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发表时间:2020/1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24期   作者:吴彩霞
[导读] 我们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许多习惯是因为经常做
        吴彩霞
        林州市市直第六小学  455000
        摘要:我们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许多习惯是因为经常做一件事自然形成的,还有一些习惯是人为的刻意养成。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一旦产生了克服某种不良习惯的决心,就立即开始行动,否则反而起着强化原有习惯的作用。坏习惯的克服,好习惯的培养,必须当机立断,采取适当的方法立即实施。
        关键词:小学生  文明行为  习惯 培养

 良好的习惯是进行自我管理的惯性飞轮,它把理想、志趣、情操编进了细密的生活之网中,规范你生活中每一时刻的行动,象一座不需要上发条的时钟,精确地指向你心中的宏伟目标。
一、学生要养成良好习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发挥潜意识作用,运用意愿力。习惯所以形成,是因为潜意识把这种行为与愉快、慰藉或满足联系起来。因此,要改变一个坏习惯,形成一个好习惯。要有一面能以客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心镜,照照你那坏习惯。

  2.化整为零。从容易的事情上做起。一旦决定改变习惯,就要拟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如果目标太大,就把它化整为零,而且从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上做起,循序渐进。只要善于运用目标“吸引力”在容易做到的小目标上取得成功,慢慢就会接近大目标。

  3.立新破旧,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心理学家指出,另外培养一种新习惯,那么破除旧习惯就容易得多,你会觉得好像在替自己的生活添了个花环,而不是剥夺了自己长期以来的嗜好。心理学家还指出,有两种好习惯特别有助于戒除差不多所有的坏习惯,第一是采用一个营养和调节得宜的食谱;二是经常适度运动。

  4.要有毅力,千万不要半途而废。许多人戒过烟,但戒掉烟的甚少,用马克吐温的话说:“戒烟最容易了,我曾经戒过一千回烟。”

  5.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耐心更需要爱心。赏识和鼓励应该成为好习惯培养的主旋律。有位教育专家曾经提及这样的观点:学校应该是孩子犯错的地方,因为只有犯错我们教育工作者才能发现问题,改正孩子的错误。所以允许孩子犯错应该成为我们学校的一种共识。学生从不同背景的家庭中来到学校,有些不良的习惯自然也就凸显出来。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日之功,教育是慢的艺术。慢的艺术需要我们老师的耐心和爱心。在现实中我们很多老师往往习惯做消防员,就是发现问题,一阵批评,一阵说教,灭火就行。这样的态度方式,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不利的。现在的孩子叛逆心理特强,你批评他可能管一时,缺不能保证内心真正的信服。赏识和鼓励应该成为行为习惯养成的主旋律。孩子有了进步,老师及时给予好的反馈,让孩子得到一个信息:这样做是对的,是好的。长此强化,就很可能在某一方面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6.家校结合,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学校的时间。好习惯的培养局限于学校,效果不会太好,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我们的教育就会走进5+2=0的尴尬境地。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商讨措施,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妨害自我管理的八个坏习惯
1.懒惰。人类要管理自己,首先要克服懒惰的坏习惯。
2.有始无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往往是半途而废。
3.拖拖拉拉。“明日复明日”是这些人的口头禅,他们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4.毫无计划。这些人玩啥都成瘾。
5.穷于应付。这些人为了表现自己消息灵通,诸事都想参与,或者把急需处理的事放在一边。
6.沉迷空想。

马卡连柯在《父母必读》中指出:“养成遵守时刻的习惯,是一种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的习惯。在一定的时间起床,是对于意志的最根本的训练,它可以改正在被窝是幻想的习惯。”
7.马虎凑合。标准不高的人干不出高标准的工作。
8.原谅自己。原谅自己、替自己当辩护律师的人管理不好自己。难道真的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其实,解决问题的钥匙还是有的,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一下。
二、解决学生不良习惯的策略

 1.寻找原因。医生治病要从诊断开始,教师教育学生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必 须要搞清楚问题是哪里产生的。学生的过错行为是由于一些不良外部条件的影响通过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而产生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从客观方面找原因,也要从主观方面找原因。从外部的客观原因来看,不外乎是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家庭,它是社会的细胞,父母又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不正确必然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无形中就给小孩沾染了坏作风;父母的打骂、溺爱使孩子产生畸形性格等。此外,在学校教育方面,“分数”仍然是师生的命根,这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从内部的主观原因来看,首先道德认识上肤浅、片面、无知。例如对于“尊敬师长”的要求,学生就可能认为对自己班或者自己的父母才尊重,而对于其他班的老师或社会上的长者则不尊重;其次意志力薄弱,自制力不强,缺乏抵抗诱惑的能力。例如学生明明知道不完成作业是不对的,但因为电视好看、外面太好玩,而控制不了自己,结果没有完成作业等等。 学生产生过错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去诊断问题,综合地分析各种因素在学生身上的发展过程。

  2.给予自信。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由于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同学们的取笑、歧视,其心理总是比较心虚、敏感的,对教师和周围的同学也存有戒心。要消除这些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的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应设法给予他们自信,谅解他们的过错,信任他能改正过来,从根本上改变同他们的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对老师不抱有信任感,那么无论你怎么做,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老师在教育该类学生时,要让他们感到老师理解他,与他们有共同的感受,也可以直接向这些学生说明“过去的事情就算了,好坏看今后的表现。”如果发现该学生的兴趣所在,就让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发现该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成绩,也应在大家面前肯定,鼓励他。但要真正取得效果,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毕竟这是一项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教师在给予学生自信的同时,也要给予自己信心,坚信这些有过错行为的学生,是完全能够改正的。多念他们的优点,少想他们的缺点;多说他们的可爱,少想他们的不足,那你就会发现学生越来越可爱,越来越听话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矫正过错行为也不是一次两次教育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学生的一错再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能认为是学生的屡教不改,这是变化中的新错误。这项细水长流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放宽自己,满怀热情,培养和陶冶小学生的的道德情感,稳定和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3.自我评价。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缺点,给那些对自己缺乏自觉控制的学生以及感情欲望过于冲动的学生以适当的机会,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行为,使他们分清是非,善恶,意识自己过错的性质、危害及克服方法。教师要创造一种坦率诚实的气氛,让学生认真地直书自己的看法。

  4.家庭原因。其实除了以上所说的几方面以外,还不能排除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家庭。因为家长的思想方法和对待孩子的不当会导致学生的过错行为的产生,所以在对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的指导上,一定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可利用家长会或与家长单独面谈,诚心诚意地交换对孩子的看法及对孩子过错行为的想法。同时,还要委婉地请家长改正自身的有关问题,劝导他们在对待孩子的做法、想法上做深刻的自我反省,以便合作做好孩子的培养教育工作。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编号:JCJYC2026055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广西教育》|《基础教研》|《教师的爱与责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