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文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101
今日世界之全球化已深入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及文化等领域,彼此间的依存关系和相互影响亦日渐显明。而教育的全球化是世界全球化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种连带反映,在互联的世界中,教育的比较研究不断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新的视点并促发自我调整更新能力。
中美教育交流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而特殊的角色,1978年10月,中美签署教育交流谅解备忘录开启了当代中国留美教育的新起点,进入21世纪后,中美教育交流已由单向交流逐步发展到双向合作、互利共赢,整体上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局面。当前,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2017年门户开放报告》,来自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留美学生人数达到350755人,占高等教育留美学生总数的32.5%,其交流与合作分布在广阔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而中国留美艺术教育内嵌于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变革历程中,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在新世纪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是其客观外因,美国艺术教育的自由崇尚与现实认可构成了其内在驱动,本文结合访学美国艺术高校的课堂参与和更进一步的理论追溯,在深入分析中美艺术教育观念之异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国内艺术高校面临的集中问题,提出思考与实践的建议和应对策略。本文问题讨论的前提立场中不涉及中美艺术教育的你优我劣、你高我低、弱学于强等结论性判断,而是基于相近命题的分析比较,以问题导向与发展策略为旨归。
一、美国高校艺术课堂之参与和见闻
个案与一般之间常因特殊性与普遍性而存在悖论,但有些时候,也不失通过个案分析研究窥见本质。笔者访学期间主要参与了纽约州布法罗学院的艺术史论和油画技法两门课程,课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美国高校艺术课堂之特征具有特殊性,同时也兼具典型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该校在纽约州大学中的定位和生源状况所决定的更多面向大学普及教育的特征,本文不做涉及,而主要通过微视角的参与考察,重点分析美国高校学生在选课、专业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和艺术表现为对人的素质教育的典型特征。
艺术史论系美术学院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针对全院各艺术专业开放。课程每周三次,分别为周一、三、五上午的第一节课,45分钟,共讲授12周,使用教材为《加德纳艺术史》。授课教师是Dr.H.Blitzer教授,她博士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早期做艺术考古,理论素养极为深厚,整个课程的讲授难度偏深。(同时这门课程还有另一位年轻教师在开设,讲授风格类似于国内的通识选修课难易程度,选修学生相对少于Dr.H.Blitzer教授的课堂。)老师在讲授过程中有大量板书,主要是各历史时期的专有名词和重点事件。学生听课和做笔记的认真程度超乎想象。在课后进一步的调研中,发现选该课的同学,目的非常明确。A同学计划毕业后在纽约州的中学任教,而她认为艺术史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B同学的专业是首饰设计,他认为每一次设计风格的转向与艺术史和整个社会思潮的变化有很大关系,他试图找到规律。C同学的理想是当一名自由艺术家,他想知道艺术家与艺术史的关系。该课程会经过三次随堂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考题重点在于对艺术现象的理解与成因分析。
油画技法以人体写生为主,课中教师也会通过画册赏析讲解系列艺术家,课后学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家作品进行临摹。学习该课程的D同学是12年前艺术学院的本科生,因为个人原因辍学,目前又回到学校希望修完课程申请学位证。在交流中,D同学说12年前这门课程就是这位老师教授,该教师是艺术学院的原系主任。而且画室的基础设施一点都没有变,画架是该教师当系主任时统一从德国采购的,1000美金一个,用到现在,画室原来也在这间教室。谈及课程创新与变化时,该教师表示基础的人体写生是不会因为当代艺术、观念艺术等的兴起和发展就会被取消或者变化。相对而言,核心课程是恒定不变的,主要知识点和训练技能略有调整,变化不大。学习该课程的大部分同学是出于强烈的兴趣,他们认为艺术可以使人快乐和成为自己。因而,课程的过程性和体验性比较明显,结果性的追问反而淡化。
二、美国高校艺术课程之设置与目的
美国较早地确认了艺术教育对于培养人和激发创新的重要性。1994年出台《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文件明确规定艺术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 并强调艺术与教育在本质意义上的一致性。他们认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因而,艺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得到充分凸显与系统阐释。2014年美国又出台了《国家核心艺术标准》,并将1994年标准中的舞蹈、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四个门类拓展到包括媒体艺术在内的五个门类,对美术教育进行了基础性、全面性的阐释,由此,美术以独立学科的身份走进群众的视线中,大大提升了美术的地位。美国的艺术教育强调多学科的关联、综合和多元文化的融合吸收,同时强调艺术与社会生活、时代需求的结合,目标导向更侧重于过程导向,将艺术过程和落实标准置于首要位置,强调艺术学习过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随后,格尔纳发表《一种以科目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将美术作为一种科目研究的方法》,后称为“DBAE”理念,主要是将美术教育模式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解释,将美术从普通教学学科的边缘逐渐向中心扩张,最终形成与语文、英语等学科具有同样的地位,成为学校的核心课程。在美国,很多在美术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与学者将美术作为衡量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准,他们同样认为美学、美术创造、美术史及美术评论等都是美学体系中比较重要的单元。进入21世纪,多种文化及学科相互交叉,后现代主义思潮汹涌,世界美术格局逐渐形成,为美国开放式美术格局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美国逐渐形成多学科综合性的美术发展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生理发育的特点,帮助学生广泛参与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感性的、轻松的创作思维,帮助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走进自己的美术实践中,通过空间的营造帮助学生探究自身发展的历史,探究人类的本质、如何保护环境等课题。美术教育已经远远跨越其自身的学科属性,而逐渐走向哲学的高度,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美术教学模式与美国之间存在的差距比较明显。
三、中国高校艺术教育之现状
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伴生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艺术教育的变化是中国社会之变和中国艺术之变的缩影,而高校艺术教育是变革频率最快、变革强度最大的板块之一。
改革开放初,早期选择艺术专业学习的学生是出于强烈的热爱与对艺术理想的追求。而艺术教育者有早期留学归来,志在建设中国艺术教育的先辈,也有坚守中国传统艺术的老先生,在探索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发展的道路上,结出累累硕果。至90年代到21世纪初,整个艺术专业和招生进入了蓬勃的发展期,甚至出现全民办艺术教育的高涨热情。老牌艺术院校增设新专业,扩大招生,综合性大学在人文学科下纷纷开设美育倾向的艺术专业,在理科下开设应用性艺术学科,找到一所没有艺术专业的院校之困难程度远远大于找到一所开设艺术专业的院校,其热闹程度达空前盛况。考前艺术培训机构遍地开花,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远远大于对艺术的虔诚与笃定。因而,这一时期的学生质量良莠不齐,有以艺术为手段考前突击强化冲入大学的迷茫者,有以艺术实用为目的功利者,亦有以艺术为崇高理想的追梦者。笔者所在的北京市属高校,根据多年对大一新生的调研发现,将近百分之六十的学生是因为高考分数的不理想而选择艺术专业,更有学生只经过两三个月的专业强化班就考取艺术专业的大学。因而,课堂教学中遇到不同面向的问题。其一、学生对专业毫无兴趣,其目的仅是考上大学,没有后续规划和学习动力,这类学生几乎没有学习热情。其二、学生试图去了解专业发展和社会就业情况,随着了解的深入,有着非常大的挫败感并无所适从。艺术专业的就业多集中于专业较为实用的方向,如游戏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而纯绘画的专业就业非常不乐观。由此,学生产生基本艺术理论与专业学习课程无用论的心理,过于功利地看待艺术课程,甚至想跳脱素养课程直接进行就业相关的技能训练。其三、因为课程设置的统一性和强迫性,导致学生选修不到自己喜欢的课程,而培养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是学生不感兴趣的,由此造成教师讲授无力和学生厌学的尴尬局面。
四、对中国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之策略建议
中国艺术教育从千百年传统的师徒相授,到晚清民国引进的新式学校教育方法,再到新中国专业院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普及,经历了上百年的探索发展。新世纪,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得到国家层面、教育专家和普通大众的理解与认同,但如何适应新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既放眼全球视野又立足国情现状,高校艺术教育还待不断调整革新,走向大众的审美生活,最终达到开发民智、激励创新的目的。
首先,明确高校艺术教育中的“精英教育”和“通识教育”。
进入全盛时期的中国高考美术教育和美术产业,面临着招生人数近5倍的增长,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也在短期内迅速扩充完善,此种情形下,对教育对象的受教育目的进行深度调研,明确不同的教育期望,确定教育目标因而就显得尤为重要。大规模涌进高校艺术教育的学生从整体上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归纳为将坚持追求艺术理想,梦想成为艺术创作人才的精英路线和通过高校艺术教育提高综合艺术素养,但并不恒久参与艺术创作活动而是投身到其他领域社会工作中的通识型人才。此时的艺术教育就必须明确教学定位,细化课程设置,如果学校在专业定位上的取向是精英教育,那么相应的教学安排就要紧紧围绕艺术史、艺术创作等精英艺术路线进行教学引导与实践;反之,如果学生起初的原因是进大学,那么他对艺术的需求可能就是素质教育,在后期的学习中,会出现学生跨专业考取研究生或者选择更为实用的专业技能进行训练,毕业后根据社会需求参加工作。如此,教学就要立足于艺术素质教育,重在过程参与和阶段性评价,从艺术培养完整的人格、塑造美的情操和激发创新思维等方面开展教学。
其次,适当改进招考选拔制度的一元化方式。
我国的高考艺术生招生制度是典型的一元化通道制度,现行的美术招生由两个环节构成,一是全国统一性考试,另一个是依照艺术的招生名额进行专业的考试,选拔出特殊艺术才能的学生。其中存在的弊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的专业课考试比较理想,意味着他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取得的收获和成绩很好,但是因为文化课的成绩不过线,因而与大学擦肩而过。从制度设置上考量,有其合理性,因为整体文化素养的高水平将会大大助益艺术学习,但从长远的艺术追求而言,对艺术真诚的热爱和对艺术理想的向往彷佛更重要。此种情况每年会使大批准艺术人才流失。其二,个别院校有自主组织专业考试的资格,因而可以针对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方向等自拟考试题目并组织筛选考试。但其中的重重困难也使真正意义上的校考实施不理想。如需要去各重要省市设置考点,分拨进行试卷的评审等,因而也大部分采取统考成绩作为录取参照。适当改进招考选拔制度的一元化方式将会大大提升后续的艺术教育质量。
其三,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高校艺术教育采取学分制的管理方法,但由于学生人数急剧扩张和师资力量不能快速充实的矛盾存在,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大大减低。学校一般情况会根据师资情况开设相应的课程,往往课程开设门数也就刚刚满足学生的学分要求,因而,选修课基本变成了必修课。而跨专业、跨学院课程的选择又取决于学分认定和转换政策的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某些方向领域知识的学习和进一步研究。因而,改革完善学分制就变得尤为重要。学分制不仅只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制度和形式,而是培养人才和激励学生,同时给学生充分学习自由的办学理念。应最大效率地解决学分如何积累和转换,课程、学时、学分如何合理组织等教学管理的本质问题,解决好美术类课程体系科学建构的核心,尽量避免随意性的搭建和更改,无理由地扩加过多的与专业无关的必修课,应留出学生扩展和自由选课的空间,尤其是针对学习目标,如前所述的精英路线和素质教育,选择不同的课程进行学习。
今日中国之艺术教育正置身于社会大发展大转型的特殊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民族复兴与道途艰险时时交织,艺术教育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曾发挥巨大作用。今天,艺术如何担负起构建民族复兴过程中文化建设的职责,艺术如何担负重整现代中国人身处世界的神圣使命,艺术如何涵养培育国民的审美心理都需要立足艺术教育,需要每所学校、每位教师承担与践行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义务,而全球比较视野无疑为教学提升与改革提供着新的参考与思路。
参考文献:
1.薛二勇等著:《中国教育改革回溯与前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8年11月。
2.季若霄:《中美高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对二十一世纪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致谢:本论文感谢北京联合大学国外访问学者项目支持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