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阅读质量提升的递进层级——《如何阅读一本书》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启示

发表时间:2020/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4期   作者:郑小芳
[导读] 对于新课标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阅读一本书》仍有一定启发意义
        郑小芳
        福建师范大学平潭附属中学    
        【摘要】对于新课标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阅读一本书》仍有一定启发意义。本文从指向阅读质量提升的“品质、意识、思维”三个递进层级来谈《如何阅读一本书》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品质  意识  思维  整本书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年修订)》课程内容共有18 个“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其中第一个学习任务群。回望现代语文教育史,整本书阅读一直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尤其是1942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论述:“一定要读整本书。”“要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整本书阅读不但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一个人精神发育、终身发展的需要。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由美国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于1940年合著的一本关于如何阅读一整本书的理论著作,本书旨在:如何运用你的心智来阅读一本书,也就是如何让自己从不太理解到逐渐理解的一个过程。这本书对整本书阅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堪称“最早的整本书阅读教科书”。下面就指向阅读质量提升的“品质、意识、思维”三个递进层级来谈《如何阅读一本书》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品质层级
        良好的阅读品质内涵丰富,由于整本书是信息量大、结构芜杂、内涵深厚、具有挑战性的阅读对象,和单篇阅读比较,更需要培养阅读持久性和阅读敏捷性。
        (一)持久性——增强阅读耐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经常教导学生:碰到生字词就查字典;把精彩处、关键处圈点勾画;读到疑惑处做批注求教老师。但是如果学生阅读火候不到,努力去了解那些细微重点时,就会错过整本书中的风景,所谓“小学而大遗”。反之,从头到尾读一遍后的了解就算只有50%或更少,却能帮助你在后来重读时增进理解。《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关于“检视阅读”有一个阅读规则,就是头一次面对整本书时,快速地从头到尾一次性读完,坚持不要停下,接着读下去,会获得极大的阅读快感,长此以往会形成阅读耐力,其它阅读品质都建立在此基础上。
        (二)敏捷性——提高阅读速度
        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阅读速度训练始终是教师殚精竭虑的事情,传统阅读教学主要的做法是指导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如从结构篇章角度读懂脉络、按照不同题材阅读、限时训练等,但效果差强人意。《如何阅读一本书》“检视阅读”中谈到一个研究发现:许多人在阅读一行字时会在五六个地方“逗留”——眼睛在移动时看不见,停下来时才能看见;更糟糕的是,每看过两三行后,眼睛就自然地“倒退”到先前读过的句子去了。这些不良习惯降低了阅读速度,因为我们的头脑是个惊人的工具,可以在“一瞥”之间掌握一个句子或段落。如果学生能矫正不良习惯,跟着脑部运作快速阅读,而不是跟着眼部慢动作来阅读,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会与日俱增。“检视阅读”提供了一种训练方法: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眼睛跟着手部动作移动,继续增快手的动作,持续训练,速度会比以前快两三倍。这种方法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求证。
        二、意识层级
        (一)类型意识——不同的读物有着不同的读法
        类型意识指的是人们在书本阅读鉴赏中对不同书本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中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经典书目种类繁多,在有限教学时间内不可能穷尽,所以有时怎样读比读什么还重要。在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应注意如何扣住书的类型特点,根据不同读物的阅读方法来指导学生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把书分为三种类型:实用性作品、文学性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论说性作品(科学与数学、哲学、社会科学)。如《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等属于论说性作品中的社会科学类读物。阅读社会科学的难处在于其中有许多读者陌生的概念、专业术语和观点,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这时候最要紧是“抓概念和专业术语”,特别是那些核心概念,抓住了才能纲举目张,理解其研究价值。如《乡土中国》每一篇章都是由系列概念、专业术语连贯构成,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团体格局”、“文化范型”等,在理解这些概念术语的涵义时,想想各个概念术语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概念和术语,这是读懂《乡土中国》的抓手。
        (二)问题意识——主动阅读就是能提出问题来
        《如何阅读一本书》指出,进入高层级的阅读,核心就在提出问题,然后尽可能找出答案,这是主动阅读与被动阅读之间区别所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也指出,整本书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学生不再依赖教师的传授,而是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寻求佐证、形成成果的鲜活的体验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主动提问:①从题目入手,如《边城》,这是什么地方?有哪些风景、风俗?这里的人是怎样的?②从人物关系入手,如《红楼梦》贾府复杂的人物关系。③从故事情节入手,如《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克洛德的情感纠葛。

④从文体特点入手,如诗歌的意象隐喻、语言节奏韵律来解读中外诗歌。⑤从艺术手法入手,如鲁迅杂文的辩驳艺术。⑥从书中名言警句入手,如《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方法很多,笔者不胜枚举,关键是保护好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体验阅读乐趣。
        三、思维层级
        《如何阅读一本书》“主题阅读”书中提到一个阅读观念,两个心灵想要透过语言来接触,需要作者与读者双方都愿意共同努力、一起对话、达成共识才行,这种观点是“对话理论”的早期阐释,在读者、作者、作品、世界的四方对话中培养学生关联、比较、批判等高阶阅读思维,这是整本书阅读相较单篇阅读更需要的思维层级。
        (一)关联思维
        关联思维是指在整本书阅读中由此及彼,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注重跨越联想,由这一点到那一点,由这本书到那本书,由书到自然、社会、世界,特别是对现实生活的关联。
        例如:
        ①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②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你对交友话题怎样的思考?
        朋友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深远,通过这两则关联材料的思考,引发学生对交友边界的探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语文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狭义的阅读指向文本,对语篇的理解;广义的阅读指向书本外的世界和人生,对生活的理解。关联思维有助于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和体验,积累人生经验。
        (二)比较思维
        比较思维是指在整本书阅读中同中求异,异中存同,分析综合,从而揭示事物内在奥秘的阅读思维活动。
        例如:《红楼梦》中环境描写与人物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刘姥姥进大观园,以一个底层人的视角观察大观园,重点写了黛玉、宝钗、宝玉三人的住处。人常说,人最放松、最隐秘之处是生活起居之所,最能考察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是生活起居之所。请比较刘姥姥眼中三人的住处描写,从而分析三人性格特征。
        黛玉住处描写突出的是黛玉的才情,而宝玉处表现宝玉欣赏女性生活中的美,当时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而男子当留心仕途经济,宝、黛二人的人生定位与社会需求发生严重的错位,从居所描写隐藏着他们性格与社会是格格不入的,相脱节的,“众人皆醉我独醒”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力量,因而两人急需从对方身上汲取勇气和力量,走在一起来坚守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宝钗住处表现出这是一个生活上过度节制的女子,言行举止遵循礼教规范,没有青春少女自然热烈的生命力,骨子里是“冷”与“无情”的。比较思维要求学生能精确地找到一个切入点,由点入手,以小见大,透过现象挖掘本质,分析异同,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较高的阅读思维方式。
        (三)批判思维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谈到,批判的前提要掌握智慧礼节一般规则,请耐心倾听,不要争强好胜,并提出批判的四点内容:①作者的知识不足;②作者的知识错误;③作品内容不合逻辑;④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红楼梦》学生在认同其望尘莫及的艺术巅峰同时,也批判其一些细节处理不到位,如尤二姐被王熙凤借刀杀死前缺乏强烈的矛盾冲突和内心独白,使这个人物形象软弱无能、讨好顺从的性格特点表现不足。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妹妹尤三姐拔剑自刎,临死前柳湘莲的不信、爱情梦想的破灭、生命意义的幻灭,其中的刚烈和决绝,曹雪芹也不过寥寥数笔、浅浅带过,给读者留下阅读遗憾。比较巴金小说《家》中鸣凤之死,那浓墨重彩的内心活动描写,读来总觉得不够味。学生对中国传统小说的批判仍比较稚嫩,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批判思维是需要教师保护和引导的。
        批判思维还强调在阅读中对已有观点深入反思、批判、揭示、升华。如对《红楼梦》中贾雨村这个人物要辩证看待,参考书中评价贾雨村精于吏道、见风使舵、利欲熏心、老奸世滑,是个十足“坏人”。但把这个人物还原到那个过去了的时代、社会评价,会更公正评价人物,同时更深刻理解曹雪芹塑造此人物的良苦用心。当初甄士隐赏识贾雨村,送盘缠写荐书给他,而他拒绝甄士隐的荐书,他只希望凭借自己的实力来谋取功名,不希望通过“黄道黑道”来取得成功。升了本府知府,并不忘本,帮助甄家,以报答当初的恩情。而且他还将娇杏娶作二房,以表昔日的相知之情。贾雨村从一个正直、有学识、有才干、不拘小节、不圆滑世故的君子,变成一个奸狡、圆滑世故、残忍、利欲熏心、善于巴结奉承的人,根源在于腐败的官场,那是个大染缸,再正直的人也会丧失了人性。教师这么引导,学生会明白原来作者通过贾雨村的性格发展史把矛头间接指向了封建官场。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指出,我们谈到一个有技术的人时,并不是在说他知道该如何去做
那件事,而是他已经养成了去做那件事的习惯。阅读就跟其他有规则可循的事一样,是可以学习、运作的;阅读就跟养成其他事情的习惯一样,只要照着规则练习,就可以培养出习惯来。况且会读一本书就会读一篇文,其间阅读技巧和阅读理念是融会贯通的。整本书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指向阅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宁,巢宗祺主编.普通高中语文(2017年版)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美]詹姆斯.A.贝兰卡主编,赵健等译 .深度学习:超越21世纪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