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学困生的转化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4期   作者:赵定艳
[导读] 从教20几年来,教学常规工作中最让我头疼的就是辅差工作,
        赵定艳
        宜都市高坝洲镇初级中学   
        从教20几年来,教学常规工作中最让我头疼的就是辅差工作,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转化学困生工作。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每个学生要学到不同的数学,要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那么教学中不放弃每个学生,转化学困生仍旧是教育教学中一个必要的环节。多年来我在这条辅查道路上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如今仍然没有寻觅良药或捷径,但回顾多年的教学历程,还是有几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每当我想起这些片段,就颇感欣慰,似乎又有了前行的动力。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自己对数学的情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教师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热忱与关爱,把上数学课当成与学生的亲密互动,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很自然的也会亲近你,喜欢上数学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自主学习,质量问题就不必过于担忧。记得2000年8月,我从小学调到镇中,对新学校、新学生、新科目,都满怀激情,也不甘示弱,那时可谓一心扑在数学教学中,虽然不是班主任,但是因为有些学生基础比较差,独立完成作业有些困难,我一般中午就不休息,对需要辅导的学生及时辅导,就这样持之以恒的辅导了一学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期末考试时合格率比其它平行班多了二成,班上只有三个低分,我和其他教师们都瞠目结舌,难以置信!事后我思考过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就是把自己对数学的热爱几乎传递给了每一位学生,同时学生才离开父母到镇中学习,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也需要老师的关爱,我那时又正好是学校寝管员,白天天天见,学习有问题我能帮就帮,主动去帮,晚上寝室里见,指导他们生活起居,还时不时家长里短一下,和孩子们走得特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愿意学,能主动学,初一上学期学习内容以有理数的计算为主,大多数学生能沉下心来计算,错题按照我的要求先找错处,再及时改正,也许真的是勤能补拙,我带的那个班不仅摆脱了低分一大群的现象,及格率,高分率也高出了平行班不少。
        教学讲究因材施教,现在的班级授课式面向的是50左右的学生,很难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为了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课中探究知识由浅入深,作业分层要求,但一节课时间有限,还是难以真正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要求。那怎样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因材施教,让学生都获得最大的发展,有效转化贫困生呢?这又让我想起2006年我校数学教研组拿到的教学质量二等奖,这也是数学教研组近20年来唯一得过的一个教学质量奖。这个质量奖的得来,说到底因材施教,采取了年级组内的分层教学。那时八年级时有八个班,先按语数外成绩分了出两个重点班,其余的六个平行班三班一组,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分成ABC三层,对应三个班,上数学课时实行走班制,各回各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掌握调节教材重难点,力求体现因材施教,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有最大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和能力。

刚开始我们还真怀疑这项创新之举,学生走班制,串班时兴奋的很,课间课中纪律都差,带B、C层的老师觉得上课简直就是折磨,没有了优生,上课时一问三不知,可是不久学生、老师都适应了,c层基础差,纪律相对来说也差些,就先稳定部分捣蛋鬼,再引导大部分学生去学最基础的知识,不做什么变形和提高题。B层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有一定基础,教师更多的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关注她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自己不抛弃,不放弃学习。对于态度较好,可能是基础差导致成绩不太理想而落到B层的学生,老师就得查缺补漏,及时帮辅。A层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相对来说要好得多,那就按优生的标准,探究问题时加深难度、深度。学生还可以根据发展状况和自身要求,半学期更改班级一次,这样尽可能保证了每个班级的学生数学水平差异不大,利于任课教师因材施教,也不耽误个别学生的快速成长。两年来的分层教学,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课堂高效了,学生整体水平提高水到渠成,也就自然而然的转化了不少学困生。
        初中学困生的形成有多种原因:有的可能是小学的基础不太好,有的可能是学习态度有问题等等,更多的兼而有之的。但是老师辅导的过程中,最心烦的是那种学习态度有问题的学困生,往往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心态也便难以平和。前年,我带初一两个班的数学,任务重,学生基础差,既担心纪律又担心带质量问题对学生就比较严厉,有时晚自习还两个班合一起上大课,嗓子也不太好,出现纪律问题多是用眼神示意,对于那些特困生,只要课中不捣乱,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就是有时间去辅导也没有了以前的耐心。期中考试后问卷调查,看到学生李某对我的评价,说我不怒而威,眼神似刀,还说班上的学生都怕我,我既感到好笑又顿感心寒,好笑的是这学生数学成绩差的一塌糊涂,没想到文采也还行,还能耍几个词,心寒的是尽心尽力的兢兢业业的教她们,却换来的是如此的评价。这学生成绩差还不说,关键是上课纪律太不好了,当然她常常就是我眼神秒杀所在,继而她就成了全班学生眼神所在。下学期我只带一个班了,任务轻松了些,心态也好了不少,一次个高的她竟然编到紧挨讲台第一排就坐,上完课后我就近看看她是否在做作业,还时不时点拨一下,辅导她,没想到平时只考二三十分的她《平面直角坐标系》竟然过了60分,我又及时在班上表扬了她,哪知“给点阳光就灿烂”,她好像变了一个人,上课时神情专注了不少,学习态度明显好转,有几次竟然还主动跑到办公室来问问题,下课了主动和我打招呼,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后来她成绩大多仍然在低分附近徘徊,但是她在学习态度转变让我们看到眼里,喜在心里!从她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学困生的身上因为常常伴随着行为习惯不好这样的缺点,受老师批评得多,难以得到老师重视和表扬,如果做老师的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多给他们的一点关爱,表扬, 或许就能星星之火可就燎原,点然她的那份自信,获取克服困难的勇气,愿意学习,甚至是去主动学习。
        总之,“ 学困生”这一教育对象,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作为学生,他们同样活泼、可爱,需要尊重,需要关爱,也有一定的上进心。教师除了积极为学困生创设一种能让其发展与进步的氛围,分层教学,分层要求,使他们的心理空间趋向于良性发展,提出适当的学习目标,持之以恒的将辅差工作进行到底外,更重要的是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走近他们的心灵,循循善诱、不断地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起自我发展的信心,不断地获得自我发展与进步的力量,得到他们的认可,“亲其师,信其道”,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