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4期   作者:丁仁广
[导读] 新课改的进行明确提出了教学生活化这个理念,要求教学的时候和生活联
        丁仁广
        湖南省隆回县山界回族乡罗白九年义务制学校,
        摘  要:新课改的进行明确提出了教学生活化这个理念,要求教学的时候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怎样将生活和历史教学结合在一起是很多历史教师教学的时候都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笔者主要研究了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做好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中历史;生活化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指的是在进行历史知识教学的时候,将其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将课堂教学过程看成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历史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历史知识贴近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做好 历史教学。
一、初中历史课堂进行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关于“生活化教学”概念,学界有好几种定义,如周建梅在《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中提出,“为了对生活化教学内涵有全面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1.生活化教学是源于生活的教学;2.生活化教学是高于生活的教学;3.  生活化教学是为了生活的教学。”[1]郑金洲在《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指出,“课堂教学生活化既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适应新课改的重要措施。它的含义为:1.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2.构建学生的可能生活;3.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2]还有一些定义,这里不一一列举。
(二)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提出了鲜明的方向。其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生活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进行建构性学习;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活。要实现课改的要求,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 历史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急不可待。
历史生活化教学不仅仅关注知识的积累,它更注重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相互联系,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和教学内容生动化、情感化,让学生依靠生活学生厌烦历史,冷漠历史,根本难以达到历史人文社科教育的要求。所以历史生活化教学需要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情感距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共鸣和升华,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知史、学史、用史。
二、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
(一)走出课堂,走进历史
        历史源于生活,生活里到处都是历史的影子。历史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自然和社会必有另一番风景,它能为学生发现和挖掘历史资源提供一个更广阔的阵地,让学生对历史不再尴尬,不再疏远,喜欢上活生生的历史大课堂。所以,教师要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近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历史的痕迹,可以为准备课堂去生活中搜集素材,进行历史方面的采访调查,还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让历史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让历史课堂摆脱单调。例如,在学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课程时,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学生难以理解消化课程内容。

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对其有个更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采访身边那些经历抗战和文革时期的老人,搜集相关的信息并融入课堂与师生共享。这样一方面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成就感,调动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角色体验,重温历史
        历史是一门和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历史要有血有肉有历史味,要通过活生生的人来展现。教师要设定教学情境,让学生以体验者的角色来了解历史,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生活中去了解、观察人物与事件,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机,从而感悟历史, 验证历史。例如,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妇孺皆知,如经验和实际阅历来直观、形象地感知历史知识,更深 “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等,教师在组织学生熟悉教材刻地理解历史,从而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国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封闭, 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的现状以及教师“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学生远离社会生活和经验。和相关资料后,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幕历史情景剧,重温那段历史,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者能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人物在特定时期的特定行为和想法,观众也能对历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关注焦点,通贯历史
        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门使人明智的课程,它不是“背多分”“做习题”,不是“绝缘体”,而是通贯古今,通贯社会生活的。历史本源于生活,也应致用于生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抓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的素材作为教学的内容,通过历史课堂培养学生探究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以社会热点,焦点为媒介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对一些历史问题的关注与探索。例如,在学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呼趋势》一课中,教师可将马航 MH370 失事这一事件作为切入点导入,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解剖,使学生认识到市场的全球化,生产和技术的全球化,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和信息的全球流动等,着力于这个牵动人心的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更能体现历史课堂对“当下”的关注,让历史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三、历史生活化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明白生活毕竟不是历史,要防止极端化的发生,比如历史课堂无法每节课都让学生表演情景剧,每节课都去参观遗址,生活并不能代替历史课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将“生活味"提炼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历史课程中的所得去指导自己认识丰富多彩的生活,得出生活的启示,进一步发展自己,这才是历史课程与生活有效结合的意义,才能体现生活化理念在教学中的价值。
历史生活化课堂教学,要以课本为主源,但又不能受课本知识的禁锢。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各种生活化教学模式,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让学生在思考中,在经验中,在实践中,在通贯古今中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赵娇.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1):153-154.
[2]牟象森.让初中历史探究学习回归生活世界[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27(02):73-76.
[3]舒云波.悠远的历史,真实的生活———回归生活的历史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06):100-102.
[4]王永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浅探[J].成功(教育),2011,(16):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