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
湖北省潜江市竹根滩镇初级中学 433131
摘要: 在初中阶段开展名著阅读分享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通过阅读分享能够增强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笔者认为名著阅读后的读后分享课是引领学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比较浸染的欣赏课。因此,读后分享课也能小步轻迈地将学生带进文学经典的风景优胜处,体验语言文字带来的自由和想象之妙。现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学生读完整本书后的名著阅读分享课教学策略,期许能与有同样追求的老师产生共鸣,带来更多奇思妙想。
关键词:名著阅读 分享课 教学策略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超越时代,具有永恒的艺 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文教育功能。名著丰富的精神魅力,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阅读文学名著是传承优秀民族精神,启迪和发展心智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构建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与舞台,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功喜悦。如举办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读书笔记展览会等。让学生从中了解其他同学的读书方式、写作技法,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反驳别人的观点,从而感受到阅读的快乐。笔者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介绍以下几种做法。
一、抢答,梳理人物关系
教师通过设置与整本书人物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抢答的环节,以此疏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小结评分,激发学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反复阅读文本后设计出高质量的阅读相关问题,并对名著的有关章节进行品味揣摩,品评欣赏名著中有个性、有特色的表达艺术。
二、概述,打通全书内容
通过小组同学概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的内容来打通全书内容。名著阅读分享课不是故事情节的简单复述,不是人物形象的“你说说,我说说”,而是要在“已知”中发现“未知”,从而再走向更具个性化解读的“已知”。 这一过程,是对名著精读、深读,读出精髓、读出创见的过程。
三、成果汇报展示
阅读完一本名著,就像体验了一趟奇趣丰富的旅行,旅行之后的回望与感悟是对体验过程的提炼与升华、甄别与积淀。所以,设计阅读分享课时可设计一些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交流的环节,让情感自由碰撞,让心灵直接对话。同时,教师要善于释疑点拨、激励,不断点燃学生的自信引线,扣击学生的心灵门户。让学生在获得对名著更深层次理解的同时,精神得到提升,思维得到发展,语言得到演练。
因此,在阅读成果汇报展示时,学生可以在老师的组织下,以先小组后班级的方式分享汇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其他同学可以参与讨论,提出质疑,共同分享,不断推进阅读的深入。
(一)手抄报展示解说环节
课前可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办报的形式针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展“名著阅读·制作小报”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渠道获取文字信息,收集归纳整理的能力。
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其阅读品质及编辑文字的综合能力,上汇报课时可随机挑选几位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设计手抄报的意图和寓意。以此检测学生对作品内化的程度。
(二)精彩读书笔记朗读分享环节
读书笔记法是深化阅读、读写结合的一种阅读方法。常用的读书笔记方式有摘抄、批注、读后感等,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将精彩语段、名言妙语、谚谣典故等进行分类摘抄;也可以将名著的内容、要点、基本情节等进行归纳缩写;亦可以写下自己阅读名著的感想、收获、疑问和评价;还可以写书评、专题评论等。读书笔记法的各种方法很少孤立使用,往往是互相交叉、同时使用的。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朗读分享环节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并推选优秀作品,作品主人向全班同学朗读分享自己的摘抄片段,进行朗读和赏析点评,谈自己的摘抄的原因和从中获得的感悟。运用此法,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既把书读深读透,又能提高写作水平和赏析水平。
(三)课本剧表演、展评环节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的兴趣,教师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排练表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中的相关经典情节,在分享课的课本剧表演展评环节时,小组同学分别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小组准备的名著片段改编的课本剧,班上同学对小演员的表演进行点评。
(四)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荐环节
大多数文学名著往往因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及名著本身的时代背景差异,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远,学生一时半会钻不进去,但直观、形象的影视片却很受他们喜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国外名著,故事发生的年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再加上学生对外国的文化比较陌生,阅读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视剧片段,将学生带到异域国度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之后,向学生展示电视剧剧照,并推荐同学们看电视剧的同时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进行对比阅读,加深理解。这样不仅激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而且在影视作品观看中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明辨是非,完善人格。
当然,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培养兴趣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像我们熟知的保尔·柯察金,这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主人公,生活在社会底层,经常受欺负,还饱受饥饿和死亡的压迫。但他不屈服于现状,不屈服于当时的社会地位,更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他敢于挑战世界的不公平,更敢于不懈努力,希望改变自己和像他一样受苦的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 保尔的一生是平凡的却又是不平凡的,他的一生都在挑战这世间所有的不公平,挑战改变自己和受苦群众们的命运,挑战自己的身体存在的障碍。他用子弹一天天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并且在冰冷泥泞的泥路上饱受寒冷和饥饿。他挣扎着努力去远离死亡,尽管他痛苦地躺在病床上受尽折磨也毫不在乎。他的眼睛失明后,只希望听到母亲的声音,但母亲却变成了一堆黄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专注于人类的精神财富。保尔是正直的,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就想出去教训这个城市里的无赖。保尔很聪明,在监狱里他很容易让愚蠢的敌人上当; 保尔很勇敢,他刚刚加入军队,便首当其冲,奋勇杀敌;保尔很坚强,在头部严重烧伤之后他仍坚持斗争,最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保尔刻苦钻研,顽强乐观的精神、不怕挫折失败、勤奋进取的精神。失败时,学学保尔分析原因,一鼓作气,从头再来。成功时,学学保尔认真谨慎,继续努力。
名著阅读最简单的是“读”,最不容易做到的也是“读”。说它简单是因为阅读是以捧起书来默读为主,不拘时日、不限地点。说它难是因为如果没有主动阅读的能动性,没有阅读的喜好和习惯,即便身处书山文海之中,也犹如与文字之间隔着千山万水,心灵无法真正触摸到哪怕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句子的温度。
因此,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期待,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习惯,语文课堂仍然是主阵地。上好名著导读课,追求名著导读课的完整性、丰富性,学生方能有始有终地将经典读完、读透、读精,才能吸引学生从更多角度发现经典,在经典中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