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兵
湖北省长阳县第二高级中学,湖北 宜昌 443500
摘要:时值全球新冠病毒肆虐人类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强调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提出加强疫情防控建议,宣布推进全球抗疫合作实际举措,呼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就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增强世界意识,拓展国际视野,落实立德树人。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 课程标准 高考评价 立德树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国际理解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日趋国际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让我们认识到,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紧密关联。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国际主义精神,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愈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什么是国际理解教育及内涵
国际理解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在日本出现的教育思潮和活动。是随着当代经济贸易活动国际化而发展起来的,旨在通过传播和掌握各国地理、经济、文化和政治等知识,适应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的需要,达到各国及其人民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关心。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在青少年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使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1】
三、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渗透
依据2020年5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有以下体现:(1)在课程性质中规定: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 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2)在基本理念中规定:历史课程要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要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2】
四、新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育人要求
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向社会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指出高考评价体系是未来高考命题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之一体现在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高考评价体系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出发,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力求运用教育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评价中创造性地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机制性设计,以及与素质教育理念、目标和要求的体系性衔接。而在高考考查内容“四层”之一的“核心价值”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下的二级指标“责任担当”的内涵规定“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义务。具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先。积极维护公共利益,关注并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3】
五、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尝试
1、教学中要树立一个中外横向比较的意识和能力。把中国近现代史中的诸多现象纳入世界历史大背景中重新审视,可增强认识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培养学生开放意识和世界意识。注意同一时间段东西方文明发展的不同走向及其关联;注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出现的同类历史现象;注意同一历史事件对不同国家产生的不同影响。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球化”概念产生于西方社会 ,最终被全球接受和使用。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相继发现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上与国际接轨才能实现救亡图存。洋务运动、改革立宪都加速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步伐。1902年,梁启超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这概念,认为中华民族由多民族混合而成1907年,杨度认为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文化共同体。五四运动后,“中华民族”一词几乎家喻户晓。这次“全球化"启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古老文明重新被西方规则“国际化”的过程。
材料二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英等国提出“新自由主义”政策,减少政府干预,如减少个人税和企业税等,扩大海外市场;美苏冷战缓和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等都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条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摘编自王栋、曹德军著《再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两次参与“全球化”的不同特征。解析:第(1)问, 结合近代中国相关史实,从全球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国际地位、对世界的认识等方面的影响,说明近代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第(2)问,从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英等国提出‘新自由主义’政策”,可总结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第(3)问,结合材料一近代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特点,与现代中国参与全球化在原因和接受方式等方面讲行比较总结二者不同特征.
2、结合社会生活热点和时事新闻挖掘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因素。
从历史的角度去解释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和事件,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现实,指导现实生活。当教学内容时代感、现实感很强的时候,学生自然会产生兴趣,作为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历史课堂走向生活,从书本走向社会,多关注现实,促进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形成。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具有时代感,多关注社会生活和国内外事件与时政热点,纵横古今,贯通中外。
例2热点材料: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北京时间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习近平指出,现在疫情还在蔓延,防控仍需努力,要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习近平宣布中国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举措,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习近平在致辞中强调,在人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举行这次世卫大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现在已波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70多亿人口,夺走了30余万人的宝贵生命。我谨向不幸罹难者表示哀悼,向他们的家属表示慰问。习近平指出,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展现了人间大爱,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结合热点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历史上的疫病带来哪些影响?(可从人口、经济、政治、思想、战争等方面分析);再梳理20世纪以来的疫病?(东北鼠疫、猪流感、亚洲流感、H1N1流感、新冠肺炎疫情等),并分析20世纪以来世界疫病发生呈现怎样的特点?(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死亡人数多。);说说中外应对疫病的措施?(通过立法,加强政府干预公共卫生的职能;微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人类战胜疫病最强大、最有效的武器是:微生物学的发展和医学技术。);你怎样看待疫病?(多维度来分析: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构建近现代公共卫生系统(公共卫生);加大投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科技发展);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及救助工作(国家治理能力);民众应掌握一定传染病预防知识,积极应对传染病的防治(国民科学素养);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交流);用历史的眼光看疫病:(1)从传播的方式和范围上来看:中古以前,由于人类交往的范围有限,所以传染病呈现区域传播的特点;中古后期尤其是新航路开辟后,由于全球化的开启,传染病也呈现全球交换与传播的趋势,并日益成为全人类需要共同应对的焦点问题。(2)从传播的影响和应对上来看:从古至今始终是人类各文明社会治乱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伴随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防疫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公共卫生体系日益科学体系化,疾病死亡率不断降低。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老师们,让我们牢记立德树人的宗旨,满怀教学激情,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创新方法,立足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心向世界,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增强责任担当,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并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资料:
【1】摘自网络;
【2】摘自2020年5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3】摘自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向社会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