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发表时间:2020/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4期   作者:丁洪梅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影响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各级教育教学关注的热点话题,
        丁洪梅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  255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影响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各级教育教学关注的热点话题,课堂教学不再只是一味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注重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以此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然而,纵观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课堂教学体系依然不够完善,致使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学始终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学生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对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鼓励学生对知识提出质疑,并对其个性化的表达和了解方法给予赞赏,以此真正实现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部门明确提出要积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其创新意识与能力。在此背景下,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有未的变革,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最重要的事。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从优化课堂教学理念着手,紧抓理想和道德教育,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以此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做到脚踏实地、积极改革、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以此不断提升教学实效性,为祖国培育出更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下,笔者就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展开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性策略。
一、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非常重要的前提[1]。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间的关系并不平等,教师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控制着和评判者,其是知识的权威,因此课堂活动完全由教师支配、控制。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许多全新的教学思想被提出了出来,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倡多样化、自主化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积极建立与学生的多维度、多层面的沟通关系。在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意识、以及行为等均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要给予其表达情感与施展才华的机会。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消极的服从者,应该是主动、积极的探索者,其能够在不断探索知识与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遵循“以学生为本”这一原则,积极树立良好的教学观念,和学生开展情感交流,以此构建尊重、平等、和谐及发展的良好师生关系,建立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
二、巧妙设置疑问,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而言,其实际上为设疑、质疑、结疑的过程。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教材,有效设置问题,从而能够提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要确保提出的问题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给人启迪、令人深思,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较强的探索价值,以此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放在首要位置上的永远为自主思考与判断能力的培养,并非获取知识。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重力加速度这一理论的提出以及万有引力的发现等,这些无一不是对现有概念提出质疑,从而重新获得的。所以,教师要在具体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问并引导学生对此展开讨论,鼓励其积极质疑,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习[2]。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教材中关于“保护自己”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教师则应该尽量向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如:“家长与教师的监护无法时常陪伴,当自己一个人独处时受到不法分子的侵犯,如被人殴打、被人敲诈、被人欺凌等,应该如何做才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呢?”对此,学生众说纷纭,一些学生认为应该反抗逃跑、一些学认为应该大声呼救,一些学生认为应该留证据报警。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互相阐述者自己的观点,且能够对不同的意见提出质疑,以此使其思维碰撞出火花,极大的提升了其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以及创新性,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在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带动下,将投影、录音、视频、课件等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已在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3]。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情境性、生动性以及直观性,可以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极大的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吸引力以及说服力,可以促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构建使学生思维逐步深入、层层展开的教学情境,从而有助于强化学生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技术自主搜集学习素材、整理素材以及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让学生能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教材中关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其借助网络技术自主搜集相关学习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以此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提升其表达能力。当学生需要演讲时,其便会对材料内容展开思考,以此有助于增强其创新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情况,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全部学生均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积极引导学生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个性化的想法,增强其创新意识,从而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只是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这并不利于提升学生法律意识与道德水平。对此,需要教师充分意识到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意义,构建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巧妙设置疑问,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其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长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45-246.
[2]陈秋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48.
[3]郑翔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J].亚太教育,2019(08):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