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谭
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观为根本目的,现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着全盘灌输、过程枯燥、效率低下等问题,情境教学法基于学生及社会生活,能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教学 情境教学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且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在高中政治课中如何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一、在情境导入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后的一半”,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针对具体教学也曾建议教师:“若不能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精神振奋就传授知识,那就只能使人感到冷漠和疲惫。”[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02.
]因此,有效的情境导入可以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让其充分活跃起来,让学生聚焦课堂,打开师生之间沉闷与尴尬。情境导入的有效性一方面表现为情境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相联,另一方面表现为情境与新时代中国、与学生生活、需求相联,既要体现高中政治学科的时代性、实践性、价值性,又要使课堂吸引学生想听、乐听、爱听并积极参与起来,激活了高中政治课堂的时代与生命活力,使学生在情绪、情感、价值上实现了有效。如笔者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课教学中,利用当下学生喜爱的节目《一站到底》点燃学生激情,又恰逢时下国家外交成就凸显,选取部分学生疑惑的、试图琢磨透彻的时政热点,配上激动人心的背景音乐《我和我的祖国》,展播我国的外交成就:中国派出最强方阵参加莫斯科阅兵;博鳌亚洲论坛开幕;习近平提战略构想:“一带一路”等等。以此情境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感知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富强”与“爱国”,加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在情境探究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指出就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等。
结合习总书记的“八个统一”思想以及新课改之下的生本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值得探究的有效教学情境,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境探究过程,学科理论和观点不应该由教师强塞给学生,也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课堂的组织者,要敢于勇于把主动权、主要发言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之间基于一定理论依据有序开展有效的自由讨论,甚至是激烈辩论,这一过程还应注意一个常见的的问题,即讨论、辩论流于形式化。通过情境的探究帮助学生找到秩序,引导知识从发散走向聚合,引导价值从知道走向理解,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笔者在开展《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中,结合地方资源设置教学情境:贵州的发展是要金山银山,还是要青山绿水?学生基于课前准备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根据这一问题扮演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相关议案,模拟人民代表大会,在此过程中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分组选出团队领袖、明确主题、展示要求,小组讨论时,老师及时巡察学生,适时提供帮助,整个环节显得井然有序。又如,在《民主决策》一课中,老师运用一学生周末回家路上所拍照片:东山三轮车、周末拥堵等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贵阳市政府怎么解决十大民生问题之首——“交通”?贵阳市政府如何就地铁规划做到民主决策?为什么要征求贵阳市市民的意见?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学生亦于无形中深深感受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
三、在情境回归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置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之首加以强调,反映国家对于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和人才培养关键素质的新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1.]从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来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懂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基本原理,更在于从教材走向社会,提升学生对社会、生活问题的认识、推理和判断能力,更在于深化学生的学习情感,从内心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以及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笔者在执教《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时,通过设置情境,由学生自由抢答:假设你有幸作为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的发言人,面对国外记者对中国倡议筹建亚投行是源于自身利益诉求的追问,你将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应树立国家观念、公民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能为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做哪些事情?由学生从自身角色准确定位,老师引导学生将维护国家利益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还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最后我采用全班集体朗诵方式结束新课教学:最后,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笔者通过设计这一具体情境回归顺势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生的激情点上激发情感,师生双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共同体验中深深感知“富强”“爱国”,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见》
[3]《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刘谭,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政治教师,中学一级,2019年贵阳市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助项目《新媒体视域下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题主持人,该论文为该课题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