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表时间:2020/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4期   作者:朱娟娟
[导读] 发散性思维指的是对同一问题出现的不同解决方法和看待方式。
        朱娟娟
        四川省剑阁县长岭小学校     628313
        摘要:发散性思维指的是对同一问题出现的不同解决方法和看待方式。心理学家E?保罗?托朗斯先生在其作品中将“创造性思维能力”概括为“对问题进行重新组织和提炼,对问题中的遗留因素和不足之处的敏感,具备一定独特性、灵活性、流畅性的思维能力。”由此不难看出在人的素质教育中“发散性思维”,即创造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发散性思维;培养
        一个民族或社会能否打开僵局打开前程,有赖于是否朝着创造的方向迈进。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或社会将无法面对“未来的冲击”。亦不足以适应现代世界的动荡。事实上,“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是创造能力的具体体现。现代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是人们的共识。在创造性思维运动过程中,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发散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精心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个人思维形成的重要影响。试图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思考问题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处在开发阶段,从小培养自主思考、多元思考的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单一的思考模式无法满足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导学生多想问题,换位思考,换个角度,如此在长期的教学中进行下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对其整体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良好助益。
提高自主思考的兴趣。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教学大纲、熟悉课程标准、仔细钻研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实况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任务,科学选择资料,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易检测、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案。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 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学生对一个事情有没有兴趣往往取决于第一印象。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的前几分钟内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一些学校通过开展“课前10分钟能力训练”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将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化和宽松化。正所谓“闲暇出智慧”,语文课堂上,作为教师更应该富有情感地教学,把微笑和亲切自然的语言带入课堂,在启发、感染等环节中做到“趣味盎然”,对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加以“积极捕捉”,放下“高架子”,在多表扬、重鼓励的教学风格中形成民主的师生关系,将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化和宽松化勇于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平等交流”, 为学生付出真挚的爱,真诚喜欢每一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给学生当一名“良师益友”。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唤醒发散性思维。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世界变得多姿多彩,人们的思维方式也由古人的单一性思维发展至多维和发散性思维――这同样是“创造型人才”在当今社会必备的物质基础和思维方式。具体地说:就是要求现代高素质的人才具备全方位的观察力及解决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具有举一反三,灵活变通的多维性思考习惯和创造能力。

所谓“发散性思维”,指的是对同一问题出现的不同解决方法和看待方式。心理学家E?保罗?托朗斯先生在其作品中将“创造性思维能力”概括为“对问题进行重新组织和提炼,对问题中的遗留因素和不足之处的敏感,具备一定独特性、灵活性、流畅性的思维能力。”由此不难看出在人的素质教育中“发散性思维”,即创造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所在。
发散性思维是一条“时空隧道”,它能把不同的时间和时间紧紧相连,把根本不可能的空间相互交织,把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个整体;发散性思维是大自然最天才的“调色板”,可以将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季节组合,将不同的感官彼此交融,把不同的要素有序和无序地对接;发散性思维是人世间放荡无稽的“反叛者”,它不一定必须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思维,它常常反常规的出现,“大吃一惊”是它的姓名,“无章可循”是它的本性,“不服管教”是它难以合群的致命弱点。发散性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最自由的最高思维境界,是人类天才(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是天才)的自由发挥形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跳出”先前的“培养庸才的怪圈”,以素质作为切入点,着眼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开发,造就“厚度型”、 高素质的人才,方可和时代要求相互符合。
激发学生兴趣,展开幻想翅膀。众所周知,创造力源于想象力,若是缺乏想象的话,各种发明创造都是空谈;同时,想象又是各种形式的创新的基础所在,若无想象,就没有各种发明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没有想象,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变得乏味而又枯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要对自身的见闻和想象自由地、不拘形式地写出来。”第三学段则可以“写作一些简单的想象、记实文字。”同时也提到了“要有效地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展开想象和幻想,写出各种想象中的事物。”在习作指导过程中,以有利时机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想象的做法,一方面能够丰富写作内容、开拓写作思路,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文章更加蕴含丰富、意境深远、生动活泼。在此过程中,又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感、升华认识。作为教师,一旦对儿童心理中爱想象这一特点有所忽视的话,往往会对儿童的创造力产生扼杀作用,更何况真正有童趣的作文必须含有想象的成分。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给读者留出一定想象空间的内容为数不少,而指导学生想象的一个最有效的载体就在于文本阅读――其同时也是“就地取材”写作想象作文的根源所在。借助于阅读内容,能够对不同角度的想象活动产生激发作用,同时也使得想象体现出其创造性。在课外阅读、阅读教学等活动中,如果可以真正引导学生基于实际生活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并在其间把握分寸,进行“小练笔”活动,往往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培养想象力、训练发散思维。爱听童话等美妙的故事也是儿童的天性之一。而童话故事借助于其想象力而引导孩子进入一个想象中的世界。而作为小学生,往往对童话有着很深的感情和爱好,故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应给学生以阅读童话故事的机会。对童话接触多了,孩子们也了解了童话的特点,感到童话贴近自己的生活;在习作中充分发挥童话所拥有的各种优势,令学生编写、讲述童话,从而培养和发展想象力、引导和启迪想象、诱发写作欲望。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让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