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丽蓉
四川省剑阁县白龙中学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我认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更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和风细雨的德育教育。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学科渗透,巧妙地融生命意识教育、谦虚上进教育、责任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环保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德育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德育教学情景。首先创设德育情境中的问题要与所学的知识本身有关联,创设的德育情景要为教学服务。其次创设的德育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有一定的探究意义,让学生在探究学习情境下,经过趣味盎然的探究过程获得知识,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并获得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伟大作家、诗人不胜枚举,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搜集与他们有关的素材,引导学生在小组或班级中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体会诗人、作家的伟大人格魅力,并激发他们向诗人、作家学习的志向。新时代,新气象,德育也应该有自己的新鲜度。语文中的德育渗透要寓德育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同时德育也要针对社会关注的德育热点问题,使德育常说常新,与时俱进。
树立“大语文”观,扩大德育空间。《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学习机会。而德育的内容也十分宽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把德育落到实处。
立足文本,设计德育目标。德育是一种精神品质的教育,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的精神思潮下,人们的心态十分浮躁。如果老师还是依靠说套话,带高帽,这样的德育根本无法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无法引起学生的思索,至多就是一股吹过耳旁的风。所以,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应该立足文本,设计目标,让德育有根可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选编的教材,丰富地包含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哲理性的启发,既有文学性又有思想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这一特点,注重对教学内容中情感、态度、价值教学目标的设计,那么我们的德育就不会只是一句空话。
在语文教学中小到一个词语感情色彩的教学,大到一篇文章的主题教学,其中都渗透着德育教育的内容,我们不妨在教学中随时有意渗透,立足文本,通过品词析句,推敲品味,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德育教育的滋润,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在德育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探讨、研究,自觉感知,从而达到较好落实德育目标的目的,切忌将德育目标强硬灌输,将一堂原本生机勃勃的语文课蜕变成政治教育课或思想教育课。
精心备课,找准德育渗透的着力点,长期坚持。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专研教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教材,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如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等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否则,生拉硬扯、牵强附会不仅达不到效果,只会让学生反感。同时要想让德育教育真正的达到效果,不流于形式化,就需要广大教师长期坚持,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语言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首先要做到科学。科学就是要使方法合乎教材内容的特点,合乎教学及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正面引导,积极启发,长期培养。合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就要因材施教,坚持“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所以,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方法,必须合乎这些科学性的规范。
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感教育。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而当前,责任感教育已经成为中学生德育教育中最薄弱的地方,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中学生自身的发展的角度考虑,都要对中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如果学生缺乏责任感,就难以担负起时代、国家赋予的重任,而责任感的培养起重要作用的正是学校的教育。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出现了话不由衷、不负责任的言行,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语文学科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元素,而且应该成为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载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担负起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艰巨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自然和谐地落实德育教育,将德育内容贯穿于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去,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愿我们所有初中语文老师都能在新形势的大语文背景下带着一颗执著的心谱写崭新的一页,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