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纲》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4期   作者:王雯
[导读] 费尔巴哈作为旧唯物主义的代表人,其思想对马克思影响巨大,
        王雯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费尔巴哈作为旧唯物主义的代表人,其思想对马克思影响巨大,但是由于他的哲学思想始终还是停留在形而上学阶段,因此,马克思对他的思想进行的改造和发展,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篇文章将主要从费尔巴哈哲学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马克思视角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费尔巴哈;继承;超越

一、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何为人,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费尔巴哈是做出科学解释和论证的第一人。他从宗教出发批判指出人和宗教之间的关系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05],将人从天上拉回到人间,肯定人作为主体对世界的积极改造作用。但其口中的人却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定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马克思说:“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09]。人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物,能认识客观存在的产物。费尔巴哈对人的理解基于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来定义,马克思则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挖掘人的本质。两者出发点虽不同,却都在社会现当中寻找答案。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内容包含了人与人统一性的理解,这个统一性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基础之上,以致其笔下的人具有抽象性、孤立性以及自然性特质。马克思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否定费尔巴哈关于人是一种抽象物的观点。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第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09]。从人类进化发展史来看,人由人猿进化而来是地理环境等因素所致,但都只是猿类在向人进行演化或者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外在条件,无法代替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本质。人与猿的区别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之上而产生,决定人劳动的唯一要素是一定社会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生理上的需要,方式在于劳动,如此进行二次循环。除此社会关系,人和其他一切生物的区别还体现在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物种,在其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产生。任何时代人的意识都是社会的产物,是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与发展的,所以说“人的本质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较于马克思,费尔巴哈的人从属于“类”,对人的理解脱离了社会实践这一环节,马克思突出强调人是现实的人,从事的社会活动和物质生活的条件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人是基于一定的现实前提的,此前提不含任何抽象和凭空想象的成分,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实践中产生,抽象的人只能进行简单日常生物属性上的工作,前者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后者不具有,但其发展现状都与自身所从事的生产保持着高度一致性。
二、从宗教异化到劳动异化
  马恩二人在早期著作中对“异化”一词的应用常常不是作为核心概念而存在。“异化”是在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与事物最初发展初衷相违背,对自身发展造成一定阻碍的附加产物。科技异化和机器异化都是其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异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意义的消失和力量的消失。②异化和他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可以被异化,也可以异化他人。③异化不是陌生,异化的人对于那些应该注意的生活中具有重要联系的事物感到毫无联系,事物之间的紧密性会被严格的区分开来。
(一)费尔巴哈关于异化的界定
        费尔巴哈异化概念的界定深受其体系影响,感性的自然界和人是其研究哲学、批判宗教以及认识世界的起点,尤其表现为人本身。他认为上帝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人所创造出来的异化对象,宗教也是人的本质异化出来的产物,上帝只不过是人对于完美个体的一种塑造,因此人才会对上帝顶礼膜拜。费尔巴哈虽看到宗教神学本质所在,但对人的理解仍停留在自然属性层面,缺乏社会实践的相关具体内容,最终也没能解释人为何会将自己异化为上帝,也更加不可能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宗教异化和社会异化存在问题。因此,费尔巴哈所要建立的宗教观是爱的宗教观,其力图用爱解决一切异化问题,他关于异化的理论也只能是“抽象的人的本质理论”。
(二)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界定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借鉴了费尔巴哈的观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05]这虽是他本人对于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异化观点的复述,但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异化存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包括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和劳动活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和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从社会条件下进行研究是基于自身所处社会环境,也是为揭示其本质——异化的劳动。基于国民经济学的事实、规律及内在矛盾的前提,他认为私有财产产生的前提是异化劳动的出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曾说“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自我异化,把世界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目的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但世俗基础使自己从本身中分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其矛盾中理解,再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例如,自从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第2版]。 所以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异化问题上,前者是异化劳动理论,后者是爱的宗教异化理论。
三、从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到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第2版]。 他认为费尔巴哈只是单纯的从直观角度认识、理解人和自然,并未深入到社会实践中考察,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最终也必然会倒向唯心主义阵营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也是站在实践的角度上所进行的,费尔巴哈认为世界是感性的存在,马克思则认为费尔巴哈所定义的人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而非现实的历史的人,这是费尔巴哈对于世界的理论呈现出感性观点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人的问题上也是如此,所以马克思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就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2]
四、从费尔巴哈纯粹唯物主义自然观到马克思辩证唯物自然观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学说是奠定在自然学说之上的,在自然的学说上,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一切物质的感性的有形事物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第2版
]自然界是唯一的客观实在的永恒实体,自然界变化是其本身存在和变化所致。在时空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上,时空是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形式,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行;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始终认为物质属于第一性,意识属于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他说:“思维和存在的真实关系只是这样,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存在是思维的前提,反之却不亦然。所以最终的结果变成了存在只能为存在所产生。”很明显,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具有纯粹性。马克思修正了自然概念的界定,认为自然首先属于物质世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从人的异化劳动、人对于自然的依赖性、能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回答,坚持从实践视角解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人化的自然界”概念。

理论上,这是人类能够感知和认识到的自然,实践上,人类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劳动,利用劳动工具改造过的自然。费尔巴哈只看到自然界的变化,并未指出具体原因,从地理角度看,自然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所引起,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以及事物间内在规律所致。
五、从费尔巴哈实践观到马克思实践
  实践的观点贯穿马哲发展的始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也是如此。它对我们研究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马克思曾评价费尔巴哈实践观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 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者,他批判宗教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但他又是一个不完全的唯物主义者,他所坚持的唯物主义是自然哲学性质的,唯心主义也是历史性的。他只是将实践简单归结为感性直觉活动,在其理论体系里,实践只存在于客观物质世界,不掺杂任何人的活动成分,导致实践最终只能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实践活动也只是单纯的表现为人的吃、喝、呼吸等活动。原著中“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中可知,其实践观着重表现在犹太人的经商方面,在他的实践理论体系里,实践是一种利己主义的活动,所以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只能是直观,易造成对人和社会的关注的忽视。再者,由费尔巴哈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所致。在《关于费尔巴哈德提纲》中也提及到“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 当时正值德国政治制度腐朽时期,他远离了阶级斗争的中心,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惨遭政府迫害,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他不得不选择离开,以致最终其实践观脱离了现实。最后,因费尔巴哈自身本就是一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然带有一定消极性和软弱性,在阶级矛盾产生之后,他提出用调和的方式来解决,使其实践观呈现出片面和消极的特征。总之,费尔巴哈的实践观虽是一次进步和创新,却未能使人发挥能动性。
(二)马克思的实践观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实践观。首先,实践是一种感性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所谓客观实在性,是一种可以通过人的感觉对事物进行感知的一种活动,人在此种条件下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带有目的性。其次,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人是有理性,有思想的生物,能够在自身思维指导之下对世界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其需求。最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人在获取物质资料的过程中与他人结成了一定意义上的社会关系,使社会关系成为其整个实践过程的根本。总之,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的实践观将人的主体性作为整个实践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使其真正成为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马克思的实践体系,克服了费尔巴哈实践观的缺点。费尔巴哈只看到了认识世界的重要性,却忽视了人的作用。而改造世界的意义就在于:“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
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费尔巴哈唯物论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学说具有重大影响和贡献,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具有系统化的重要特性,这直接造成了恩格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高度重视,其中所付出的心血不容小觑。《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主义的终结》由恩格斯本人所著,也是马克思主义受到了列宁、斯大林对其进行修改之前的最重要的一本哲学著作,所以也可以算作比较纯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书中他高度肯定费尔巴哈的卓越成就,称他是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德国的唯心主义,但恩格斯把自己与马克思的一系列哲学思想放在了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地位之上而进行表述。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被马克思借鉴和发展,并融入到了自己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之中。马恩二人说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完全没有涉及将人的主观能动性考虑在内,其唯物论更具科学性。“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区别开来了,“现实的人”要获取经验,只能通过实践的方式才能达到。在费尔巴哈这里,人完全受制于自然物,面对自然物时只能是一种无力的态度,它决定着我们的一切,终究只是简单的“物决定论。”马克思看到了费尔巴哈的局限性,尔后随之提出关于“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概念。虽然马恩二人都是彻底意义上的无神论者,但都未能解释这一事物究竟从何而来。在其思想体系里始终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人之所以能够如此以及人为何能如此归根于他们对于经验的获得,致使二人在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上摇摆不定,在两方面都不能彻底,这也直接造成后来在政治等方面的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借鉴了费尔巴哈,虽有发展,但仍有瑕疵。
七、结语
  马克思虽不是“费尔巴哈派”,但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对于马克思建立其哲学体系却有着推动作用,不论是自然唯物主义还是人本主义思想,都对马克思产生了重大影响。本篇文章就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两人的一些思想进行了比较,同一问题上两人各有见解,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以致结论反差较大。此外,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哲学形成的影响有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两人的世界观和立脚点的不同决定了新旧唯物主义的使命和功能的不同。费尔巴哈对于人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理论领域内”,以致对于共产主义只是“希望确立对存在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在于推翻这种存在的东西。”马克思对此也做出了区别于新旧唯物主义之间,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表述。
【参考文献】
[1]许逸颖.浅析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2(32)
[2]冯雪,李娜.费尔巴哈实践观以及马克思对其观点的批判改造[J].探索研究.2010(23).
[3]张奎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再探[J].哲学动态,2015(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0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09
[7]《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第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09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05
[9][5][6] [8][9][10][11][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5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第2版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2

作者简介:
        王雯(1994—),女,贵州开阳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2019级马克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联系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王雯 收 邮编:550025   电话:13385505396  邮箱:2440582184@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