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 熟读 精思 ——浅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教”与“学”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4期   作者:杨明清
[导读]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等能力,

        杨明清
        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陕西 汉中  724400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等能力,其中表达又分书面和口头表达。明确了教学目的,就要针对它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改革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这个改革要从“精讲、熟读、精思”上下功夫。
        首先,变多讲为精讲,解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教”的问题。
        “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关于“讲”,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从以前的“满堂灌”到“少讲多练”乃至于现在的“精讲”,课堂改革对“讲”开刀,可见“讲”的重要。以前讲得多,唯恐讲不到、讲不透,现在要求“精讲”,又如何才能讲得全、讲得透呢?
        精讲虽有少讲之意,但绝非越少越好,因为精的侧重点不在少,而在好。为了把问题讲深讲透,必要时旁征博引,仍不失为精讲。其注重点有二。
        第一、立足讲好,切中肯綮
        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又不白费时间,教师的讲课,必须讲好,即在讲清、讲准、讲通、讲活上面下功夫。以《鸿门宴》为例,谈谈这个问题。讲清就是不限于了解表面,应追源溯流,穷根究底,杜绝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歪风。如“吾入关,毫不敢有所近”一句中的“毫”,作为“丝毫”这个喻义,学生是容易了解的。但“秋毫”为什么是“丝毫”的意思呢?这就得讲一讲它的本义,原是指秋天里鸟儿身上长出的嫩毛(极细极小)。这样讲,话不繁,却能使学生概念清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讲准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绝不可望文生义,或人云亦云。如“沛公居山东时,贪财货,好美姬”一句中的山东,既不是指今天的山东省,也不是崤山以东。又如“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一句中的“让”不是礼,而是责备的意思。大行与细谨,大礼与小让,都是相反相成的。联系中间的“不顾”与“不辞”来理解,就更一自了然了。讲通就是要把文的某些关键词、句,讲得语意连贯,一脉承。如“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的“之”字,究竟指代谁,就颇有争议。把同命理解为拼命,“之”字所代,当为项羽等把同命理解为同生共死,则“之”字所代,当为刘邦了。讲活就是不能拘泥于一词一义,而应当依据具体情况,慎重区别,入微剖析。以“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和“亚父受玉斗,置之地”两个句子中的一对“受”字和一对“置”字加以比较,最能说明问题。项王则受璧的“受”字,分明有(郑重)接受(或收下)之意,置之坐上的“置”,则有(郑重地)放的意思。亚父受玉斗的“受”,仅是拿过(或接过)之意,而置之地的“置”,则有丢的意思。字同而义异,不这样讲,怎能传神?又怎能使人物栩如生,跃然纸上!
        讲清、讲准、讲通、讲活,归根结底是讲好。但必须注意做到清而不繁、准而不死、通而不滑、活而不乱。任何过与不及,都是与精讲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第二、突出规律,举一反三
        要通过精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在精讲中注意突出规律,举一隅而使学生以三隅反。在古代汉语里,“其”字是经常作为代词的,但它一般不充当句子的主语,这是一条规律。在《鸿门宴》一文中,“其”字先后出现了四次:“吾令人望其气”、“哈侧其盾以撞”“樊哙复其盾于地”、“会其怒”每次均为代词,却没有一次用作主语。

其中三次表示领属,相当于“他的”。如果有人问:“《劝学》一文中的“其曲中规”,难道“其”字不是主语么?”答曰:不是。还是“它的”的意思。曲是曲度,这才是主语。又如“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一句中的“言”字,是说么?不完全是;是建议么?也不完全是。“言”字有个规律,它总是表示主动地向对方说。在明确了这一点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理解曹无伤主动向谁说呢?不是自己的主帅,而会是主帅的敌方。这样,学生是不难领悟出“告没密”这个意思来的。所谓突出规律,举一反三,最根本的一条,是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找出规律,从而启发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熟读,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熟读而精思”。要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借鉴朱熹的读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增长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读要熟读。熟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古人就非常重视“读”。清朝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原序中引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点明了“多读”的重要性。俗话说:“熟能生巧”。多读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巧”就是熟读的程度,就是创见或创切新,譬如一篇文章,不读它,就不知其中的含义。如果读了,读一次跟读十次,其理解程度就大不相同。不要说一篇文章,就是一则短文或一个句子也是如此。《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这段话,有二百个字,实际上是一个复杂单句。主干是马克思发现发展规律。这个“发展规律”,就是“一个简单事实”。这个“简单事实”的内容,是一个多重复句,阐明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这个“发展规律”、“简单事实”和事实的内容都是发现的对象,充当宾语。这样分析,内容才会明白。但理解到这里,也得读好几次。如果又要他们划分多重复句的层次,并指明层次关系,那还得读几次。就这样反复地读,读熟了,文章的内容就会自然明白,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就会自然长进了。
        熟读,在语文教学中不仅重要,而且还具有迫切性。目前,从在校生的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存在着厌读的倾向。有的同学,读了几段,就不想读下去了。有的同学,读完第一次,就不愿读第二次。有的同学,读得很快,但所有生字都读半边音,读完了也是茫然不知所云。有的同学,一看书,就似睡非睡。凡此种种,不胜举。这些同学平时连书也懒于读,根本谈不上立志苦读了。这种现象不克服,就会严重地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近几年来,考生在高考中,现代文阅读这部分内容失分较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阅读训练,做到少讲,精讲,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如果面对这种现实,就由自己一唱到底,那所起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应当重视阅读训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教学中,我把阅读训练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课前阅读。要求学生对新课文进行全文朗读或默读,领会故事情节,记忆生字和新词的读音、形体和含义。第二阶段,是课堂阅读。我首先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要求,设计好一组或几组思考题,要求同学们带着这几个思考题进行选读或细读,重点句、段要能背诵。阅读的次数,以能回答思考题为限。如果不理解,就要一直读下去,直至读懂为止。第三阶段,是课后阅读。要求学生不仅要熟读或背诵全文,而且还要阅读一篇或几篇跟课文有关的文章,加以对照。例如,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后,就要求他们阅读《红楼梦》的有关章节或者全文,作深入领会。
        总之,精讲、熟读、精思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精讲是教师的引领,熟读和精思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之下的主动学习。讲得精准,读得熟稔,思得深刻,那么,就一定能尽快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