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莉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乐平镇第二初级中学0453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和外国文化的负面影响,模糊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自控力、自制力的缺失和校园暴力、欺凌事件的不断发生,始终危害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推动生命健康知识的相关教育工作刻不容缓。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生活质量,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大以生命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力度。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探讨
引言
生命教育,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树立起“生命可贵”的意识,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其他人的生命。然而,生活中不止有美好的一面,其中许多威胁学生身心的负面因素也在悄然滋生。除了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和言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缺失,都会导致学生对生命安全问题的不重视,进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生命教育已经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把生命意识在人生中的作用贯彻始终。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命教育是注重指引学生进行关于生命价值和意义教育的重要形式,目的是促使学生深刻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学生身处学校、家庭、社会参与学习,生命教育涵盖学生生活和活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从根本上来说,是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生命规划和管理,完善现实的生活和生存,促进健康成长和有序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生命风采和价值。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提升精神境界,不断理解生命的特殊性和有限性,学会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有效协调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满足当今社会现状
我国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一些不良思想也开始盛行和蔓延,比如功利思想、享乐主义等。初中生难免会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忽视了自身精神世界的发展。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教师有必要通过生命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引。
(二)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
身心健康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无论是从身体还是心理方面考虑,初中阶段都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纵观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学生的生命和精神发展并不乐观。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发挥教育功能,对学生展开生命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成为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生命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初中生学习和生活的顺利发展,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宽,各种不良思想也借助信息化平台涌入校园,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给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中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对其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造成影响。除此之外,校园暴力、食物中毒、溺水意外、交通事故等威胁中学生生命安全的现象频繁发生,让中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这些均说明生命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措施
(一)发掘课程教育资源,激发兴趣,认识生命意义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生命可以永恒吗”“敬畏生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图片、链接、辅教栏目等资源,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明确认识生命的持续并不容易,生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外和偶然事件,生命是非常珍贵的,一定要倍加珍惜生命。又如,在“守护生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明白对待生命要有充分的保护意识,面临一些不可抗力的灾难时,一定要提高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从而保护生命。再如,在“增强生命的坚韧性”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有效资源,让学生深入认识到在生命中遇到一些挫折都是正常的,这是人生历程中的财富,也是成长的基石,奠定了我们的成长基础。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勇于面对挫折,我们才是生命的强者。可见,发掘利用有益的课程教育资源,能使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认知,更好地认识和珍爱生命。
(二)注重课下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
例如,在学习《绽放生命之花》这一课之后,教师在布置课下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课上学习的内容,在课下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对于实践自己的生命意义进行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写一篇相关的课后反思或者小作文,以便于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能发挥生命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的指导作用,让生命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中。
(三)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生命意识
对中学生的生命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还要拓展到实践教育中,使学生将良好的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此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例如,在上《绽放生命之花》这节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一些公益性的实践活动,如下社区看望空巢老人、去敬老院给老人表演节目以及打扫卫生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周末等空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等,让学生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体会到这些烈士不畏牺牲的精神等,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意识,还会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水平,从而激发学生树立伟大志向,促使学生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挖掘生命潜能。
(四)用生活实际故事丰富教学内容
联系实际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联系实际生活,广泛渗透生命教育活动,才能顺利将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渴望激发出来。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生命教育素材,丰富多彩的时事政治热点、身边的安全事故案例、家庭亲子活动、生活社区事例等都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素材。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将生活中的这些教育素材积极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培育生命素养的良好平台,不断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例如,在学习《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时,以“播放偏远乡村的生活条件,让学生与自己的生活产生对比”等方式,播放“偏远乡村的父母为送学生上学而做出的努力”等短片,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亲人的含义,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人生阅历浅、情绪不稳定,在事物认知方面存在偏激、片面等问题,对于生命也有很多的认知困惑。而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中学生危害生命、亵渎生命的现象经常发生。新教育形势下,教师应当重视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研究就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分享的一些教学经验,希望能为广大同行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对策[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0):27-28.
[2]沈薇薇.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J].长江丛刊,2019(23):150+155.
[3]李晓芳.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4]陆川.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年轻人,2019(16):79.
[5]翁姝华.关注生命成长放生命精彩——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