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小学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指从孩子的现实生活与发展需求着手,从生活情境中找到问题,转变成活动主题,经探究、服务、加工、体验等形式,培养孩子整体素养的跨学科实践课。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地区统筹管理与指导,主要内容以消防开发为主,也表示该课程无统一的课本与参考,课程内容筛选与实施要求老师根据孩子的本身特征进行开发。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参与真研究,得到真发展,在真切的研究活动中提高素质,满足该课本要求,突出了它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教学;教学设计
引言
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成绩,评价学生指标多以成绩论,较为单一化,而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沦为学习的机器,这样的现状实际上是不利于小学生成长成才的。而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必修课,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力求做到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联系,争取培养出综合素质较硬的人才,为传统小学教育注入了活力并提供了新的可能。而如何准确把握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并将其成功应用到小学教育中,是每个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持续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实践课程目标不明确
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作为新的小学课程内容,让许多教师都无从下手。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设置感到很迷茫,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任务不明确,达不到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目的。教师对课程构成板块模糊不清,对学生在完成课业时起不到实际有效的指导作用。综合实践类课程,教师和学生都在探索中进取,在实践中总结,任务的明确和板块的清晰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重要意义。
(二)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第一,课程目标把握不准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科目,这对教师的课程目标把握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但部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对于每节课程的课程目标把握不准确,造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流于形式。在此情况下,每节课程及其内容的安排缺少目的性,与学生某方面能力的锻炼目标不明确,且对学生的活动结果没有基本的要求,活动形式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视觉方面,这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水平的全方面提高。
(三)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
纵观目前整个中国社会的家庭现状,孩子的利益就是家长的利益。学生在学校的一系列所见所闻都透明化、公开化。一些家长在面对教育改革时的态度并不是很积极。家长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认为学生在上课期间就应该在学校、在教室,脱离了课堂的教学方式就不是好的教学方式。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生和教师走出课堂,在多元化、多形式的环境下教学,但在一些研究性的实践活动课程中,学校提供的设施也不够健全。各方面的问题导致实践教学的条件不够完善,一些社会实践和探究性的活动课程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
二、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结合兴趣,明确资源主题
“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时候可以以小学生的兴趣特点作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实践活动需求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资源主题,为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服务。在平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我尤其关注学生熟悉但是又容易忽视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深化体验,避免教育资源浪费。
比如《植物种类知多少》的综合实践活动之前,我课前准备好不同种类的花,分成草本和木本两种,然后鼓励学生观察,通过触觉、嗅觉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然后谈谈自己喜欢哪一种,说出原因。在本次活动中我以较小的切口作为着眼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分辨草本和木本植物的差异性,以提问方式引导思考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课程资源选择上也比较符合小学生兴趣特点。
(二)把握引导方式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门极具特殊性的科目,教师要明确把握引导方向,引导和鼓励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二者有机结合。首先,教师应合理把握引导的“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根据学生的合理意愿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保证学生能够主动的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任务,以此来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次,教师应关注对学生活动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指导,采用宏观调控的形式来进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集体指导,重点教会学生如何搜集和整理资料、总结资料和如何交流等内容,对个别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除此之外,教师应注意课程引导的全面性,应渗透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每个环节,保证学生的问题和疑惑都能有所解决,并科学合理的预留给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与活动的空间,以激励和鼓励与引导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从而更好的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和实施。
(三)加大老师培训力度
老师是该课程的指引者、引领者,对老师组织专业培训,属于老师全面领悟该课程标准,增强老师实施课程的控制力和教学信心的保证。老师培训应采取如下途径展开:学校带来多方面、全方位的特殊培训,加强和高等师范学校合作,寻找相关的指导力;组织老师系统自学,定期、定内容、定进度,教研组和年级组展开监督检验;以老带新,已有经验的这门课程老师引导新入门的老师;定时和不定时地组织校内校间综合实践课观察和研讨沟通活动;并请专家进行学术报告,聘请优秀老师分析教学实践经验;针对经过培训并获取结业证书的人员,应用优先评优评奖、提前提职等方法。
(四)客观评价,积极引导
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其他普通课程,教师的评定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一方面教师不能单纯地通过卷面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成绩,要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现出的参与、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来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激发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不能过于片面化,一些学生在尽力完成活动内容后,依旧没能达到活动目标,教师也需要注意对学生的鼓励,不能直接给予不合格的评价,避免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继而对综合实践课程产生心理阴影。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时,也要制定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在活动准备时、活动进行时、活动完成的三种情况下,综合评定。
结束语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课程组织形态,立足基础教育课程资源,注重学科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应用,联合课内外教学活动,在构建综合性课堂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新课改理念影响下,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正在广泛开展,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取得优异成果,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不足,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畏手畏脚,跨学科意识不足,不关注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思路,希望研究观点可供一线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桂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19(34):58-59.
[2]郑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256.
[3]张玮娜,刘梅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模式初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3):52-53.
[4]宋丽敏.探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J].华夏教师,2019(20):94-95.
[5]陈良红.浅议小学综合实践的指导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