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娜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第二中学
摘要:在国家大力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环境下,古诗词必然会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及时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古诗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爱好,呈现精彩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古诗词都是被语文教师所高度重视的教学内容,但是传统时期教师在课堂上所实施的教学策略没有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体验,以致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不强,也不能深刻感受到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魅力。基于此,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及时创新古诗词教学策略,发挥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诗词学习水平。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作以下几方面论述:
一、以多媒体技术构建诗情画意
在课堂上构建诗情画意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之美,而实现诗情画意在课堂中的构建还需要当下优质的教育资源多媒体技术作辅助。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学习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功能,以多媒体技术构建诗情画意于古诗词教学之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优化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望岳》这首诗时,首先,我为学生介绍了诗人杜甫,应用多媒体技术简介了关于泰山的常识,并以视频的形式播放了诗人所用诗句描绘的绝美景色。然后,我引导学生在诗情画意之下赏析了诗句内容,特别是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联做了深入赏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诗人想要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最后,我引导学生从“望”字出发整理了学习内容,教育学生要像诗人一样不怕困难、勇于攀登,进而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以多媒体技术构建诗情画意。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极大程度上优化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
二、创设诵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诵读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古诗词中音韵平仄之美的优质教学策略,对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着积极的影响。
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创设诵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产生积极学习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其了解古诗词内容,感悟古诗词内涵,深刻学生对所学古诗词的印象,从而实现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使至塞上》这首诗时,首先,我对学生简介了作者王维及写作背景,进而播放了这首诗的诵读音频,即使学生有了对此诗节奏和韵律的把握,也让学生初步感悟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然后,我引导学生在诵读情境之下赏析诗句,逐渐使学生理解了诗歌大意,并让学生谈论了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认识。之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了诗句中所运用的写景手法,引导学生积累下了写景手法的专用术语,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最后,我让学生带着情感一同诵读了这首诗,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诵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了律诗的格律之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及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这首古诗的内容及内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实现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拓展诗词内容丰富学生认知
对于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而言,初中语文教材中所能盛放下的诗词内容仅仅是沧海一粟,所以若想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必须要拓展诗词内容。基于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拓展诗词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诗词储备量还远远不足,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动力,使学生养成日常学习古诗词的良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认知,完成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任务。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饮酒(其五)》这首诗时,首先,我引导学生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带领学生走进了诗人,使学生了解了陶渊明的作诗风格。然后,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而引导学生赏析了诗歌内容,使学生体会到了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之后,我对学生提出了背诵全诗的要求,并希望学生在课下主动阅读《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以及其余几首《饮酒》的内容,让学生做好积累。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使学生了解了《饮酒(其五)》是这一组诗中格调最为闲雅优质的一首,进而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拓展诗词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词内容之多,充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高效完成了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任务。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遵循新课改的教育观念,主动探析可行的古诗词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愈来愈深,从而以有效的引导达到获取优质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益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袁运丽.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30.
[2]王红英.“趣”径通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趣味策略[J].甘肃教育,2017(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