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玲
凉山州 宁南县 宁南县第二幼儿园
“摘要”2015年,国家教育厅聚焦大小凉山彝区教育发展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彝区学前教育,为了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开始在凉山州大力推行“一村一幼”。截至2016年6月底,全凉山州已开办“一村一幼”幼教点2319个,其中,彝区十县幼教点共1776个,设立班级2930个,总共招收幼儿95949人,选聘辅导员5805人,计划到2018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一村一幼”惠民工程推进速度快,两年多的时间内实现了偏远彝区学前教育从“无”到“有”的壮举,但从“无”到“有”,再从“有”到“质”的提升,关键还在教师。在深入到幼教点开展前期摸底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一村一幼”教师的知识水平普遍偏低,教育专业人员普遍偏少,学前教育知识掌握少等现实问题,师资问题成为最为突出的难题。我园以实践作为研究起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计划—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不断探索、创新“一村一幼”教师培训方式。
“关键词”彝族地区;一村一幼;有效培训;实践策略
一、“一村一幼”学前教育现状分析
(一)校舍简陋,教学设备不健全
“一村一幼”计划自实施以来,许多地方办学条件比较简陋,没有流水洗手设备,没有保温桶等饮水设备,没有达到一人一巾一杯等最基本的办园条件,有的幼儿园连幼儿活动的基本场所都不能满足,连一块干净的水泥地的没有,更不必奢谈有足够的教玩具和图书;有的乡镇为了减少投资,公办幼儿园设置数量不足,园所不独立,与小学混杂现象严重,我园结对帮扶的白鹤滩片区“一村一幼”都是与小学混为一起,孩子们听着小学的铃声上下课,吃着和小学孩子一样的伙食,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造成管理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安全责任不明确等现象。
(二)师资匮乏,教师素质不高
面对严重缺口的教师问题,“一村一幼”在聘请教师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筛选,加上凉山地处边远山区,村幼教师没有正式的编制,拿着微薄的工资,许多村幼的教师都是由当地一些待业的人担当,大多只有高中、初中文化,一人同时担任教师及保育员的工作。这就导致教师的结构不合理,配备不足,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学历低、缺乏教师资格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个人专业素质较差,不能有效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不能以良好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二、示范引领,终身学习,探索适宜、系统的培训策略
我园作为宁南县“一村一幼教师培训基地”之一,帮教点都在偏远的彝区,包括倮格、跑马、白鹤滩、骑骡沟四个乡镇,共计“一村一幼”幼教点32个,“一村一幼”教师53名。期初,我们对所有“一村一幼”教师进行情况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情况调查表等,通过分析掌握教师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对个别典型的教师进行深入地观察分析,对个案进行跟踪记录,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测量法、案例研究法,设计“一村一幼”辅导员需求的培训方案,构建终身培训体系。期末,我们要求“一村一幼”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进行总结,撰写教学反思,个案分析、成长故事,学会分析教学中的行为,改进自身教育策略。根据回顾、反思、总结反馈,将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 师德培训,转变教育观念
优良师德是“一村一幼”教师的首要从业条件,因此进行师德师风培训是促进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呵护幼儿,激发教师热爱幼教事业的必要途径。我园开展“师德师风”专项培训,改变以往枯燥的道德说教,通过实际案例、视屏故事、相关电影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肩负的使命,激发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幼儿的尊重和爱护,弘扬有爱心、有耐心、有童心、有责任心的奉献精神。开展“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比赛,收集教师工作中爱岗敬业,关爱幼儿,敬业奉献的真实故事,进行征文评选,引领教师关注自身师德建设,发掘自己品德中的优点,感受与幼儿之间的亲密情感,让教师意识到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专门的政治课题,而应该落实在每天 的日常工作中,是与幼儿相处的点点滴滴。
2.各司其职,提升专业技能
我园成立专业技能培训小组,选拔幼儿园骨干教师,开设“周末加油站”,针对幼儿园五大领域,从舞蹈、绘画、琴法、声乐、讲故事、优质课六个方面,打造相应的功能室,每期制定学习计划,每周开放培训班,整合学习资源,带领村幼教师一起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3.来园跟班,共享有益经验
部分“一村一幼”教师从来没有过在幼儿园工作的经历,对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不清楚、不熟悉;对班级常规培养和管理缺乏技巧。我园通过“开放星期五”,参加幼儿园大型活动,如:文艺演出、亲子运动会、中华经典诵读、节日主题活动等,向“一村一幼”教师开放,接待“一村一幼”教师来园看课、跟班。“一村一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所要跟班的班级,并在跟班记录表上做好记录,在跟班结束后与所跟班级的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工作中的优点和有益经验。
三、积极探索,深入推进学前学普工作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对凉山州全面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落实教育扶贫、帮助我们凉山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为促进辅导员的普通话教学实践,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教学研究的开展,我园积极配合北京技术保障公司专家团队组织开展辅导员集中培训和实地调研。
教育滞后是大凉山贫困代际相传的重要原因,而“一村一幼”,能够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从根本上实现教育扶贫。教育扶贫能让教育振兴,而教育振兴能让知识飞跃大山之巅,让凉山从贫困落后走向繁荣昌盛,实现古老民族的腾飞梦。通过教师有效培训,能让“一村一幼”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保教质量,让彝族地区的幼儿享受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针对“一村一幼”实施过程中突出的师资问题,能够对“一村一幼”教师的职后培训、专业化发展起到积极帮助,增加“一村一幼”教师职后培训的有效经验,创新培训模式,推动彝族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静.《我州狠抓“一村一幼”教材编写》 [N] 凉山日报(汉)2016年8月21日 第A01版
[2]唐潇 .《我州“一村一哦”建设效果初现》 [N]凉山日报(汉)2016年8月21日 第A01版
[3]付悦.《确保“两个到位”打造“一村一幼”升级版》 [N] 乐山日报 2016年1月6日 第001版
[4]曲木伍各,马庆霜, 阿牛木支. 凉山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西南大学学报[J]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