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林 徐坚 顾学聪
(玉溪体育运动学校,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新时代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颁布了一系列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法规性文件,规范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订和编写符合运动员文化教育特点的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质量评价体系和教材等;学校管理、教练和教师相互协调配合,才能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促进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
1前言
新时代中国体育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是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中予以解决的重要问题。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育对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文化教育的必要重要性
2.1全面提高人文素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需要。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决不能为培养10%左右的优秀运动员,就牺牲掉90%孩子的文化教育!” 由于竞技体育的规律和特点,青少年运动员需要系统的运动训练和竞赛,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教育,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因受到运动伤病的困扰而影响退役后的生活,甚至面临择业难、就业难的问题。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不仅仅表现为竞技赛场上取得优胜,还应体现在竞技体育的主体——运动员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切实保障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权益和切身利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体育领域的具体体现,符合青少年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和心理特点。
2.2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成绩是我们追逐的目标,起到展示本地区窗口的作用。但是,目前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了改变这种困境,2010 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三个主要政策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和《关于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进行运动员文化水平测试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学校定位及其培养任务、教体行政部门合作、学校办学资质以及中小联合办学的要求、学训协同、课程、教练和教师规范、招生和保障等方面,均对新时期的学训矛盾以及运动员培养模式的革新做出了明确规定,有利于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2.3竞技能力
竞技能力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参赛能力。随着现代体育科技的迅速发展,运动训练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尤为重要。随着对青少年运动员对文化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对动作技术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运动技能;科学合理的训练,提高效率。尤其在竞赛中心理上保持从容镇定,正确判断对手实力,领会教练意图,合理控制比赛节奏,从而完全或超水平发挥,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同时,良好的文化素质可以使青少年运动员正确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从而采用积极的方式来缓解训练和竞赛后的身体疲劳,主动促进机体恢复。
3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3.1文化素质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据调查,部分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基础差、底子薄,学习成绩上不去,对体育感兴趣,才从事竞技体育训练。
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在学习文化过程中表现得比较散漫,积极性不高,对文化课的学习不够重视,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课堂上有时表现出一定的抵触情绪,不配合任课教师,甚至有些运动员扰乱课堂纪律,影响学习效果,而且对学校管理方面也造成很大的困难。
3.2学训矛盾
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学训矛盾是在举国体制下难以调和的矛盾。第一,对文化教育应有的重要地位得不到保证,由于运动员的主要任务是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两者发生冲突时以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为主,例如青少年运动员外出集训、大赛前都保证不了文化教育的学习,教练员、运动员甚至是学校对文化教育也无能为力。第二,运动员周期性训练规律与文化教育之间的矛盾,文化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对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较强,而且使用的教材是全日制中学教材,教学内容多,无体育专业义务教育教材及课程标准,青少年运动员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既要完成训练任务,又要完成学科课程内容,大大影响了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阻碍了运动员青少年个人文化素质的提升。第三,以运动竞赛成绩判定运动员是否优秀,甚至是退役安置的主要标准,使得运动员在学训选择上,自然倾向于训练,而忽略文化教育,从而导致其在学习自觉性的缺乏,文化成绩也很难得到提高。
4文化教育措施
4.1思想教育
新时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思想教育,首先对青少年运动员在思想上进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指导青少年运动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再学会学习。通过榜样的力量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思想教育,使青少年运动员的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主动投入到文化学习之中。其次,教练对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成绩与教练息息相关,运动训练成绩直接影响运动员的前途,青少年运动员不同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教师对文化课学习很难管理,再加上有些运动员对教师的质疑与不信任,对教师的反感,致使不愿意听课、学习,本来很少的学习时间也没有把握住。教师普遍觉得运动员对教练的信服力远远大于教师,而教练忙于自己平时的训练,虽然也会叮嘱学生学习文化课,但并没有切实狠抓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学生接触到教师也只限于课堂上,这也让教师很苦恼,面对运动员,他们有时是想管却管不了。
教练员和教师是体教结合最有利的保证,教师应去看看运动员的训练情况,了解训练场上的拼搏精神,教练到教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相互交流,齐抓共管,有利于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改善和提高。
4.2创新教学方法
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时间紧、任务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运动员在有限的时间掌握知识,讲究时间效率,保证学习和运动训练两不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5结论
教体行政部门能够真正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指导意见》狠抓和落实,增加办学经费的投入及文化教学设施的建设,同时学校、教练员、老师相互配合,优化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环境,改变现阶段文化课的教学现状,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才能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延东 在全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Z].中国体育报.2012年7月
[2] http://sports.sina.com.cn.中国体育报业总社.2010年08月05日
[3] 李致富 制度约束与激励下的我国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育[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28卷第12期:112日第 001版
[4] 张莉清. 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法规发展历程[J] 青少年体育.2014年2月刊(总第 10 期):25
[5]辛靓.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当代体育科技.2 0 1 3 年(第 3 卷)第 3 6 期.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