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华
浙江省温州市绣山中学
【摘要】听说课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本文分析了当下听说课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外研社教材,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一、初中听说课的现状
从学生“学”的角度说,较长听力理解,特别是多个话轮的对话和文段,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障碍。所以听力训练比其他训练对大脑短时记忆挑战更大,学生的焦虑感会更大。其次,在听力教学中,部分学生只是为了答案去听只言片语,没有做到真正的听力语篇理解。所以在低水平的听选择图片能够得分,在听较长对话选择和听后的推理题上失分较多。教师的听力教学理念也使得学生丧失了对主题内容的热情和好奇心。这样浅层次的听力学习是背离学科素养的精神的,导致学生综合理解能力陷入瓶颈。
从老师“教”的角度分析,听说训练低效表现在:1.教材文本碎片化。由于受语篇限制和时间限制,听力语篇有时缺乏完整背景;趣味性,时效性,文化性不够。2. 听力教学模式化。机械化的听说活动占据课堂时间,剥夺了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3. 活动设置浅层化。有些题目设置不用听力,就可以根据经验和生活常识推测出答案。
二、听说课实践
下面笔者结合一节听说整合课例,分析在听说教学中,如何运用听记策略,培养学习策略,框架意识,在整体语篇理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出自外研社(New Standard)八年级上册M7 U1 Alice was sitting with her sister by the river 的一堂听说课。本模块话题是a famous story. 听力材料分为两个语篇。外研社第一课时listening and vocabulary包含exercise2听力小语篇(66词)和exercise 3 听力大语篇(8个话轮)。小听力是童话简述,介绍爱丽丝漫游奇境故事梗概;第二篇来自英国的Tony询问中国的Lingling 关于小说爱丽丝漫游奇境的细节问题。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乐于表达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初步学习了过去式(did)描述过去事件(past things),但是还不能在口语中自如自觉准确适用。学生对爱丽丝漫游奇境故事情节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人物的也会是名称和具体细节不熟悉。学生虽然有听力笔记习惯,但是对于速记的方式和符号还不熟悉。学生对复述童话故事或展示反馈活动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语言知识:会认读写fall, follow, hole ,ground ,twice 等词。
语言技能:通过note-taking,学生能够听懂含过去进行时的童话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和主要事件。通过note-taking,图片等学生能够复述童话故事。
思维品质:能够从逻辑词推测听力情节发展;客观思考理性评价爱丽丝的行为。
文化意识:了解英国和中国名著故事,从中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和文化价值的不同。
学习能力:使用交际策略,小组合作;用情感策略能够与故事中的人物共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培养移情能力。
(四)教学过程
Step 1 Before-listening
(1)看图猜测 引入话题
教师呈现小说的封面,引导全班同学观察插图中的环境,女孩和兔子,然后学生小组讨论,尝试用过去式did 谈论小说封面的内容,在情境中引出本课主题。通过图片呈现人物头像,会读人物main characters名字。
(2)头脑风暴 为note-taking准备
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Alice and Rabbit等其余图片, 头脑风暴,猜测人物关系以及当时他们正在做什么。然后在情境中呈现词块,让学生体验was/were doing用法, 为听力扫除语言障碍,为note-taking准备。
[设计意图]
学习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王蔷,2015)。预测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探索精神的体现。猜测活动设置是有信息沟(information gap)的,充满想象力,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意愿和热情,为接下来听力笔记做准备。同时,课开始学生明确听力的目的,扫除听力语言障碍,减少了听力学习的焦虑感。
Step 2 While-listening
外研社第一课时listening and vocabulary包含2个听力语篇:exercise2听力小语篇(66词)和exercise 3 听力大语篇(8个话轮)
(1)The 1st listening for exercise 2:
Note-taking1第一次录音,理解大意,搭建框架,故事排序。学生在原来的语言基础和故事背景下,第一次听音,根据实际情况初步记录动词词块 。(图五)
(2)The 2nd listening exercise 2:
Notetaking2第二次听音,教师在黑板做速记范本,听后师生补充细节。
(3)Reflecting常规拓展,提高语言技能: 为了达成以听促说的目标,教师设计了filling the gap半控制性听力语篇,然后当学生熟练使用目标语之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根据自己的速记笔记,进行介绍 brief introduction of Alice in wonderland,可补充细节,润色故事,学生们踊跃发言。 此设计为接下来的exercise 3 听力做准备。
Listening for exercise 3
(4)听前---确立语篇文体,构建note-taking的框架
教师告诉学生exercise 3 听力语篇的主题是Tony 与Lingling 一问一答式的情境对话。依据对话的文体,可以确定note-taking 的框架为分析性框架。抓住Tony的问题关键词,就可以理顺大听力的整体语篇主题了。
(5)第一遍听----听并记录Tony的问题关键词 1.
What is the book about? 2.
Why was the rabbit running? 3.
Where was it going? 然后从后两个问题,教师引导到学生用was/were doing 描述人物行动,检测复习。
(6)第二遍听---听速记,补充细节,获取最大化的听力信息
在exercise2 语篇笔记基础上,要求学生再次注重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关键信息;做好逻辑词信号词连词等的记录。学生可以构建语篇结构。若个别学生觉得有困难,可以参考exercise2 的短语来完成归纳和总结。完成后同伴间分享交流,回归原文,红笔标出未获取的信息。
(下划线字体是在exercise2小听力的基础上补充细节完成exercise 3大听力成果)
Alice in wonderland is an English story. It is about a girl called Alice in wonderland . There she meets strange people and animals.
Step 3 After-listening
听后的活动既要有听力策略巩固,语言技能的提高,又要有创造力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表演欲望,探究心理等需求。组员可以跟自己的实际水平,现有资源,兴趣爱好特长,就本堂课的听说内容进行展示,形式不限。孩子们表现积极,有的当“quick questioner”: I have some questions: why was Alice not afraid of meeting strange people and animals? 有的同学提出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物并分析: I am character captain. I think Queen of Heart is bad and cruel. She doesn’t care about others.有的同学分析精彩的语句 I am a passage picker: I like the sentence ....有些组员能根据自己Note taking 完成精彩的绘本演绎;:还有同桌合作描述中国传统故事。两人讨论,一位学生代表速记notes(观点),一位学生代表发言; 还有些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主题探究活动,手绘海报,班级展览。探究学习形式多样,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意义。
最后老师提出2个启发性的问题结束课堂。
1. Did Tony already know the book before he asked these questions?
2. If you are Alice, will you follow the strange rabbit?
Yes, he did. The story is so famous that everyone in Britain knows the story.
Be curious and be brave to find out the truth. (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并勇敢的寻求真理。)
[设计说明]
信息记录整合转换语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前面的铺垫,不管是单词呈现和速记笔记都是了更好的输出。语言是需要实践运用的,来检验听力的效果。听后的主题拓展反馈和探究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听力语篇内容的理解,还能有让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读后思考题让学生能够与故事的人物共情,在欣赏主人公品格的时候同时培养了移情能力,体现了英语教学的人文性的要求。
三、结语
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听说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主动预测,利用note-taking获取表层信息,关注整体理解,也能参考note-taking合理推论事情的前因后果。听后环节的主题式活动,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实现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做好准备。这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
但在尝试教学的初期,当学生遇上信息量大的多话轮的听力语篇时,需要教师通过引入分类策略或训练符号策略来减轻听力过程中的认知加工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