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4期   作者:王晓莉
[导读] 文章从生活能力的感知、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写作习
        王晓莉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前锋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文章从生活能力的感知、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写作习惯等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
一、提高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思考
        将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增强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从早到晚其实我们会经历很多事情,同很多人打交道,也会接触很多风景,这些所有生活中的资源都可以变成小学生作文中的素材,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并且积极思考,获得灵感。除了观察能力以外,学生的观察方式也非常重要,小学生的性格和思维发展特点就说明了其注意力容易被吸引,抽象逻辑思考能力较差,仅仅是在生活中走马观花般进行观察是无法达到我们的目的的。因此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在生活中有规律、有顺序地进行观察。例如从外到内的观察方式,从表层事件到内心情感,从外部环境到具体细节。同时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应当逐渐培养换位思考的共情能力,将自己代入情景中,去体会情感和情绪。这种深入的体会和观察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很多非常珍贵的作文素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从自己生活出发,但并不局限于自己,也可以多多观察身边的人,多多观察身边的环境,将视野放宽到整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当中去感受和理解。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组的习作教学中,教材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情写下来。这个习作内容看上去非常简单,作文题目要求就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但是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越是生活化的题目,学生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就会感觉头脑中没有相关素材,就可能会出现很多同学写同样的“生病了父母陪伴自己”这样的话题。所以教师在教导学生观察生活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入手,不一定局限于父母,告知学生诸如老师、同学、甚至上学路上碰到的卖菜老爷爷都能够成为作文的话题,并且引导学生回忆事件发生时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当下体会到的感情。这样在对自己亲身真正经历过的事情进行描写时,学生会更容易进入情境,更容易有话可说。
二、创设情景,发挥学生主动性
        除了在课下教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外,课堂中对生活资源和生活化的引入也是习作课堂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习作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增加学生的代入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回忆起当下对于生活中发生事件的体会和感情。另外就是在创设情景教学时,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体会生活情感。比如可以设计小组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自助排练,结合习作话题表演小品或者话剧,用艺术形式结合生活,在表演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体会与分享情感。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辩论讨论赛的方式,结合某个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帮助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挖掘生活中的资源。


        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作文练习时,教材给出的题目是关于风俗习惯或者节日习俗,这个题目看上去并不是特别难,但是想要写好也没有那么简单。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抓住所写民俗的特点,注重亲身的感受和体验,很多学生如果在写作过程中忽视生活经验,会容易将作文写成干巴巴的科普知识,只是将自己知道的习俗列举上去,缺少情感和亲身体会的融入会导致作文缺少感情,没有灵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真实地去进行体验。在这个话题中,可以提前让学生们自己选择主题,比如自己家乡的特有民俗、独特的传说或者以节日为主题,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等,以小组为单位,用情景演绎的方式,表现出主题中最鲜明的人或者事件,重点突出当地民俗习惯的独特性。情景演绎结束后可以让同学们总结并且补充自己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相当于又重新参与了一遍节日,重温了当时的氛围,也更明确在这些事件当中自己做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后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就能够更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更细致地描述事件,抓住更有独特性的角度。
三、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除了上面提到的用心感受生活和课堂中的情境创设以外,在课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既然要将生活引入到小学作文教学中,那么习作教学的开展就不只是局限于规定的习作课堂。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回顾与总结,例如教师可以每天按照学号顺序或者随机抽取的方式引导一名或两名同学总结当天发生的事情,事情可以包括当天有趣的课程、同学之间发生的温馨的小故事,也可以是学生当天不开心的事情等等。在这种引导中同样可以使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探讨,将情感融入到素材当中,回顾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写下来,这就成为了以后作文非常珍贵的素材。
        同样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日完成循环日记。在日常生活中,日记可以有效记录学生每天发生经历的事情,坚持写日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同样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水平。循环日记实施起来也是非常简单的,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学生太多,让每个同学尽量能够多一些机会进行记录,分组完成后让组内成员自行推举组长,最后形成习作小组。教师还可以规定小组共用一个日记本来进行记录,每个成员都采用轮流的方式写日记,并且下一位同学需要对上一位同学进行点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且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学习他人习作的优点,指出对方不足的地方,获得共同的进步。
        综上所述,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其对生活的感知和理解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教师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需要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入作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对生活多观察、多体会,将生活资源变为自己的写作素材。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表达观点,在习作中融入感情,同时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逐渐提升自己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 苏素芬. 让作文返璞归真--刍议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J]. 学周刊, 2014(36):168-168.
[2] 姚凤杰, 周春华. 为有源头活水来——谈小学作文生活化[J]. 新课程(小学版), 2011(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