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民族传统音乐的时代精神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4期   作者:杨松
[导读]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艺术门类众多,比较常见的就是音乐美学贯穿于我国社会
        杨松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云南临沧 677000
        摘要: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艺术门类众多,比较常见的就是音乐美学贯穿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形成了相对稳固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如今,音乐艺术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当代音乐深受西方音乐的影响,缺少了一些中国风味,要想弥补这些不足,大力彰显中华民族音乐的特色,就决不能抛弃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内容。对于现代音乐学者而言,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传统音乐美学进行创新与发展。鉴于此,本文着重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建设进行探讨,使之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充分发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优秀民族传统音乐;时代精神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优秀民族传统音乐得到了新的发展,重获新生。人民大众对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民族传统音乐也在不断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中包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的优秀文化和情感精神。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断发展,音乐也开始走向全球化,这就导致我国的优秀民族传统音乐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所以现在十分有必要发掘优秀民族传统音乐中的时代精神,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以下见解。
一、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指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以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国文明生发史的悠久与民族众多且各民族音乐文化色彩纷呈的特点,在不同时代都创造出了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中分外璀璨的音乐成果。譬如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大量乐器,有力地地向世界展示和诉说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源远流长和独具特色。明朝末年“丝绸之路”的发展,西域乐器传入中国所掀起的新一轮发展民族音乐的热潮和所结出的新鲜而丰硕的果实,为后世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范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传统民乐中所演奏的乐器种类也是多样的,如:古琴、扬琴、古筝、琵琶、二胡、竹笛、笙、唢呐、中阮、中国大鼓等,这些乐器的演奏都极具中国元素、中国乐风的艺术感染力,每一类乐器都传世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即传统音乐美学的方法论,其以独特的美学价值赢得了20世纪后众多科学家的支持,这些科学家都采用方法来呈现自己的思想见解。纵观前几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形态,绝大多数人都会以个人观念来解释万事万物,但是,在时间的流逝中人们越来越发现个人观念的局限性,不断质疑原来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美学这门学科也迈上了比较客观性的发展方向,最终步入了主体性、特殊性和相对性。“美”是相对而言的,甚至每一个人都对“美”有一个特别的“定义”,对“美”的表现力更是多姿多彩。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个完全相同的“美”的本质,“美”都是相似的,并非一模一样。研究美学无规律可循,一般都倾向于探究“审美意义”,像传统音乐美学就是一种美学类型,这进一步表明传统音乐形式也有特定的意义,该意义由传统音乐美学来阐释。
三、音乐教学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不足
        (一)教学手段单一低效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主要是采取理论学习、经典赏析,以及模仿练习等,教学过程较为死板固定,手段单一,缺乏创新与变化。学生在长期学习后,往往会逐渐失去兴趣,不利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另外,单一的教学手段无法完全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民族音乐不管是类型还是表现形式,或是文化内涵,都十分多样,针对不同音乐需要采取合适的手段展开教学,才能保障实际教学效果。这种完全不考虑教学内容实际情况、一味以单一方法进行教学的方式,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学习、吸收和掌握。
        (二)渐渐失去传承的载体
        现阶段,能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文字的人正在持续减少,受汉族影响,尤其是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普通话在少数民族中得到了普及,使得他们逐渐不再使用本民族的传统语言。作为音乐文化的主要载体,假如语言与文字也无法顺利传承下去,音乐文化在传承方面也会受到限制,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例如,四川茂县托羌寨内,其中年龄在50之下的人基本不懂本族语言,在此情况下羌族传统音乐文化就难以得到有效传承。
        (三)师资力量不完善
        民族音乐内涵十分丰富,要对其展开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当前高校音乐教师队伍虽然在不断壮大,但大多是专攻西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的,民族音乐专业程度高的教师较少。与此同时,音乐教学不是教师专业水平高就能取得良好效果,还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能够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正确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

不过部分高校教师专业知识水平高,教学水平却有限,难以支持民族音乐教学。而且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即音乐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民族音乐传承意识,将民族音乐传承渗透到音乐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有效起到音乐、文化、情感的传承作用。否则很容易出现现代音乐方向教师很少涉及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方向教师过于功利化的情况,自然也不能保障有效传承。
        (四)学生缺乏学习与传承民族音乐的意识、兴趣、责任感
        要想将高校音乐教学作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媒介、渠道,必须以学生愿意了解、学习、探索和传承民族音乐为前提,如果学生自身缺乏相关兴趣和意愿的话,那么无论学校和教师如何努力,都难以起到良好效果。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生都缺乏学习与传承民族音乐的意识、兴趣和责任感。一方面,不少学生都对传统民族音乐抱有偏见。在现代流行文化尤其是流行音乐的冲击下,大部分学生都很少接触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缺乏必要的兴趣和喜爱,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民族音乐是已经过时的东西。另一方面,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并没有给学生传递出一种良好的民族音乐传承信号。整个社会缺乏传承民族文化的良好环境,这使得高校学生难以形成民族音乐传承意识。再加上校园内相关文化、风气并不浓厚,也难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传承优秀民族音乐的意识
四、优秀民族传统音乐的时代精神传承途径
        (一)艺术需要创新又来源于实际
        优秀民族传统音乐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但同时又面临着形式老旧的现状。也正是因为这一现状,使得优秀民族传统音乐难以被社会大众所熟知,难以被绝大多数人民所接受。任何艺术形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需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新改变,对于民族传统音乐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民族传统音乐不进行创新发展就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就会脱离时代。文化需要发展,艺术需要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大众对于音乐的追求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而民族传统音乐必须要创新,才能符合现今的时代精神,才能获得更多的听众。但是在音乐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保留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优秀部分,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艺术来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的音乐形式也是脱离群众的,无法获得人民群众的共鸣。
        (二)利用古代音乐美学资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除了对自身内容的拓展,还需要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如古代音乐美学。对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而言,其资源丰富,内容多样,主要包括音乐本体论、表演美学、音乐审美等三大内容。其一,在音乐本体论方面,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在于音乐本体源于自然,或者认为音乐本体源于作品所要表达的音乐情感,也就是要处理好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其二,古代音乐美学对古琴演奏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有力地支持现代音乐演奏的发展,这一切也是古代音乐美学对现代音乐美学视野的深入扩展。其三,在音乐审美方面,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往往追求意境的营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一种特定的音乐韵味,强调音乐的审美表现力,也是值得传统音乐美学建设借鉴的资源。
        (三)加强对民族音乐的保护力度
        不论哪个时代,人民群众都是文化推动及传播的主力军,但很多时候也是因为人民群众的传播,让乐谱在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过程中丢失了。我们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民族音乐研究所,保存流传下来的一些歌曲和曲谱,避免丢失、遗落。我们还可以多举办一些民族音乐演奏会与演唱会,这些演奏会和演唱会可以在一些社区和一些音乐厅举行,门票价格要能够让大家承担得起,甚至让大家免费观看。用这种方式鼓励大众更好地了解民族音乐,也让民族音乐更好地走近大众。政府部门可以给予相关方面的支持,举办一些民族音乐比赛,通过媒体的宣传和播出,让观众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创作,推动民族音乐更好发展。相关人士也要对民族音乐进行积极宣传,加强对大众的吸引力,将民族音乐更好地推广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音乐也开始走向全球化,这就要求为优秀民族传统音乐赋予时代精神,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进行文化创新,可以将中西方音乐中的精华提取出来,融合运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发展创新,使优秀民族传统音乐具有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姜宝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救赎与专业人才培养[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2):117-120.
[2]孙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及意义评价[J].齐鲁艺苑,2018(06):4-9.
[3]王佳颖.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与创新——以《经典咏流传》为例[J].新闻战线,2018(22):140-141.
[4]梁肖梅.传承传统音乐,弘扬传统文化[J].艺术评鉴,2018(21):37-38.
[5]陈伟.高师声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艺术评鉴,2018(21):103-104.
[6]白如雪.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民间音乐技艺的保护与传扬[J].音乐创作,2018(11):168-169.
[7]王伟,吴学雷.浅议民族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经济价值[J].经济师,2018(11):235-236+239.
[8]徐敦广,邢晓萌.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中的民族声乐[J].中国音乐,2018(05):183-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