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4期   作者:赵晋文 郝利勇
[导读] 物理是初中教学的一项重要科目,也是一项基础教学科目
        赵晋文  郝利勇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北张乡初级中学校     032100    
        摘要:物理是初中教学的一项重要科目,也是一项基础教学科目,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基本的生活常识的理解,还关系到学生进入高中甚至大学以后的学习。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界所提倡的重要理念,是新时代学生的必备素质。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知识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理论实践与社会关系等等。从中可以发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更加要注重学生对物理知识本质的理解。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知识,获得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的方向,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对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立足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物理学习兴趣提升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提升其知识积累效率,培养其综合能力。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改变了教师单一的授课模式
        以前的课堂都是教师在教授物理的过程中采用单一的讲,学生只用单一的听的模式,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往往显得十分被动,缺乏了自己的主观判断,而且物理知识大都抽象,许多学生在面对物理有了听不懂的问题,由此产生了排斥厌恶物理的心理,其实这是对物理的误解。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课的老师。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情况下,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学生学习的指导地位,而不是创设教师的一言堂,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贴近自然,多关注学生的理解和需求,要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即要注意物理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而且经过老师的有效引导,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老师需要进行提高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视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会采用具有较高趣味性的教学措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因为学生得到针对性的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学生可以在学习当中掌握初中物理知识当中隐藏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完成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有助于突出学生学习物理的探究过程
        在以往的应试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往往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都是被动地听取老师对于知识内容的讲述,学生也丧失了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掘和动手探索物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现在的核心素养培育模式的前提下,学生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活动中老师也更关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实践来掌握的知识点,比通过老师单方面讲授而记得更牢固。这样做也便于学生先将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来,又能通过自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效反馈给课堂,这种良性循环就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是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得到收获的好的方式。
二、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现状
        在以往应试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于学生的成绩,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好坏与否,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阻碍了对其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不仅如此,有些物理教师误以为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越多,学生的收获就越大,因此常常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除此之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对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和掌握,导致了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素质教育下的教学目标。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提高学生对物理的热爱程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为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来增强学生的物理观念。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教学情境,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以便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学习“光的反射”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和问题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以以生活中从碗中看筷子,发现筷子是弯折的现象提出问题:产生这个现象的原理是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情况?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探究。这样的方式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的实用性、生活性,提高学生的物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结合生活现实,引导学生实践创新
        物理知识和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很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命中。物理教材当中包含着许多的生活现象,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物理与生活的关联,因此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联系生活的现象,帮助学生学习物理原理。在实际教学当中,把合理联系理论教学与生活,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需要紧紧把握生活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外在进行讲述“固体在液体之中的浮沉”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三个一样的小球,一个由学生亲自投入水中,另一个是在球中注入一半水然后投入水中,最后一个是在球中注满水然后投入水中,接着和学生共同进行查看这三个球在水中的起伏情况。经过实际操作,细致的观察,得出准确的结论,不仅可以使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
        (三)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强调自主,而自主体现在学生的意愿与行为上,在积极的学习意愿与主动的学习行为促使下,学生的核心素养会得到一定的发展。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就是说,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并且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减少对学生的干涉。同时,教师需要在学习方式或者学习内容上进行一定的改进,增加其吸引力,促使学生自愿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此外,教师需要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教学发展方向,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内心的素养,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地在创新教学方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35-136.
[2]杨长林.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学周刊,2020(01):71.
[3]何成鹏,史志凤.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初探[J].学周刊,2020(01):28.
[4]许力平.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32):209-210.
[5]李晋瑞.探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