安排课程,由于数学基础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同,分层次教学还要考虑学生的数学基础,新生可以根据高考成绩进行分班分层次教学,大二以上的学生可以展开一次水平测试,根据不同的分数,讲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班级。
2.在教学内容上分层次
在分层次教学的基础上,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复杂程度也应该展开分层。比如说,对于数学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同学,老师可以在展开基础教学的过程中相应的拓展一些深层次的内容,在扩大教学量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待知识有近一层面的了解,对待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老师应该采用 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接收与了解,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之上,有一些课下作业让学生思考,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待接受能力差的学生,首先要保证基础的课程的完成,相应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最简单,最基础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保证教学质量 。
3.在考核标准上分层次
对于学生一个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最好的方式就是考试。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要采取分层考试的手段,在考核上要按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来记录学生的成绩。比如说在期末试卷的命题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期末试卷的设计要符合教学大纲,可以相应的加一些与学生专业有关的题目。合理的安排难题,中等难题,简单题的占比程度。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让每一个等级的同学在学到知识的前提下都能拿到自己满意的分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让同学们有根据,有目标的学习。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针对分层次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采取相应的方案巧妙的解决。教师要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合理接受,力求做到让每一位学生有所收获,对高数的基本知识牢牢掌握,争取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探索,能够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1]王淑娟.普通高校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的探讨[J].考试与评价,2019(08):148.
[2]曾秀云.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改初探[J].科技经济市场,2019(05):140-142.
[3]杨善兵,陈万勇.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1):135-136.
[4]马永梅.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探讨[J].巢湖学院学报,2012,14(03):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