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待优生”的转化

发表时间:2020/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4期   作者:郭宏艳
[导读]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受表扬多一些,被人认同感,
        郭宏艳
        重庆市万州区南京小学
        摘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受表扬多一些,被人认同感,成功感容易满足,往往容易取得成绩;有的受批评多一些,特别是部分缺点多的学生,不管在家里还是学校,可以说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转化工作就难做了。对于这一批学生的转化管理,可以说是班级,甚至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技术技巧去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从品质、人格、自我管理、学习素质等诸多方面调整转化,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这项工作,需要一整套系统、连贯、长期的操作,才能彻底奏效。
        关键词:待优生  转化  爱心  自尊心  表扬和认同

        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农夫伐倒一棵大树,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座小木屋。他打量了一番,心想:把这剩下的树根劈成柴,要费多少功夫哇!于是就将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如获至宝,他小心地把根带回家,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根雕艺术品。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农夫厌弃它、瞧不起它,树根就只能是一件废品;而雕塑家喜爱它、关心它、发掘它的潜力,它又变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了。我们的育人工作不正是如此吗?任何学生的本质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雕塑的,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对于待优生的教育应植根于爱,看重他们,不鄙弃他们,尊重他们,加倍的热爱他们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在日常的工作和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待优生的转化问题,对待优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得到几点浅显认识。
一、待优生的成因
(一)逆反心理型
        这类学生往往从小就受到家庭专断式的教育。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就受到家长的训斥打骂,久而久之,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对这样的学生,若没有足够的关心,就可能使他产生抵触心理,以致仇视父母,与老师作对,甚至于在同学身上报复。
        (二) 孤僻冷漠型
        这些学生从小受到冷落,或外界过多的批评,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看看别人什么都行而自己却一切都不行。于是,引起情绪不稳定或忧郁,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班集体的任何活动都不愿意参加,集体荣誉似乎也与他无关。
(三)意志薄弱型
        挫折承受力差,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一批评就泄气,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于是,他们就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久而久之,惰性逐渐抑制了上进心。
(四)自由散漫型
        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
        二、转化的策略。
(一)爱心是教育的关键。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始终坚持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待优生。其实建立小组的目的是“沟通”,为了使他们有个交流的机会和场合,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上 。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待优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可怎样让待优生感受到老师关心他们呢?我班的蔡某某同学,刚开学时曾一度与同学关系紧张,言语伤人,甚至动手动脚,而且得理不饶人,得寸进尺。而每次同学指责他的不是,他却总是恶人先告状,专说别人的不是。同样的情形重复了几次,于是,我决定用真诚来接近他、感化他。接下来,我有意识地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问寒问暖。

一次,他精神不振地伏在桌上,我走过去询问,得知他肚子疼得厉害,刚好校医不在,我倒了杯热水给他喝,并提出送他去医院,他摇头拒绝了,但我能读到他眼睛里流露出的感激之情。终于,我的真诚感动了他,他变得喜欢与老师接近了,言语、行为变得规范了。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教育他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小学生,委任他做班干部,他欣然应允。从此,一个崭新的他展现在了同学和老师面前。
安排座位,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课堂提问,激励待优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是成功教育待优生的关键。
        (二)欣赏是教育的保证。
马卡连柯指出:“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人对前途的希望”,自尊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的。只有把学生当朋友,他才能敞开心扉说真话实话,老师才能真正知道他是什么“病”,给他开一剂“良药”。在我的班里有一名小张的学生,他生性好玩、调皮,对学习根本没有什么兴趣,不是睡觉,就是逃学到校外上网玩游戏,有一次,他趁上厕所的机会逃到网吧,把身上的钱花光了,没有办法回校,我带着学生在街上找了三天才找到,以前教过他的老师都说;“哎,这个学生呀,学习不好,纪律不好,上课东张西望,不说话,就睡觉,课下与同学打架,欺侮小同学……”我听了微微一笑,决定来寻找他的优点和闪光点。一次学校整理花园,除杂草,当劳动结束时,同学们都走了,剩下几堆杂草,当我去检查时,远远地看到一个同学一个人在搬运剩下的几堆杂草,我走近一看,原来正是小张同学,我就和他一道把所有的杂草运走,回到班上,在总结这次劳动的时候,我在全班表扬了他,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表扬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就像阳光照耀每一个人的心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的:“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从此,他进步了。由此可见,转变待优生,发掘“闪光点”是一条途径。
   (三)耐心是教育的前提。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待优生的转化工作,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待优生在前进的过程中出现反复,甚至倒退现象,都是不足为奇的。况且,客观环境的诸多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因此,我们做工作时不能急于求成,不要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对于出现反复的待优生,仍要尊重、信赖。对他们犯的错误不埋怨,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要抓反复,还要反复抓下去,千方百计去做更为细致的工作,直到待优生彻底转变为止。我们班的熊宇同学小时候身体不好,做过几次大手术,至今都还有过敏性哮喘,所以家长对孩子特别溺爱。这对其影响比较大。再加上他本身学习基础不是很扎实,使其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 他还比较偷懒、撒谎,致使学习上和班级水平拉开了很大的距离。首先我从关心他的生活作为突破口,利用课余时间跟他聊聊天,问问他的生活情况。同时,也经常谈谈他的学习,作业中的疑难地方,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使他感受到我们之间融洽是关系,没有隔阂。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在上课时,让他体会到老师对他的期望和关心。课堂上,我经常鼓励他大胆发言,说错了没关系。,只要敢说就是胜利,这充分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让他有一种学习的愿望。当然,对他不足之处也要进行适当的批评指出。当发现他作业马虎,我趁人比较少的中午,把他叫到一边,先对他近段时间的进步加以表扬,在气氛比较好的时候,把他的作业打开,然后把一本做得比较好的作业放在他的面前,他的脸红了。从此作业认真多了。
        总之,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只有教师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对待优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待优生的转化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